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话悟空取景地探秘,领略中式古韵之美

发表时间: 2024-12-25 10:05

《黑神话》:游戏界的文化瑰宝

在游戏界的璀璨星空中,《黑神话:悟空》无疑是一颗最为耀眼的明星。它的发售,宛如一场震撼人心的文化盛宴,在各大游戏平台掀起了惊涛骇浪。短短 1 小时,它就如同一匹黑马,超越《CS2》登上 Steam 最热玩游戏榜首,同时在线玩家人数如潮水般涌来,突破了 100 万人。预售销量更是一路飙升,超过 120 万份,预售销售额如同火箭般突破 4 亿元,这一个个数字,都见证着它无与伦比的魅力与影响力。

这款游戏,不仅仅是一场视觉与玩法的狂欢,更是一次意义深远的文化征程。它以中国神话为坚实基石,深入挖掘《西游记》这部经典巨著中的无尽宝藏,将那些耳熟能详的元素巧妙地融入现代游戏设计理念之中,精心打造出一个既充满着亲切的熟悉感,又散发着迷人新颖气息的西游世界。它宛如一座桥梁,一头连着古老而神秘的东方文化,一头连着全球无数玩家的心灵,让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科技的助力下,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实现了一次震撼人心的传承与创新。

古建巡礼第一站:山西的宝藏古建

华严寺:辽金风华的遗存

大同平城区的华严寺,原为辽代皇室宗庙,其名称源自佛教经典《华严经》。契丹族信鬼拜日,以东为上,故而寺庙呈坐西朝东格局。寺内大雄宝殿始建于辽代,金代重建,此殿采用减柱法建造,减少了 12 根内柱,使得前部礼佛空间得以扩大,仅用两根金柱支撑大殿,堪称建筑巧思的典范。正脊上的琉璃鸱吻高达 4.5 米,北端鸱吻为金代原物,南端鸱吻乃明代修葺补做,这对琉璃鸱吻是中国古建筑上最大的同类物件,彰显着昔日的辉煌与威严。殿内有明代塑像清代巨型壁画,现存壁画经过中央美术学院的精心修复,重现昔日光彩。

殿外墙上嵌有四块南宋理学家朱熹书写的《易经》石碑,为这座古寺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薄伽教藏殿则是辽代遗存,殿内斗八藻井、彩塑均为辽代旧物。在 29 尊辽代彩塑中,有一尊 “合掌露齿” 的胁侍菩萨,赤足立于莲台上,其神态与身姿惟妙惟肖,被著名学者郑振铎誉为 “东方维纳斯”。作为经藏殿,薄伽教藏殿内依壁设有 38 间楼阁式藏经柜,分上下两层,其柱头斗拱为双下昂七铺作,是辽代斗拱中最为复杂的一种。大殿后窗处有以拱桥连接的 “天宫楼阁”,此乃现存唯一的辽代木构建筑模型,被梁思成先生赞为 “海内孤品”,其工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善化寺:唐宋遗韵与金代辉煌

善化寺位于大同市平城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金代重建。现存建筑中大雄宝殿为辽代所建,天王殿、三圣殿、普贤阁为金代建筑,其余则是明、清遗构。大雄宝殿是善化寺内最大的殿宇,面阔七间,进深五间,立于 3.3 米高的台基之上,采用减柱法构造,减少了八根内柱,使内部空间更为开阔。殿内的辽代塑像,兼具唐宋时期圆润丰满、雍容华贵的神韵,又不失游牧民族的豪放之气,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岁月。天王殿作为善化寺的山门,面阔五间,是中国现存金代最大的山门,其规模甚至超过一些小寺的正殿。山门内有四尊明代天王塑像,表情栩栩如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 显眼包 “大王,为这座古老寺庙增添了一抹活泼与灵动的气息。

悬空寺:悬崖上的三教融合奇观

大同市浑源县,有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悬空寺。它始建于北魏,现存建筑是明清两代修缮的遗物。整座建筑宛如空中楼阁,以插入崖壁的横木支撑,借岩石暗托,仿若悬于空中,这般巧夺天工的设计,令明代旅行家徐霞客赞誉其为 “天下奇观”。悬空寺布局为 “一院两楼”,拥有大小殿阁 40 间,这里融儒释道三教元素为一体,是文化交融的独特见证。其中,北楼最高层的三教殿内,同时供奉着释迦牟尼老子孔子的塑像,体现了三教合一的和谐理念,让人感慨万千。

云冈石窟:石刻艺术的不朽篇章

云冈石窟坐落于大同市云冈区,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这里现存主要洞窟 45 个,附属洞窟 209 个,雕刻面积达 18000 余平方米。造像至高为 17 米,至小为 2 厘米,佛龛约计 1100 多个,大小造像 59000 余尊,规模之宏大,令人咋舌。云冈石窟分为东、中、西三区,其中第 5 至 20 窟是精华所在,尤其是第 5 窟和第 6 窟,以其精美的雕刻和宏大的规模著称。石窟中的佛像雕刻精美绝伦,每一尊都蕴含着深厚的佛教文化内涵,它们见证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与虔诚之心,是佛教艺术在东方的不朽篇章。

应县木塔:千年不倒的榫卯传奇

朔州市应县的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是世界现存最高、最古老的木塔,共有九层,高 67.31 米。木塔位于佛宫寺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属 “前塔后殿” 布局。其设计精巧绝伦,整体架构为木制榫卯结构,这种古老而神奇的工艺,使得木塔屹立近千年而不倒,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据考证,木塔共用了 54 种不同种类的斗拱,堪称 “斗拱博物馆”。塔内供奉有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还有一批辽代经卷文物,这些珍贵的文物,犹如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明珠,散发着迷人的光芒,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探寻。

神秘西藏:高原上的古建遗珠

孜珠寺:悬崖峭壁的 “天空之城”

孜珠寺,这座古老的苯教寺庙,宛如一颗隐匿于尘世之外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已静静闪耀了 3000 余年。“孜珠” 在藏语里意为六座山峰,分别是如意珍宝、无垢水晶、能见空性、遂心所嘉、不变雍仲、极大顶端,仅从这些名字,便能感受到其蕴含的无尽神秘与祥瑞。寺庙依山势而建,主殿沿着陡峭的山势逐级向上延伸,仿佛是从悬崖峭壁中自然生长而出。殿前宽阔的平台和气势磅礴的层层石阶,更是增添了它的雄伟与壮观。站在山崖一侧的观景台上,整个殿堂僧舍尽收眼底,正对面那两座标志性的天生桥,如同山体睁开的巨大眼眸,嶙峋的山体对穿镂空,形成巨型拱门,而尖峰上凌空挑出的红白相间禅房,恰似空中绽放的圣洁莲花,在阳光的照耀下耀眼夺目。极目远眺,群山皆在脚下,天光云影匆匆掠过,让人不禁心生一种俯瞰世间万物、超脱尘世的奇妙之感。

托林寺古格王朝的记忆见证

托林寺,藏语意为 “飞翔空中永不坠落的寺庙”,它如同一部凝固的史书,静静诉说着古格王朝的昔日辉煌。作为阿里地区第一座佛教寺庙,其建筑风格独特,千年壁画更是艺术瑰宝中的珍品。关于托林寺的选址,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古格国王拉喇嘛益西沃将手中木杖抛向天空,木杖在空中盘旋数周后,飞回到象泉河南岸的一处开阔台地,于是此地便被选定为建寺之所。如今的托林寺呈东西长、南北窄的条形分布,主要由迦萨殿、色康殿、杜康殿、白殿、阿底峡传经殿以及转经筒房、拉让、僧舍、塔林等建筑构成。

寺内的殿堂前有宽敞的广场,这里曾是高僧讲经、辩经的神圣之地,也是跳神、表演藏戏等民俗活动的热闹场所。从寺院大门进入后顺时针前行,便能看到整个托林建筑群中最古老、形制最独特的迦萨殿。虽然现在的迦萨殿是近年重建而成,但在其重建过程中,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如塑像残块、壁画残迹、经书残页等,这些都是托林寺初创时的遗迹、遗物,它们带着历史的温度,默默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萨迦寺藏传佛教的文化宝库

萨迦寺,这座在藏传佛教历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寺庙,是萨迦派的发源地。在公元 13 世纪中叶,它曾是萨迦王朝的首府,也是整个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萨迦寺坐落于日喀则萨迦县奔波山上,整座建筑坐西朝东,楼高三层,平面呈四方形坛城模式。寺庙由拉康钦莫大殿、拉康喇章、僧舍和城墙及其瞭望楼等建筑单元组成,从空中俯瞰,整个建筑宛如一座结构精密、井然有序的坛城,又似一座随时准备抵御外敌的坚固城堡。

事实上,萨迦南寺是西藏唯一一座拥有高大城墙和护城河的寺庙,这也彰显出它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性。萨迦寺又因其馆藏的海量佛教经典而被誉为 “第二敦煌”。那高达 10 米、长 60 米的宏大经书墙,犹如一座由智慧堆砌而成的山峰,一格格书架上整齐排列着跨越千年各个时期的经书,每一本都被精心赋予了独立编号,方便查找翻阅。这些经书层层堆叠,从地面一直延伸至殿顶,其壮观景象让人不禁对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心生敬畏与感慨。

布达拉宫雪域高原的神圣象征

布达拉宫,无疑是西藏最为耀眼的名片,它是拉萨乃至整个西藏的代名词。这座玛布日山上的宫堡式建筑群,自公元 7 世纪松赞干布始建以来,便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历经无数风雨洗礼,依然屹立于高原之巅,宛如一位威严的巨人,俯瞰着世间的沧桑变迁。它坚实敦厚的花岗石墙体,犹如大地的脊梁,支撑起这座宏伟的建筑;舒展平坦的白玛草墙领,为其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韵味;金碧辉煌的金顶,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光芒,仿佛是太阳洒下的金色光辉;巨大的鎏金宝瓶、幢和经幡,装饰效果强烈,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经文与祝福。布达拉宫内部,数千间房间如同繁星点点,每一间都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历史秘密与奇珍异宝。神秘的地宫,更是如同大地深处的宝藏库,吸引着无数人对其充满遐想与探寻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