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误判的代价:中国付出了多少?

发表时间: 2024-09-16 21:56

1980年,在我国航天专家、飞机制造业伟大奠基人马凤山的带领下,国产大型客机“运10”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自主研发完成了。

正当研究团队欢欣鼓舞,以为国产大型客机即将来到量产化时代的时候,国家在1985年正式决定“运10”不投入量产

这个决定,后来被证明是一场极其严重的误判,最终导致我国付出了沉重代价,上万亿资金全都打了水漂。

“运10”退出我国航天事业历史舞台,是许多专家的心中遗憾,其中最心痛的,莫过于其主设计师马凤山了。

直到他因病逝世的时候,此时都是他一个很大的心结。

那么国家当年究竟为啥会不支持“运10”大型客机量产?

马凤山抱憾而终的背后,我国又因这场误判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1.严重误判

关于驳回“运10”大型客机的量产申请,上级单位是这么作出解释的:在“运10”的开发过程之中,研究团队耗费的资金超过了预算,所以支持飞机量产的资金紧缺。

为了大局着想,国家只能忍痛割爱,放弃“运10”

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我国的经济实力不能与现在同日而语,各个科研领域都很缺钱,航天事业也是一样的。上级单位说资金短缺,确实是实情。

“运10”开发项目,前期投入资金已经很多了,且最终成品的性能、质量都非常优越。

如果就这么放弃,实在是太过可惜。

因此以马凤山为首的专家们再三向上级单位请求,希望能为“运10”量产争取机会。

但那个时候,国家其实针对大型客机项目,已有了新计划,那便是跟美国麦道公司购买

在当时的人看来,外购远比自主量产花钱少,更加“划算”。

这种想法,其实也是当时“造不如买”理论甚嚣尘上的具体体现。

上级单位的领导们都很看好美国麦道公司,可马凤山却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他直言不讳地给领导们“泼冷水”,说美国公司虽然技术一流,可我国无法对其建立有效的生产监管机制。

量产飞机是一个长期工程,如果麦道公司中途遇到困难“撂挑子”,就很难办。

为了自己和研究团队的心血之作“运10”,更是为了国产大型客机的未来,马凤山作出了最后一份努力,上书恳求领导们不要放弃国产飞机。

可上级单位的最终决议,依然是和麦道公司进行合作。

结果这次中美客机订购合作,还真应了马凤山之前说过的话。

美国麦道公司在拿下我国天价订单之后,并没有用心对待这个大项目。

随着制造流水线已经开启,大型飞机正在动工进行打造,麦道公司发生的麻烦越来越多。

到了九十年代,美国麦道公司在飞机生产方面积累的种种问题,已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

事已至此,他们干脆“跑路”,留下了一地烂摊子给我国。

这下子,我国是真的严重误判了。

原本的“运10”图纸被束之高阁已久,想要对该款飞机进行量产,资金已被有头无尾的美国麦道公司消耗光了。

本次失败的客机外购项目,足足导致我国上万亿资金打了水漂,结果大型客机一架都没有见到。

而事先预计到这种局面的人寥寥无几,马凤山就是其中之一。

他之所以能够作出“神预言”,是因为其具备足够的学识和经验积累。

2.航天专家

“飞机天才”马凤山,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绕不开的一个名字。

我国最初一代自产军用、民用飞机,几乎都有他参与设计。

自幼目睹旧中国积贫积弱落后局面的他,打从上中学时便立志实业救国,为祖国的制造业“略尽绵薄之力”。

大学毕业之后,马凤山如愿以偿,被组织分配到了飞机制造单位

此时新中国建立伊始,我国的飞机制造,基本都是依赖苏联方面的技术支持,尚无独立研发能力。

为摆脱航天领域对苏联的依赖,我国派出了一批技术人才去苏联高校进行深造,希望他们学成归来后,能够建立起祖国的飞机制造工业体系。而这批人里,便有马凤山。

马凤山兴冲冲地来到苏联,满心欢喜,准备大展拳脚,现实却远不如他想象的那么美好

虽然这次出国深造,是中苏两国协商之后达成的合作项目,可苏联方面并不希望自家在航天领域的核心技术外流,所以教学十分糊弄。

在课堂上,马凤山等人不允许记笔记,也不能够复印苏联高校实验室或者图书馆内的任何资料。

中国的公派学习人员问什么问题,苏联的专家、教授们都是不予解答的

被冷落、被敷衍已经很让人难受了,结果后来这批公派学子又遭遇了更大的挫折。

由于中苏两国关系不断“降温”,苏联方面在我国学习人员课程还没结束的时候,就强行中断这一合作深造项目,把马凤山等人送回了国内。

学业半途而废,还没有学到关键技术,这让一行人很是挫败。

结果马凤山突然站了出来力挽狂澜,拿出了一沓沓厚厚的笔记,里面记的全部都是苏式飞机的制造技术。

原来,马凤山有一个特别的优势,那便是记忆力超群

他靠大脑硬生生记住了课上苏联教授提到一嘴的关键数据或技术要点,然后课下第一时间默写下来保存在笔记上。

就这样,马凤山日金月累,攒下了不少技术“干货”。

虽然杂乱不系统,但对于航天技术一片空白的我国而言,已经相当珍贵了。

1966年,马凤山在认真总结留苏所学、同团队科研人员共同突破技术瓶颈之后,终于成功研发出了“轰6”战机。

这是新中国第一款可以用于对外实战、且在1969年成功实现了量产计划的大型轰炸机。

“轰6”之后,马凤山再接再厉,为祖国空军成功研发了多款军用飞机,包括战斗机和侦察机等等。

在军用飞机领域建树颇丰的马凤山,又把目光投向了民用飞机

他想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促进祖国民用航天产业的规模化、盈利化。

于是乎,马凤山带领团队用了十年时间,终于成功研发出了“运10”大型客机实现了祖国民用飞机技术研究“零”的突破。

可惜的是,由于国家的误判,导致这款“运10”没能够投入量产。

直到马凤山1990年因病去世,他都将此事视为一生当中的重大遗憾。

3.放弃原因

一代天才设计师抱憾而终,不禁让人扼腕叹息。

大家在为马凤山唏嘘的同时,也不禁好奇当年“运20”量产计划被否的真正原因。

甚至还有坊间消息声称,国产“运10”是因为质量不够过硬才会被“拿下”的。

这种偏向“阴谋论”的说法,是非常站不住脚的。

根据公开飞行资料显示,国产“运10”曾经试飞多次,实际升空航行之后表现特别好。

它没能进行量化生产,一方面是我国当时确实资金短缺,另外也有空域问题。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很多国家都没有对我国开放民用空域。

如果仅仅用于国内航行,大型客机显得有些“大材小用”了,所以我国才会选择跟国外的公司订购中小型客机。

而美国麦道公司“跑路”,则属于始料未及的情况了。

好在如今我国已经有了足够的大型客机自主研发能力,量产流水线也越来越成熟。

如果马凤山设计师在天有灵,相信也会感到无比欣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