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人形机器人的崛起与人类的应对策略

发表时间: 2024-08-23 21:35

实习生 张轩 范晗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宁

8月21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同期举办的机器人博览会人头攒动,多才多艺的人形机器人引得观众频频驻足,成为一大亮点。本次大会共有27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30余家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亮相,创机器人大会十年之最。

进入会场,人们不仅可以看到EX机器人展台中的“苏轼”现场battle诗词,还能看到“加速进化”企业的机器人进行场地障碍赛,更有机器人在现场写字、对弈、冲泡咖啡、摊煎饼果子……其中引人注目的,当属 “天工1.2 max”,作为今年4月发布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通用母平台“天工”的升级版,本次大会是他的首发亮相。

在开幕式的大会启动仪式上,“天工1.2max”抱起大会徽章,自主走上舞台中央,并将会徽准确放入启动台上,这一动作流程看似简单,但是并不容易。

不同于传统机器人往往应用于固定的工业场景、用预设的程序解决重复的工作,在这个流程中,“天工1.2max”不仅要能抵抗现场嘈杂的声音、各类电磁信号等干扰因素,还要自主导航、决策,以毫米级的精确水平控制动作,因而展现了高超的具身智能技术。

什么是具身智能?据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许志远介绍,具身智能是把数字世界的软件算法放到物理世界的实体里,通过和环境互动来实现智能增长和行动自适应的智能系统。简单来说,具备了具身智能的机器人就有了自主感知环境、学习环境和与环境互动的能力,也就不止限于固定的生产环境,从而像人一样,有了从事各种工作的通用性。

因此,比起“长得像人”,具身智能更强调像人一样学习、决策和行动,而人类的外形将是这种智能的最佳载体。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德国工程院院士张建伟生动地将这一进步形容为从学会某种技术到“学会如何学习”。

具身智能技术的前景引发了社会巨大的关注,本次大会以具身智能为核心议题的专题论坛就有至少四个。在展览会上,特斯拉、优必选、科大讯飞等企业也在不同应用场景展示了其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

许志远认为,如果具身智能技术能够大规模发展,人类将快速进入具身机器人的运用时代。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副局长苏国斌表示,当前,具备具身智能的人形机器人已经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本次机器人大会诸多技术的应用前景,正如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主席玛丽娜·比尔所说:“全球机器人市场持续强劲增长,到2023年,全球机器人总量已突破400万台。这一数字不仅是机器人技术迅猛发展的有力证明,更预示着智能新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物联网和5G技术的深度融合,将赋予机器人更高的智能化、灵活性与效率。”

而在未来,机器人产业发展仍有诸多障碍需要克服。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陈英在大会分论坛中说,如何实现更自然的人机交互,如何提高机器人的环境感知和适应能力,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扩大应用范围,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共同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科大讯飞副总裁、研究院院长刘聪表示,在产业领域,具身智能技术的硬件应用成本较高,同时开发具身智能的大模型需要大量数据集,而标准化、规模化的数据集是稀缺且昂贵的。

大会还聚焦了机器人行业面临的其他前沿问题。在机器人治理与协同发展方面,ABB(中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顾纯元、欧洲机器人协会副主席尤哈·罗宁等人一致认为,在未来应当致力于机器人技术与安全的通用标准,以促进机器人在全球范围内简化、集成和共同发展,并完善机器人治理体系。

机器人领域青年人才的培养同样是本次大会集中探讨的重点,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孟庆虎、日本千叶工业大学教授王志东、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教授陈和平等人在研讨会上畅想了行业人才的培养体系,他们最终一致认为,机器人人才培养应当坚持跨学科多元发展、重视实践与教学相结合、提高高校与行业的竞争活力。本次大会还讨论了机器人的应用拓展、机器人伦理等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大会展出的诸多创新产品中,研发团队不乏年轻人的面孔。据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车正平介绍,“天工1.2max”的研发团队年龄为32岁左右,多数为年轻的“90后”,在他看来,年轻人为机器人的发展带来了新想法和新活力。青年创业与研发的机遇,离不开政府的配套扶持,在国家推动机器人创新发展的政策背景下,北京市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设立100亿元规模的机器人产业基金,对机器人中小微企业“首次贷款”业务给予1%的贴息或担保费北京亦庄同样积极布局机器人产业上下游企业全链条发展,积极对接行业市场需求等行业资源,为青年人才发展提供了一片沃土。

截至8月22日,大会的第二天,北京亦庄已经累计和8个企业签约了22个重点项目,在大会主论坛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孔磊发布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全球一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新城行动计划(2024-2026年)》,将以具身智能为关键技术,聚焦智能机器人“大脑”“小脑”“肢体”等关键领域,预计到2026年底,推动十个以上互动服务典型应用场景全覆盖,聚集百家以上创新型企业,汇聚千人以上高端人才,形成万台级具身智能机器人量产规模能力。

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实习生 张轩/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