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政府制裁大疆:引发美国科学家强烈反响

发表时间: 2024-12-22 16:10

众所周知的一个事实是,从特朗普上台执政开始,整个美国自上而下地陷入到了一个名为反华的怪圈当中,特别是对来自中国的商品,更是直接搬出所谓的“国家安全”作为倚仗,对它们实施了特别禁令,用“一刀切”的战略阻止他们进入美国市场,以实现本国的工业振兴。

其中的真实案例不计其数,远的有中兴华为的手机以及通讯设备,近的有来自中国的大蒜。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又把主意打在了大疆无人机身上,却不曾想,这一刀切下去,却切到了自己的“大动脉”。

美国的禁令

根据观察者网的报道称,12月11日和18日通过2025年度的《国防授权法》,当中的内容显示,美国的对华禁令出现进一步加大的迹象,美国政府将目光放在了大疆道通这两家来自中国的无人机制造公司。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

为此,美国政府还出具了一份多达1800页的调查报告,并且要求美国国家安全部门调查这些来自中国的无人机,究竟是否存在“不可接受的国家风险”。

这已不是美国政府第一次凭借着“国家安全”的名义对中国的企业下手,也不是第一次针对中国的无人机公司,但如此明目张胆地出具歧视性报告,已经违背了最基本的自由贸易原则,也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精神。

俄乌冲突已经证明,中国的无人机产品已经覆盖低中高全领域,自身就存在极强的竞争力,美国政府再怎么针对 也改变不了中国无人机“耐用”、“好用”的客观现实。

美国越对中国无人机“警惕”,反而越让自身显得显得缺乏“自信心”,小小的中国无人机,何德何能翘地动美国的“国安大旗”?美国的行为与其说是调查,恐怕更像是给中国的无人机公司“找罪名”,对着已经画好了的靶子来射箭。

震怒的美国科学家

尽管从政治的层面上来说,美国针对中国无人机的行为可以理解,因为中美两国已经在事实上构成了战略竞争,但拜登政府的“无差别打击”,却引发了美国科学界的强烈反弹。

《科学》杂志在美国科学界有着极高话语权

美国《科学》杂志在近期发表了一篇无人机相关的文章,直接将矛头对准了美国政府,他们在内容中写到,中国的商品级无人机已经成为了他们手中“最好的工具”,除非美国政府疯了才会去想着禁用这些无人机,因为放眼全世界,他们几乎找不到任何一家西方无人机公司能够替代中国的产品,他们也已经与中国的无人机建立其了深厚的信任。

更重要的是,在对于野生动物的科研活动当中,使用无人机进行样本采集,一方面不会破坏当地的生态,侵入动物的领地,一方面则极大地降低了科研活动成本,科学家们可以用更加安全、低成本的方式来完成调研。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的无人机产品已经占据了美国市场的7成份额,而美国本土的产品不仅在成本上是中国产品的10倍,在性能上也远远落后,特别是一些所谓的“科技创新公司”的产品,无论是在航程还是电池上,都不及中国大疆。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幕也在数年前美军禁用大疆之时发生,即便是到了现在,美军在此类低成本无人机上,依旧是“一机难求”,甚至为了规避禁令,一些联邦执法部门不得不向民间公司以“租赁”的方式使用中国无人机,不仅没有起到弃用中国产品的初心,又极大地增加了财政开支,完全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另一方面,对于拜登政府的决策,一些美国的州地方政府也普遍展现出了担忧的情绪,如果因为拜登政府的决策,导致这些中国制造的无人机在美国市场消失那么,他们的正常工作将受到极大影响。

美国的森林大火

特别是诸如森林火警这样的特殊部门,其作业环境本身对无人机的质量有着较高追求,不仅要耐高温,还要能在复杂的火焰气流当中正常工作,要知道,美国的森林大火,可是实际意义上的“火龙卷”,若是要在美国市场寻找同类产品作为替代,采购成本往往会翻倍。

美国的“病根”

实际上,如果我们细看美国联邦政府的无人机禁令,会发现一个很可笑的事实,拜登政府打着国家安全的名义,不仅没有完全禁掉中国的无人机,反而让自身在产业链上的脆弱性暴露无遗,在此事发酵之前,又有多少人能想到,一个小小的无人机,居然能难倒强大的美国。

大疆无人机已经深入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而这背后所体现出的现实,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有力地证明了如今中美两国在供应端和市场端的高互补性,美国的用户存在多种多样的复杂需求,而只有中国的产品能满足这种需求,二者早就已经实现了“双赢”。

另一方面,这也证明,对于高度政治化的美国执政阶层而言,为了反华已经“歇斯底里”,完全不顾正常的商业需求,乃至不惜坑害“自己人”。

这也为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过去美国放任中国商品进入其国内市场,恐怕从来不是出于所谓的“自由贸易”,而是为了弥补其国内的市场空缺。

拜登政府的对华缓脱钩战略已经严重影响美国正常运转

可当竞争力强大的中国商品挑战到美国本土产业的地位之时,美国政府就会启动“宏观调控”,出台各种法案限制中国商品,乃至实施如今的“一刀切”,今后中国的企业在进入美国的市场之时,应该提前就做好“脱钩”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