有意识的体验是物理现象而非超自然现象。那么,能否通过人工技术创造出类似人类的心理状态?哲学上的探讨陷入困境,但是从普遍原则来看,否定立场不可取。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距离这个目标尚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内,人形机器人的出现仍有待期待。
自三个世纪以前,笛卡尔就开始关注此议题。他认定人工智能不可能达到人类智慧水平,强调真实的心灵与机械有着本质区别:“不受干扰。无论你如何输入信息,机器的响应不会因你的言语改变;而即便最愚钝之人亦可实现这个能力。”此外,他在生命发生的众多场景中指出,“机器无法像我们一样以理性思考和行动。”
英国著名数学家图灵(Alan Turing)于1950年对测试方法进行改进。他的测试,即我们今天熟知的图灵测试,让评估者与两个未知实体交谈,分别是真人及计算机。若评估者无法分辨谁是真正的人,即可判定计算机拥有类人类智力。不过,美国哲学家阿德勒(Mortimer Adler)同样提出该鉴别的方法,同样否认人工人种的可能性,却引发了对唯物论哲学的质疑。他认为,在没有创造出实质生命之前,我们不能接受纯粹由物质构成的人类存在。图灵预计未来几年内就有可能造出具备智能的人形机器人,而阿德勒坚信笛卡尔的观点——这种机器是无法存在的。
面对科学界常说的某些事无法实现时,科学家们往往开始积极实践,而非探寻生命存在的终极意义。面对涉及宇宙本质的问题,他们通常给出的回复是:“你提出的问题并不具有答案。”科学家的工作旨在稳步推进对世界的探索,无论成功与否。他们更愿意看到的是开始探索的雄心壮志,以及理论上那开辟新纪元,触及开拓性的发现带来的满足感。
人工智能(AI)这一学科源于20世纪50年代,致力于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展现智能行为,并试图模仿或超越人类智力行为。虽然已经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如一些程式可以借助人类认知过程中的几何对称规律识别物体与面部,或是基本上可以凭经验归纳分类新的事物,但对于人工心灵的深度模拟,前方仍有漫长的道路等待我们去探索。
某些算法可根据预定目标,筛选出潜在特殊动作。例如,1996年强大的象棋电脑"深蓝"(Deep Blue),在与世界冠军卡斯帕洛夫(Gary Kasparov)六局大战中互有胜负,虽然略逊一筹,却获封为“大师”。该机器借助先进的盲从算法,每秒钟用32个微处理器分析2亿种棋局步骤。然而其失败在于无法像卡斯帕洛夫那样识别对方破绽,制定尔虞我诈的长远策略。经过改进后,1997年“深蓝”终于反败为胜:首战失利后次局取胜,再接下来三局双方持平,最终一战深蓝胜利。
人类在思维的不同领域寻找模拟过程,期待实现量子跳跃式的进步。在进化计算方面,人工智能设计师运用类似有机生命的程序技术进行设计。他们先向计算机提供诸多解题选项,让电脑自行挑选并调整已有的程序。这使得计算机像生物一样演化,可以学习细菌等单一细胞动物的智慧。此外,还有名为“达尔文策略”的创新之举:借助计算机中的任性基因变异,对现有程序加以改造,让程序在追逐资源的过程中,生成各种尖端Arch。突变过程会孕育出未知的新程序,很难预测最后哪一款新程式能够脱颖而出。总的来说,这些机型的发展往往超出人类设计师的预想范围。已有专家研发出变种机器人,他们具备像细菌似的生存本能,也具备像扁虫、蜗牛这样结构复杂的多细胞生物的特征。如果在今后50年里有所突破的话,到时将超越数千万年间生物的进化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