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文/编辑:夜幕猎鹰
三门峡大坝,这个曾经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的水利工程,如今却成为了争议的焦点。
究竟是水利建设的伟大成就,还是生态环境的破坏者?
在这场关于大坝的争论中,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利益与生态的博弈?
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工程背后的故事,看看它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三门峡大坝位于黄河三门峡段,是东方大国第一座建在大河上的水利枢纽工程,也是“万里黄河第一坝”。
自从三门峡大坝建成以来,其高度、坝前水位、坝后水位等问题一直备受争议,民众对三门峡大坝的好与坏褒贬不一。
2016年3月,水利部召开关于三门峡大坝建设利弊的听证会。
听证会上,来自陕西、河南等黄河流域省区的专家、学者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纷纷发言。
陕西方面主张“三门峡大坝危害大于收益”,而河南方面则认为“三门峡大坝‘争风吃醋’没有道理”。
三门峡大坝建成后,因为是梯级水利枢纽工程之一,导致黄河上游泥沙无法顺利通过,泥沙淤积严重,潼关高程抬高,增加了上游地区的洪水风险。
这也是陕西方听证会上提出“三门峡大坝危害大于收益”的主要原因。
三门峡大坝的争议,反映了水利工程建设中利益与环境、经济与生态的复杂关系。
作为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三门峡大坝的建设初衷是为了解决黄河水患问题,这一点不容忘记。
但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往往会带来新的问题。三门峡大坝的建成,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多显著。
大坝的建设阻断了鱼类的洄游通道,对黄河上游的鱼类资源产生了影响;大坝蓄水后还改变了局部气候,这些都是不好的影响。
三门峡大坝的建设和后续改建历程,也展现了技术进步与治理理念的演变。1957年9月,三门峡大坝开工;1960年4月,大坝混凝土砌筑完工。
刚刚建成不久,为解决泥沙淤积问题,就开始了第一次重要改建,1962年工程竣工。之后又相继进行了1969年至1973年、1977年至1980年的两次重要改建。
除了生态环境的影响外,三门峡大坝蓄水后还淹没了大片土地,导致近90万人背井离乡,赴新区开荒建新村。移民虽然摆脱了原来频发的洪灾威胁,但新区生活条件差、心理压力大。
在这里生活的人们告诉记者,在老家时有一种“物是人非”的伤感,在新家则有一种“人是物非”的苦涩。
原来老邻居们围在一起说说笑笑,抢着帮忙过节办喜事;如今过节时自己扛不住孤单,只能一个人躲在家里。
很多人因为思念故乡、朋友、亲戚而焦虑、抑郁。
像这样因为水利工程建设而导致背井离乡的移民还有很多。
三门峡大坝的建设,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现代发展的缩影。
它让我们意识到,水利工程在为我们带来便利的也可能带来无法逆转的生态和社会问题。
面对这样的复杂局面,你怎么看?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或者给我们点个赞,让更多人关注这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