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Serverless技术深度解析:开启无服务器时代的新篇章

发表时间: 2024-07-29 17:20

  在云原生架构的浪潮中,Serverless 技术正逐渐崭露头角, 是最近几年业界很火的技术名词,你可以在国内外各种技术大会上看到它的身影,主流云服务商也不断地推出 Serverless 相关的云产品和新功能(比如 AWS Lambda、阿里云函数计算、腾讯云云函数),各种关于 Serverless 的商业和开源产品也层出不穷(比如 Serverless Framework、OpenFaaS、kubeless)。

  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和容器技术是云的基础设施,可以为上层应用的运行提供海量低成本的计算资源。以 Kubernetes 为代表的容器编排服务是支撑云原生应用的操作系统,负责高效管理基础设施资源。面向特定领域的后端云服务(Backend as a Service,BaaS)提供了性能高度优化、抽象度更高的 API,成为构建云原生应用的重要元素。随着云原生的发展,存储、数据库、中间件、大数据、AI 等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全托管、Serverless 形态的云服务,而不是自建存储系统和部署数据库软件。

  一、Serverless 是什么

  1、Serverless的概念

  Serverless 架构是一种无需管理服务器的新型架构,它允许开发人员专注于编写代码,而无需关心服务器的运行和维护。Serverless 技术可以自动扩展和缩减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开发效率。Serverless 技术真正做到了在部署应用时无须涉及基础设施的建设,自动构建、部署和启动服务。

  简单理解就是,开发者在使用的时候不用过多考虑服务器的问题,你就管写代码就好,不需要管理和操作云端或本地的服务器,让开发人员与服务器之间没有了直接交互,仿佛服务器不存在一般,所以才有了“无服务器”的说法。

  来看看云原生计算基金会给出了Serverless的官方定义:构建和运行不需要服务器管理的应用程序的概念。

  广义上来讲, Serverless 是一种架构思想,即软件构建和运行时不需要关心服务器;

  狭义上来讲, Serverless 是 FaaS 和 BaaS 的组合,是当前主流的技术实现。

  Serverless 架构的主要特点是按量付费、弹性伸缩、不用运维, 这是区分一个架构是否是 Serverless 架构的关键因素。

  2、为什么需要Serverless

  程序员一直在寻找更有效的方法来维持软件开发生命周期,而无服务器架构且可以帮助企业专注于应用程序开发,不再需要担心服务器等基础设施的部署建设和运维管理,还可以很好的降低开发成本和缩短开发周期。

  无服务器体系架构的开发建立在虚拟化的成就基础上开始的,虽然这个过程是相当连续的,但还是有几个值得注意的里程碑:

  物理机时代:2000 年之前,我们需要通过物理机部署网站。

  虚拟机时代:2000 年之后,虚拟化技术发展成熟,云计算行业蓬勃发展,我们可以基于 IaaS 和 PaaS 部署应用,提高稳定性。

  容器时代:2013 年云计算进入容器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容器技术打包应用及运行依赖,不用关心运行环境。

  Serverless 时代:最近几年,云计算进入 Serverless 时代,我们不再需要关心服务器,应用也天然具有弹性。

  如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开发底层架构的发展一共经历了5个里程碑的过程,就像人类的演进过程,代表着生产力的解放,提升了开发人员的的效率。Serverless来到了开发架构的高级阶段。

  可能有人会问,我们为什么一定要Serverless呢?

  其实从物理机到 Serverless,就像我们买车一样,如果要买一辆私家车,这个车的车况保险全部要自己关心,然后你要自己开;到了虚拟机之后,我们把业务host 到云上,就像汽车租赁;然后再到网约车,我不用买车,不用关心车况,我们外出办事,只需要打个车,完全按需付费,按需弹性。

  网约车就像Serverless,我们只需要享受服务,不需要关注车的情况,也不用管车的运行,只需要买这个打车服务就行了。

  纵观云计算的发展史,从物理机到虚拟机,从 IaaS、PaaS 到 FaaS,从容器到 Serverless,都是一个去服务器的一个过程。有了 IaaS,我们不需要关注物理机;有了 PaaS,我们不需要关注操作系统;有了容器,我们不需要关心运行环境;而 Serverless 技术的出现,能够让我们不再关心传统的运维工作,让我们更专注于业务的实现,把时间精力花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让我们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完成应用的开发迭代,进而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而这也正是 Serverless 架构兴起的必然因素。

  在 Serverles 架构下,用户仅需要关心业务实现,而操作系统、虚拟化和硬件层面的实现则全部交给服务商统一维护,达到了提高软件开发/交付效率、降低成本(资源成本、人力成本)的目的。

  3、Serverless特点

  Serverless 消除了服务器等底层基础设施的运维复杂度,让开发人员能够更好地专注于业务逻辑的设计与实现,包含以下特点:

  全托管的计算服务

  客户只需要编写代码构建应用,而无须关注同质化的、负担繁重的服务器等基础设施的开发和运维等工作。

  通用性

  结合丰富的 BaaS 云服务能力,支持云上所有重要类型的应用。

  自动的弹性伸缩

  云平台会根据函数的出发事件动态调整资源,以满足应用的需求,大幅度降低用户资源容量规划的难度。

  按量计费

  开发者只需要为实际使用的资源付费,而不需要预先购买或租用服务器,企业的使用成本得到有效降低,无须为闲置资源付费。

  事件驱动

  Serverless 函数通常是通过事件触发器来执行的,比如 HTTP 请求、消息队列等。

  4、什么不是 Serverless

  经常被同学们问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 PaaS、Kubernetes 、云原生等技术是不是 Serverless?如果不是,它们与 Serverless 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很常见,你可以根据我刚刚总结的 Serverless 的特点进行判断。

  在01讲中我已经提到了,PaaS (平台即服务)是云计算虚拟机时代的主要形态之一。 它是指云厂商提供开发工具、依赖库、服务和运行平台等能力,开发者可以依赖这些能力将自己的应用直接部署在云平台上,不用关心底层的计算资源、网络、存储等。虽然与Serverless 很类似,但依旧存在一些区别。

  付费标准: PaaS 的部署单位是应用,大部分 PaaS 还是将应用部署直接在服务器(虚拟机)上。所以我们对 PaaS 付费,依然是按资源付费,而不是按实际使用量付费。

  弹性伸缩: 有的 PaaS 虽然提供了弹性伸缩能力,但只能针对底层的服务器进行扩缩容。而 Serverless 的弹性伸缩是请求级别的,扩容速度更快,资源利用也更高效。

  Kubernetes 本身也不是 Serverless,只是在概念方面有些类似。 Kubernetes 是一种容器编排技术。在 Kubernetes 中应用运行的基本单位是 Pod(容器组),Pod 是应用及运行环境的集合,所以你也不用关心服务器了。基于 Kubernetes,你能很方便地进行 Pod 的管理,并且实现应用的弹性伸缩。

  但从运维的角度来看,主流的 Kubernetes 服务提供商,如 EKS (Amazon Elastic Kubernetes Service) 和 ACK(阿里云容器服务),提供的都是 Kubernetes 集群托管和运维服务,开发者可以方便地管理 Kubernetes 集群中硬件、存储、Pod 等资源,但上层应用的运维和调度还是需要开发者自己进行。

  从成本的角度来看,Kubernetes 也无法做到按代码执行次数和实际消耗资源计费,还是和传统的 Serverful 一样,按照资源数量计费。

  所以,Kubernetes 是介于 Serverful 和 Serverless 中间的产物。

  而云原生指的是原生为云设计的架构模式,就是应用一开始设计开发就按照在云上运行的方式进行,充分利用云的优势。Serverless 几乎封装了所有的底层资源调度和运维工作,让你更容易使用云计算基础设施,极大简化了基于云服务的编程。

  因此 Serverless 是云原生的一种实现,云原生的另一种实现是 Kubernetes。

  5、Serverless 的优缺点

  没有一项技术是十全十美的,Serverless 也一样。了解它的优缺点,可以让你今后更好地进行技术选型,决定是否用 Serverless 进行应用开发。根据 Serverless 的定义,Serverless 的优点主要有:不用运维、弹性伸缩、节省成本、开发简单、降低风险、易于扩展。 但它也存在缺点。

  1)依赖第三方服务

  要用 Serverless,就要用云厂商提供的 Serverless 产品,比如 FaaS、BaaS,这样业务就和第三方云厂商绑定了。并且一旦你选择了一个云厂商,要想从一个云移到另一个台,成本很高(因为现在 Serverless 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云厂商各做各的,Serverless 产品也都不一样)。所以,依赖第三方服务是优点也是缺点。当然,我觉得这是大势所趋,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可以提高生产力。

  2)底层硬件的多样性

  目前 Serverless 的技术实现是 FaaS 和 BaaS。你的应用代码在 FaaS 上运行,但其底层的硬件资源多样,也不确定,云厂商可以灵活地选择服务器来运行你的代码,这就让运行函数的物理环境变得不同,甚至有的函数会运行在不同代的 CPU 上。如果代码不依赖底层 CPU,那影响可能是不同 CPU 性能有差异;如果代码必须运行在某种类型的 CPU 或 GPU 上,那就需要云厂商提供这种能力了。这其实也暴露了云厂商的目的,就是最大化平衡资源利用效率与成本。当然,如果你不是特别关注底层硬件,影响也不大。

  3)应用性能瓶颈

  基于 Serverless 架构的应用,函数运行前需要现初始化函数运行环境,这个过程需要消耗一定时间。因为函数不是持续“在线”的,而是需要运行的时候才启动(不像传统应用,服务是一直启动的)。

  从资源利用率来讲,这种模式可以节省资源,但从应用性能上来讲,这就会降低应用性能,并且还要靠云厂商实现性能优化(让延时只有几毫秒或者几十毫秒,毕竟一个接口最大的耗时是在网络上,可能长达几百毫秒)。但如果你的应用对性能非常敏感,就需要考虑一下怎么去优化应用性能了。

  4)函数通信效率低

  传统的 MVC(Model-View-Controller) 架构模式中,View 层方法调用 Model 层方法,都是在内存中进行的。而在 Serverless 应用中,函数与函数之间就完全独立了。如果两个函数的数据有依赖,需要进行通信、交换数据,就要进行函数与函数之间的调用(调用方式是 HTTP 调用)。相比之前的内存调用,数据交互效率显然低了很多。而这个问题的本质,是 FaaS 还没有比较好的数据通信协议或方案。

  5)开发调试复杂

  Serverless 架构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其开发、调试、部署工具链并不完善(基本是每个云厂商各玩各的)。另外,应用依赖的第三方云服务也很难进行调试。要想在本地开发调试 Serverless 应用,还是比较复杂。

  不过在我看来,虽然 Serverelss 存在缺点,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这些问题在未来都能得到解决。

  二、Serverless关键技术

  Serverless之所以能实现“按量计费”和“自动扩容”,与其涵盖的诸多技术有关,最关键的两个技术分别为BaaS(Backend as a Service,后端即服务)和FaaS(Function as a Service,函数即服务)。

  简单理解,Serverless = Faas+ Baas。

  1、FaaS(Function as a Service,函数即服务)

  在迁往FaaS的过程中,唯一需要修改的代码是“主方法/启动”代码,其中可能需要删除消息处理程序的相关代码(“消息监听器接口”的实现),但这可能只需要更改方法签名即可。在FaaS的世界中,代码的其余所有部分(例如向数据库执行写入的代码)无须任何变化。

  相比传统系统,部署方法会有较大变化 – 将代码上传至FaaS供应商,其他事情均可由供应商完成。目前这种方式通常意味着需要上传代码的全新定义(例如上传zip或JAR文件),随后调用一个专有API发起更新过程。

  FaaS中的函数可以通过供应商定义的事件类型触发。对于亚马逊AWS,此类触发事件可以包括S3(文件)更新、时间(计划任务),以及加入消息总线的消息(例如Kinesis)。通常你的函数需要通过参数指定自己需要绑定到的事件源。

  大部分供应商还允许函数作为对传入Http请求的响应来触发,通常这类请求来自某种该类型的API网关(例如AWS API网关、Webtask)。

  首先我们来看FaaS函数即服务,也叫Serverless Computing,可让我们随时随地创建、使用、销毁一个函数。

  简单来说,FaaS 就是“有事我就干,没事我就躺”。请求多的时候启动多个实例提供服务,没有请求时候则关闭所有实例。

  举个例子,有这么一个业务需求:当用户上传一张图片,服务器监听到图片上传,给这个图片打水印,再把加了水印的图片传到oss上,保存了原图和加了水印的图。

  上面的图片加水印的服务,就没有状态,它只是读图片、加水印,然后再上传图片,操作都是计算。Serverless服务按量付费,没有用户上传图片时候不会产生服务器租金。

  FaaS意在无须自行管理服务器系统或自己的服务器应用程序,即可直接运行后端代码。其中所指的服务器应用程序,是该技术与容器和PaaS(平台即服务)等其他现代化架构最大的差异。

  FaaS可以取代一些服务处理服务器(可能是物理计算机,但绝对需要运行某种应用程序),这样不仅不需要自行供应服务器,也不需要全时运行应用程序。

  FaaS产品不要求必须使用特定框架或库进行开发。在语言和环境方面,FaaS函数就是常规的应用程序。例如AWS Lambda的函数可以通过Javascript、Python以及任何JVM语言(Java、Clojure、Scala)等实现。然而Lambda函数也可以执行任何捆绑有所需部署构件的进程,因此可以使用任何语言,只要能编译为Unix进程即可。FaaS函数在架构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局限,尤其是在状态和执行时间方面。

  2、Baas (Backend as a service,后端即服务)

  BaaS(Backend as a Service)则是Serverless另一半的重要组成,BaaS即后端即服务,是指具备高可用性和弹性,而且免运维的后端服务。理解BaaS,需要搞清楚它与PaaS的区别。

  首先BaaS并非PaaS,它们的区别在于:PaaS需要参与应用的生命周期管理,BaaS则仅仅提供应用依赖的第三方服务。典型的PaaS平台需要提供手段让开发者部署和配置应用,例如自动将应用部署到Tomcat容器中,并管理应用的生命周期。BaaS不包含这些内容,BaaS只以API的方式提供应用依赖的后端服务,例如数据库和对象存储。BaaS可以是公共云服务商提供的,也可以是第三方厂商提供的。其次从功能上讲,BaaS可以看作PaaS的一个子集,即提供第三方依赖组件的部分。

  BaaS服务还允许我们依赖其他人已经实现的应用逻辑。对于这点,认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很多应用都要自己编写实现注册、登录、密码管理等逻辑的代码,而对于不同的应用这些代码往往大同小异。完全可以把这些重复性的工作提取出来,再做成外部服务,而这正是Auth0和Amazon Cognito等产品的目标。它们能实现全面的认证和用户管理,开发团队再也不用自己编写或者管理实现这些功能的代码。


  说简单点,BaaS就是专门支撑FaaS的服务。FaaS就像高铁的车头,如果我们的后端服务还是老旧的绿皮火车车厢,那肯定是要散架的,而BaaS就是专门为FaaS准备的高铁车厢。

  微信小程序云开发,就是一种Serverless的应用场景,让前端工程师不仅可以开发页面还可以通过云函数(Faas)来写业务,而且还提供了基础存储(Baas)。

  Serverless发展的一个方向,也就是追求这种一体化的开发体验。

  Serverless架构的最大优势,显然就是帮助用户彻底摆脱了基础设施管理这样的“杂事”,更加专注于业务开发,从而提升了效率,降低了开发和运营成本。

  Serverless的出现,可以让用户按照实际算力使用量进行付费,属于真正的“精确计费”。

  换言之,用户的每一分钱,都花在了刀刃上。

  3. 无服务器(Serverless)计算如何工作?

  与使用虚拟机或一些底层的技术来部署和管理应用程序相比,无服务器计算提供了一种更高级别的抽象。因为它们有不同的抽象和“触发器”的集合。

  拿计算来讲,这种抽象有一个特定函数和抽象的触发器,它通常是一个事件。以数据库为例,这种抽象也许是一个表,而触发器相当于表的查询或搜索,或者通过在表中做一些事情而生成的事件。

  比如一款手机游戏,允许用户在不同的平台上为全球玩家使用高分数表。当请求此信息时,请求从应用程序到API接口。API接口或许会触发AWS的Lambda函数,或者无服务器函数,这些函数再从数据库表中获取到数据流,返回包含前五名分数的一定格式的数据。

  一旦构建完成,应用程序的功能就可以在基于移动和基于 Web 的游戏版本中重用。

  这跟设置服务器不同,不是必须要有Amazon EC2实例或服务器,然后等待请求。环境由事件触发,而响应事件所需的逻辑只在响应时执行。这意味着,运行函数的资源只有在函数运行时被创建,产生一种非常高效的方法来构建应用程序。

  三、Serverless 的应用场景

  在现阶段,Serverless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场景。首先在Web及移动端服务中,可以整合API网关和Serverles服务构建Web及移动后端,帮助开发者构建可弹性扩展、高可用的移动或 Web后端应用服务。在IoT场景下可高效的处理实时流数据,由设备产生海量的实时信息流数据,通过Serverles服务分类处理并写入后端处理。另外在实时媒体资讯内容处理场景里,用户上传的音视频到对象存储OBS,通过上传事件触发多个函数,分别完成高清转码、音频转码等功能,满足用户对实时性和并发能力的高要求。无服务器计算还适合于任何事件驱动的各种不同的用例,这包括物联网,移动应用,基于网络的应用程序和聊天机器人等。这里简单说两个场景,方便大家思考。

  场景一:应用负载有显著的波峰波谷

  Serverless 应用成功与否的评判标准并不是公司规模的大小,而是其业务背后的具体技术问题,比如业务波峰波谷明显,如何实现削峰填谷。一个公司的业务负载具有波峰波谷时,机器资源要按照峰值需求预估;而在波谷时期机器利用率则明显下降,因为不能进行资源复用而导致浪费。

  业界普遍共识是,当自有机器的利用率小于 30%,使用 Serverless 后会有显著的效率提升。对于云服务厂商,在具备了足够多的用户之后,各种波峰波谷叠加后平稳化,聚合之后资源复用性更高。比如,外卖企业负载高峰是在用餐时期,安防行业的负载高峰则是夜间,这是受各个企业业务定位所限的;而对于一个成熟的云服务厂商,如果其平台足够大,用户足够多,是不应该有明显的波峰波谷现象的。

  场景二:基于事件的数据处理

  视频处理的后端系统,常见功能需求如下:视频转码、抽取数据、人脸识别等,这些均为通用计算任务,可由函数计算执行。

  开发者需要自己写出实现逻辑,再将任务按照控制流连接起来,每个任务的具体执行由云厂商来负责。如此,开发变得更便捷,并且构建的系统天然高可用、实时弹性伸缩,用户不需要关心机器层面问题。

  四、Serverless 的未来展望

  Serverless 技术的崛起标志着云原生时代的来临,它将为应用开发带来全新的变革,随着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和企业采用 Serverless 技术,我相信 Serverless 技术将成为未来云原生架构的重要支柱之一,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随着云原生技术的不断发展,Serverless 技术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发展场景,未来,可以预见 Serverless 将成为云原生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开发者提供更简单、更灵活、更高效的开发方式。对于企业来说,支持Serverless计算的平台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和成本,同时可以释放员工,让开发者得以开展更有价值的工作,而不是管理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敏捷度,更快速地推出新应用和新服务,进而提高客户满意度。但是Serverless不是完美的,它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慎重应用在生产环境。毕竟,Serverless或许也仅仅是一个过渡的产物,但是这就要交给时间去验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