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BC和TOPCon必有一战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张昊
编辑|姚赟
头图来源|视频截图
近日,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和爱旭股份董事长陈刚并不常见地同时出现在一场直播里。
这很容易跟BC(背接触电池)联系起来,因为两家是光伏行业头部公司中少数的“BC派”。过去3年,另一个技术路线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电池)作为市场的核心产品,一直“压制”BC。但随着技术和成本结构的演进,行业期待的“反击时刻”终于到来。两个大佬同时出现,更像是给BC阵营开了一场“誓师大会”。
隆基绿能今年明显动作多了,各地频繁进行推介活动,力图绑定更多的经销商。陈刚则是更直接反问记者,现在还有人继续投资TOPCon产能吗?
今年6月,钟宝申在上海光伏展期间与合作伙伴打赌:5年后,BC技术将成为光伏行业的主流,市占率将超过50%。现在,他更“激进”了,“从现实角度来讲,我认为肯定比我打赌的时间来得要早。我是一个谨慎的人,不想赌输,我当时说的是2029年,但我相信这个时间可能会在2027、2028年。”
“我认为BC技术是光伏企业做电池组件的必选技术,‘必选’这两个字大家留意一下,3年之后看看,讲得是不是正确的。”陈刚说。
这次直播的主题很直接——BC,即是答案。与之相对应的是,TOPCon阵营一直在向市场“宣导”的观点:BC不过是一个小众产品,未来市场份额就是10%左右。
“在一年之前,关于BC的争议是实实在在的,市场上大量企业还在投资和建设TOPCon产能,这就说明他们很坚定地认可TOPCon的方向。”钟宝申说,“但在今天这个时点上,大家心知肚明,这个争议基本上已经消除了。看看各个主要企业的招聘就知道了,都在招聘BC的研发人员和工艺人员,他们都知道该做什么。”
陈刚没有直说,他举了个例子。现在的技术路径之争跟当年的单晶硅和多晶硅一样。“多晶硅要比单晶硅便宜0.2元/W,但是随着单晶硅像小孩子不断地长大,而多晶硅就像一个中老年人在衰老,后来就不是便宜0.2元的事了,现在是不管便宜多少,多晶硅都没有价值了。”
“未来BC的降本手段非常多,应该比其他技术路线有更多选择。我们预测,除了在功率、效率上的优势之外,可能到2026年,BC和TOPCon的成本基本上处在差不多的状态,再往后,BC的成本竞争力会更具优势。”钟宝申说。
至少从技术的角度去理解,BC的想象空间更大,这是行业的共识。
“单结晶硅电池的理论转换效率是29.56%,能达到这个数值的也只有BC。”陈刚表示。现在隆基绿能的电池量产效率已经超过了26.6%,而晶科能源对外提到的目标是在年底接近26.5%的量产效率。
而钟宝申近期在提到BC时,也是“赤裸裸”地对标参数:“关于下一代的BC,隆基已经有中试线在跑了,甚至是组件产品已经在测试了。现在我们正在生产的二代产品比TOPCon组件效率高5%,还在中试线的新产品,跑出来的组件效率比TOPCon高出10%。”
成本也不再是“遥不可及”,BC产品还是有一定溢价,但相比之前已经低了不少。从近期的招标看,一瓦的溢价在一毛钱左右。
“同样一块板子,BC可以比TOPCon多35W,在广东地区一年就可以多发40度电。假设平均下来白天的电价是0.75元,那就是一年多30元收入。而一块板子,需要多花的钱目前都在90元以内,也就意味着不超过3年,就可以把多投入的资金全部收回来。”钟宝申说。
据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沈文忠介绍,BC的成本改善空间还很大。
“它的结构可以做一些变化,下一步应该是全异质结(两种不同的半导体相接触所形成的界面区域)的结构。按照这个技术路线,现在大致处在2.0的版本。这还只是产品背面,正面的优化才刚刚开始。”沈文忠补充表示,“而TOPCon下一步的发展就是叠层电池,可以跟钙钛矿叠层,但从学术的角度或者说从产业化难易程度讲,我觉得TOPCon叠层会难一些。”
陈刚提到,相比于其他技术路线需要用到铟等稀有元素,BC基本上用不到任何稀有元素,甚至可以实现“无银化”。“隆基在贱金属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我们在采用铝和铜这个方向上,已经走得很远了,这些技术我认为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在市场上。”钟宝申说。
“目前看到在组件端和硅片端,我们是有成本优势的,在电池端,还需要再努力一下,尽快能够做到与TOPCon持平或者是反超。”陈刚还提到,“电池投资多,特别是早期的一代二代设备,是要帮设备公司分摊一些研发成本的,所以会贵。但是随着技术的成熟,电池成本很快就可以打平,甚至产生优势。”
两个阵营的核心进攻点还有一个:BC到底能不能做双面。如果只能做单面,那就意味着BC只能用于分布式场景,也就是“铺”在屋顶上。但如果想要进入最核心的地面市场——集中式电站场景,那就必须在双面率上下功夫,这会极大提高单位面积的发电量。
甚至不看好BC的公司和机构认为:BC只能算是一个“差异化”产品,对于爱旭股份这样规模的公司来说,是有价值的。但对于隆基绿能这样的巨头公司却未必,因为它的主力产品一定要追求成本和效率的全面领先,而不是差异化的市场竞争优势。
“行业可能还会提出疑问,BC是不是天然不能做高的双面率。其实BC的双面率和TOPCon相比,理论上就差3%左右,今天我们已经可以做到75%以上的双面率了,未来两三年,有机会开发出85%的双面率ABC组件。”陈刚分析。
隆基绿能甚至刻意地先在今年5月发布了BC的地面产品,之后才发布了分布式产品。钟宝申说,他就是想向外传递一个信息,BC在地面市场上没有优势只是“凭经验产生的观点”,在两个市场上,BC都能表现出自己的特性。
现在BC已经进入大规模扩产期。据钟宝申介绍,隆基绿能有2GW的BC二代产线在正常运作,每个月都交付产品,大量一代BC的产能在升级之中。明年一季度会有20GW的BC二代产能陆续投入市场,到明年年底的目标是有50GW的BC二代产能建设完成。
而2026年是个重要节点,钟宝申希望所有产能全部转移到BC二代上,甚至是BC更新一代的产品上。结合现在已有产能,届时会有100GW左右。以2023年作为对标点,整个国内光伏新增的装机量为216.88GW。
爱旭股份在国内的三个基地:珠海基地、义乌基地、济南基地,中远期规划能够满足100GW左右的客户需求。
今年以来,一个微妙的变化是,TOPCon阵营的公司总是会被问到在BC上的规划。
在10月底的投资者交流活动中,晶科能源提到:从研发的角度,公司持续加大投入,搭建了BC 研发生产线。但同时提到TOPCon潜力仍比较大,还会维持较高投入规模。行业盛传,晶科能源在山西基地14GW的二期项目产能,大概率会选择BC,但该信息并未得到确认。
天合光能、晶澳科技则比较直接,在今年三季报后的投资者交流中,均表示:TOPCon目前性价比依然最高。
钟宝申和陈刚都提到了对BC生态的理解和“规划”。
“我觉得BC产业是不是可以跟以前的光伏产业有不一样的发展规律,是不是大家可以有一些共识,这是我所期望的。”陈刚说。
光伏行业此前的路径,往往是一个技术路线被迅速扩散到市场,以得到更多企业的投入,从而降低整个链条的成本。2023年,TOPCon“扩散”之后,新增产能一下子超过430GW,市占率上升到23%,今年新增产能预计达到数百GW。
隆基绿能在2012年之前,专利是否去申报都要通过钟宝申审批。因为一旦申报专利,信息就会公开,没有护城河可言,“所以都是要求以技术秘密的方式保存在企业,我们在单晶硅和单晶硅片方面有很多基础创新,给这个行业带来了巨大进步,但是专利积累并不多。这和环境相关,很难得到太多保护。”钟宝申表示。
在他看来,今天和5年前大不相同了,国家对知识产权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会积极申报一些知识产权,也会以积极开放的态度推动产业发展。这个‘积极开放’,一方面是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另一方面是开放地和大家合作。只要是基于规则,基于合理商业计划,基于法规的,我们都是开放的。”
“我们和隆基在早期投入大量研发,这和未来‘抄袭’的成本是不一样的,这是既有的成本。这些成本应该以比较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去让整个行业做一些分摊。”陈刚说。
基于此,钟宝申甚至期待BC的扩散不要那么快,有序一点,“就像TOPCon一样,一年就过剩了,这个技术不能带来商业价值,对企业来讲也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他提到了隆基绿能在BC上的两个对外合作。
今年9月,金阳新能源、福建钜能与隆基绿能成立了合资公司生产销售BC电池。钟宝申说金阳新能源是个设备厂商,没有大规模的生产条件,此前长期研究BC,想找一个场景来测试技术。而隆基绿能刚好有一部分产能要淘汰掉,“有产能、有场地,我们就把这些资源用合作的方式开放给它。”
11月,隆基绿能与英发德耀、四川宜宾高新区签署了16GW的BC项目。这个合作模式看上去更具备复制性,“我们和英发的合作,尤其是前期,基本上产品都是由隆基来销售,相当于工厂专门为隆基生产产品。后续我们也允许这个公司对外有一些销售。”
钟宝申提到市面上有很多TOPCon产能,“未来这些产能也需要升级、发展、找出路,这些已有的产能设施不是简单地淘汰掉,而是能够得到合理的使用和升级。”
陈刚提到,BC的扩散是必然的,但是这一次不会像以前那样,由某个设备厂商“交钥匙工程”就可以解决,BC还是有很高的技术和管理门槛。
爱旭股份之前在佛山有一条近1GW的中试量产线,做到了97%以上的良率,但是一到珠海做10GW的正式大规模量产线,良率就掉到了70%,“我们花了一年多时间反复去看怎么做,后来发现如果按照以前的太阳能工艺技术和管理要求,很难把良率提升到99%的高度。”陈刚要求团队按照半导体的生产管理经营方式去做,才一步一步达到了要求。
他还提到现在的行业内卷,实际上是以太阳能为主的零碳“一次能源”在卷,这是远远不足的。只有当一次能源足够便宜,整个零碳能源的社会基础设施不一样了,才会促使多次能源的发展。比如把太阳能储能起来,再转为氢能和其他能源。所以,零碳的一次能源和多次能源加起来,能源的平均总成本一定大大低于现在。
钟宝申说未来不仅仅是“零碳”,还有可能是“负碳”。要分四步走:第一步在现有的能源体系下,大力发展光伏风电这些可再生能源。“当然我们也知道,当可再生能源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必然会面临着消纳和间歇性的问题,会对电网带来新的影响。”
然后就进入到第二步,也就是储能的快速发展。这对电力、电网的调节起着很大的“削峰填谷”的作用,会使整个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容纳进入到高比例状态,甚至是百分之百。
第三步是电解制氢。电力在整个能源里的占比为30%多,还有大量液态和气态的能源,比如汽油、柴油、天然气等。利用充足的电力来制氢,氢可以衍生出氨和醇,变成液态或气态能源。就可以对碳作为燃料的方式,进行百分之百替代。
直到第四步,电已经非常便宜了,可以用来做海水淡化。在全球很多的荒漠化地区,比如中东,有了海水淡化就会有绿洲,植物就可以吸收过去200年工业化过程当中排放的碳,这样地球就会进入到负碳的循环,使整个气候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从这个角度去看,BC还太“年轻”。“这个技术会是一个长周期的晶硅技术,也会给整个光伏产业带来新的活力。”钟宝申又提到2006年他坚定地选择走单晶硅路线,而不是当时“蓬勃向上”的多晶硅路线。他说是用“第一性原理”来要求自己,这次在BC上,同样如此。
陈刚说,现在的BC大概就是一个6岁的“孩子”,它会长到20岁、60岁……生命周期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