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产品、后端产品和SaaS产品的概念和产品关注点有何异同?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总结,与大家分享。
粗略地说,互联网队伍里,除了C端产品,余下的主要就是泛B端产品。但是,泛B端产品也有很大差异。
泛B端产品队伍里,通常包含做后端产品的、ERP系统的、SaaS产品的等。
一个做内部ERP的产品经理到SaaS-ERP的产品队伍中会发现,解决的是相同的业务问题,但手法和着眼点相差甚远。
而这种蛛丝马迹的差异,会影响产品经理的思考标杆、判断结果。
B端产品不用解释,就是给企业或组织机构使用的产品。与之类似的还有G端(政府)、C端、A端(管理员所接触的界面),甚至W端(web端)、R端(外卖行业的骑手端)等。
提到B端行业,更多是一种商用的属性。要么是提供项目性定制化的开发一套系统,比如HIS系统。要么是提供一款可配置功能的SaaS产品(后文会提到)。
后端产品这个概念很少在正式场合提到,更多的时候技术内部或者行业层面的一个非正式的叫法。
我们知道有前端开发和后端开发,但与所提的后端产品并没有必然联系。
后端产品更像是对产品体系的一个两层划分:围绕目标用户进行设计的产品为前端产品,为前端产品提供基础服务或者支持的为后端产品。也可以理解为,前端产品就是我们通常看到的和谈论的产品,后端产品是为前端产品服务的有型或无形的非结构化产品(比如微服务化引擎)。
粗看二者似乎是一回事,因为如果定义企业使用的就是B端产品,那么后端产品又属于B端产品(因为QQ后台只有腾讯的员工使用)。
细品是两个维度的事物。无论是B端、C端产品,都有自己的前端产品和后端产品。比如QQ后台就是QQ的后端产品。
之所以说二者维度不同,是因为B端产品这个概念,更偏向于战略定位。而后端更偏向于实现上的技术分工。和中台、后台是属于一个层面的概念。
我们以电商ERP系统为例,这就是个后端产品,为前端销售系统提供订单处理等服务的。ERP从后端产品的角度来讲,不必关系系统多么漂亮,更关心的是性能、兼容性、耦合性。
但ERP从B端产品的角度就要考虑是商用还是自用,商用产品同样要把用户的感受放在重要位置。
SaaS产品有明确的定义:软件即服务。这个定义不太接地气,换个角度来讲,邮箱、在线文档(如腾讯文档、幕布)都是与定义吻合的SaaS产品。这些比较轻量,属于C端产品。
还有一些B端产品,比如钉钉、知学云、店小秘。这些中重量级的产品通常为一个行业进行服务,用户(公司)将原本需要自己部署服务器等设备的事情省去,取之的是花钱租用专业公司的应用。
这是SaaS行业的现象级产品典型,也是五六年前被称之为蓝海的SaaS领域大家所争夺的高地。
一般而言,SaaS产品通常具有这样的特点(个人总结):
以电商处理系统为例:卖家订单少的时候还好,订单多了发现订单没系统进行管理,长长的售中、配货前、配货中、售后链路,甚至财务报表等。
单纯用excel表格处理很麻烦(表格50万以上的数据就卡的不能用了),并且数据孤岛不利于灵活运用数据。
而很多三五个人的卖家不可能找个码农写一个系统。这时候就有公司瞄上了他们。
这些科技公司就开发一套系统,覆盖小白用户。用户使用的时候免费,随着依赖性增强,需要付费,或者随着卖家收入的增加愿意付费继续使用。可以一套系统支持多个卖家使用,数据库服务器足够大(比如腾讯云)。
这里就会出现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那就是如何与千奇百怪的销售端业务规则匹配,有的放矢实现功能,同时又在市场上受欢迎(毕竟是有商业定位的),最重要还要能卖到钱。
我们知道后端或者B端面对的需求点是很明确的,每一个点都会耗费大量的开发资源(深度功能为主),所以业务的精准和垂直决定产品功能的成败。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小马过河+二八原则+ROI。也就是回归到敏捷模式上,同时抓住核心问题,同时考虑功能性价比。
比如,从功能闭环上讲,帮客户接收订单,就要考虑订单的审核、编辑、匹配仓库、匹配物流、拣货发货;横向的要考虑采购、入库预报、质检入库、库存盘点;后置要考虑售后、客服、纠纷、财务利润等。
但是这些都做的话就会很臃肿(用户不会用),不做又怕用户不用,那么怎么考虑这些功能呢?
如果从二八原则+ROI的角度考虑的话,那就是做一个用户愿意为之付费的,并且比较轻资产的功能。
而结合敏捷的特点,做功能的时候又要考虑用户体验、用户感知、若非非必要勿增实体等。
这时候是不是明白了什么,没错,其实SaaS供应商,更像是精明的商人。
既不单纯从功能闭环角度,也不从单纯从用户诉求角度,而是从场景、价值、产品角度综合考虑。
唧唧歪歪PM,公众号:唧唧歪歪PM(ID:jjyypm),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书籍《后端产品经理宝典》作者,药学硕士转行互联网产品多年;熟悉跨境电商业务,医药领域;擅长大型后台体系,社交App。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