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某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调整引发争议

发表时间: 2024-09-18 17:54

2019年,甲骨文,这个曾经在中国数据库市场呼风唤雨的科技巨头,悄然关闭了它位于北京的研发中心,正式退出了中国市场。

消息一出,业界哗然。

要知道,这可是那个曾经放话“绝对不会培养中国工程师”的甲骨文,那个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却傲慢自大的甲骨文。

它当初的决定,最终造成了现在的局面,只能无奈地退场了。

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是什么让这个曾经的科技霸主走下神坛?

故事的开头,我们要从甲骨文的创始人拉里·埃里森讲起。 出生于 1944 年的这位科技大腕,小时候的家境不太好,经历过不少苦日子。

19岁那年,未婚先孕的母亲生下了他,而他的父亲,则在得知消息后选择了消失。

为了生计,埃里森的母亲不得不将他寄养在亲戚家,年幼的他,就这样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那段经历对他影响很大,让他变得坚强,而且有点固执。

也许是童年的苦难让他更加渴望成功,埃里森在学习和工作中都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毅力和野心。

1977年,33岁的他带着他的团队一起创办了甲骨文公司,专攻数据库分析计算。 那时候,个人电脑刚开始流行,数据库技术还处于发展初期,前景一片光明。

埃里森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带领团队开发出了一套高效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这款产品一经推出便迅速打开了市场,甲骨文也因此在业界站稳了脚跟。

然而,埃里森的野心远不止于此。

他将目光瞄准了当时如日中天的微软,一心想要打造一个超越微软的科技帝国。

为了达成目标,他甚至采取了一些不择手段的做法。

据报道,埃里森曾雇佣间谍潜入微软内部,窃取商业机密。

他可没少公开吐槽微软,说人家就跟“病毒”似的,还号召大家别用微软的东西。

除了在生意场上和比尔·盖茨互相较劲,埃里森在生活上也喜欢和他比一比。

从豪宅、游艇到私人飞机,埃里森都在竭尽全力地证明自己的财力比盖茨更胜一筹。

他甚至花费巨资组建了一支世界顶级的帆船队,只为在比赛中战胜盖茨支持的队伍。

这种近乎偏执的胜负欲,一方面推动着甲骨文不断前进,另一方面也为其日后的失败埋下了隐患。

中国市场曾经是很多企业的香饽饽,现在却成了不少人的滑铁卢,这是怎么回事呢?

上世纪8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中国,埃里森也受到了影响。

他一眼就看出来,中国那么多人,经济发展得又快,市场潜力简直是巨大!

1989年,甲骨文正式把业务拓展到中国。

那个时候,中国的计算机行业还很年轻,数据库技术也才刚开始发展。

当年,甲骨文凭借着领先的技术,在中国市场上迅速崛起,一下子就成了数据库软件的“老大”。

从国家机构到大型企业,从银行到科技公司,甲骨文的数据库产品和服务都是大家的选择。

然而,就在甲骨文在中国市场攻城略地、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其傲慢自大的本性也逐渐暴露出来。

埃里森和他的甲骨文,并没有真正将中国视为平等的合作伙伴,而是将其视为一块可以随意切割的“肥肉”。

他们一边享受着中国市场带来的巨额利润,一边却对中国企业和员工抱持着轻视和歧视的态度。

2018年,埃里森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公然表示:“我不会培养中国员工成为工程师,如果中国工程师变多,那么他们在军事和科技层面超过我们就更进一步。”

这句话,赤裸裸地暴露了埃里森和甲骨文的“反华”立场,也彻底激怒了中国企业和民众。

除了在人才培养上设置壁垒,甲骨文在与中国企业的合作中也屡屡展现出其傲慢和霸道。

2008年,中国联通想要用甲骨文的数据库软件, 结果甲骨文说:“去年你没用,今年想用,就得把去年的钱也补上!”

此外,甲骨文还要求中国企业每年缴纳高达20%的服务费,远高于国际上的平均水平。

这种行为让中国企业和用户都觉得很不爽,感觉像是在欺负人。

然而,彼时的中国企业,在数据库技术领域还没有太多选择,只能默默忍受着甲骨文的高价和霸道。

大家都知道,要想真正摆脱被别人控制的局面,就必须掌握核心技术。 中国科技公司正在蓄势待发,一场强劲的崛起风暴即将到来。


2008 年,中国互联网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阿里巴巴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敏锐地察觉到了甲骨文数据库带来的潜在风险。

彼时,阿里巴巴的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对数据库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

然而,高昂的授权费用和甲骨文傲慢的态度,让阿里巴巴意识到,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同年,马云力排众议,宣布启动“去 IOE”战略(I 指 IBM 小型机,O 指 Oracle 数据库,E 指 EMC 存储设备),并计划投入 10 亿人民币,自主研发一套全新的数据库系统。

这个大胆的决定,虽然当时看起来很冒险,却成了中国科技企业自主研发的起点。

得知阿里巴巴的计划后,埃里森并没有放在心上。

他轻蔑地说:“这根本就是中国人异想天开的幻想,他们那点技术水平,怎么可能自己研发出来呢?”

没想到,中国企业比埃里森想象的还要厉害!

在马云的带领下,阿里巴巴的技术团队夜以继日地投入到数据库的研发工作中。

2013 年,阿里云自主研发的数据库“OceanBase”正式上线,并成功应用于阿里巴巴集团的多个业务场景。

随后,华为、腾讯等中国科技巨头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数据库产品。

中国企业在数据库领域的崛起,打破了甲骨文长期以来的技术垄断,也让埃里森为自己的傲慢付出了代价。


随着中国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选择“去甲骨文化”,转而使用国产数据库产品。

曾经被甲骨文视为“囊中之物”的中国市场,正在加速远离它。

2019 年 5 月,甲骨文关闭了位于北京的研发中心,正式退出了中国市场。

这个曾经在中国市场呼风唤雨的科技巨头,最终还是为自己的傲慢和偏见付出了代价。

甲骨文没落,既有自身战略上的失误,也有时代大潮的推动。

它错估了中国市场的发展速度和中国企业的决心,更低估了技术创新带来的颠覆性力量。

甲骨文的事例,让很多跨国公司都开始反思自己的发展方向。

全球化时代,中国市场太重要了,哪个企业都不能不重视它,更不能小看中国企业和中国人民。

尊重与合作,才是企业在全球化时代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只有大家一起合作,互惠互利,才能让生意越来越好,未来也更有保障。

傲慢和偏见,只会将企业引向失败的深渊。

甲骨文的失败,也让中国科技企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见证了他们的崛起之路。

中国企业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不仅是世界的制造工厂,更是科技创新的 fertile ground。

未来,中国企业将在全球科技舞台上越来越亮眼。

那些看不起中国,想拦着中国发展的,最终都会被历史甩在后面。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那个看不起中国市场的科技巨头,掉队了

澎湃新闻————甲骨文在中国大裁员背后:云业务转型慢了,巴菲特清仓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