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在海信黄岛工厂智能制造车间内,自动化机械手臂灵活舞动,从玻璃面板的抓取到背光板的卡合,再到产品的装配、检验与自校,精准地完成每一道工序,整个过程高效运转。仅用时5分钟,一台超高清液晶电视就能组装下线。
“今年以来,海信电视订单量大幅增加,特别是大屏电视的市场需求旺盛。”海信视像科技公司黄岛工厂总经理吴韩飞说,“为此,我们开足马力生产,确保产品供应充足。”
国际上,高端、绿色、智能的中国家电正赢得全球消费者追捧。国际权威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海信100英寸大屏电视全球出货量份额达到63.4%,稳居世界第一,这是海信100英寸电视连续4个季度出货量位居榜首。
在国内,今年以来,随着国家及各省市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陆续出台,不断释放消费活力。两个多月以来(9月25日-12月1日),国内电视市场整体销量较同期增长28.41%,海信系电视销量占比26.93%,居行业第一。而在百吋+尺寸段,海信系电视销量占比达到37.61%,同样位居行业首位。
百英寸以上电视是电视品类中的高端产品。海信能够在优势家电产业上,闯出高端化转型的“新天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将研发放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用创新保持持续的企业活力。
据悉,海信一直以来营造珍视技术、重视研发人员的氛围,对重大前沿创新性研究课题的承担者,海信最高给予800万元奖励,还设立独立于管理岗位的专家升迁通道。
海信视像研发中心副总经理何灿介绍,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爆炸式发展,海信积极拥抱AI,将前沿技术与显示技术融合创新,推动产品不断向高端进化。例如,海信自研星海大模型,突破传统指令式语言对话瓶颈,通过跨场景任务规划,达到“真人助理”式自然对话交互,打造电视AI核心技术底座;率先布局AI画质芯片,融合百亿级星海画质大模型和海量影像数据库,从场景理解到算法匹配,实现全链路AI画质处理;首发十二大电视AI智能体,丰富了电视的功能和应用场景,为用户的观影、娱乐、学习等方面带来更加便捷和高效的体验。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在海外,海信电视售价1000美元以上产品销售额同比提升83.8%;海信激光电视更是冲破了5000美元这个关口,成为中国家电高端出海的一张名片。
近年来,海信持续发力数字化转型,初步建成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数智化底座,达成全球研发的协同共享、供应链的敏捷响应、全球运营的实时管控。
以生产制造流程为例,海信打造了全球首座多联机中央空调“灯塔工厂”——海信日立黄岛工厂。走进该厂,科幻影片中“未来工厂”的模样生动呈现。例如空调“两器”(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生产环节,目前行业在此方面的自动化率普遍为30%左右,而海信日立“灯塔工厂”通过两次迭代升级,打造了行业首个无人化“两器”黑灯生产车间,实现质效双升的行业领先水平。
“基于机器视觉引导、AI算法与设备互联,突破行业20多个自动化难点,实现了数字化能碳管理和能耗精准控制,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柔性化,将产品开发速度提高37%,劳动生产率提高49%,生产成本降低35%,单位能耗降低13%。”海信日立公司智能制造专家汤亮说。
作为中国最早“走出去”的企业之一,海信在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海信持续深化、不断优化全球化组织结构布局,以此更好支撑向高端突破。目前,海信在全球设立了36个工业园区和生产基地、30所研发机构、64家海外公司和办事处。
遍布全球的研发中心和本地化人才,让海信能够直面市场、畅销全球。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海信集团整体营收稳健增长,其中海外收入同比增长15%。
此外,海信大力推进绿色制造,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研发、生产、供应链各环节。目前海信已打造了3家零碳工厂、14家国家级绿色工厂。自2020年以来,海信集团单位产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17.3%。就在前不久,海信集团正式对外发布“双碳”承诺——“不晚于2026年实现运营碳达峰,不晚于2050年实现运营碳中和”,将围绕低碳运营、低碳产业链、低碳产品及服务三个方向实现落地。
(大众新闻记者 白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