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规划与引导将打破人工智能巨头游戏的局面,引导更多中小企业入局,建立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创新服务体系、标准化体系
《财经》记者 周源/文 谢丽容/编辑
“智能时代将成为2015至2030年信息化发展的主线”。3月16日,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在“2017中国IT市场年会”上说道。
人工智能(AI)则是智能时代的主要代表技术之一。该技术旨在根据数据和分析赋予计算机做出类似人类思维方式与判断的能力,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均属于人工智能研究领域。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人工智能作为一门学科已经诞生了60年,在机器学习、人机协同等方面产生新的突破,人工智能将成为驱动行业智能化、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今年,政府对人工智能的重视上升到新的高度: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2017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培育壮大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兴产业,这是“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了全国政府工作报告。
科技部部长万钢随后表示,科技部正在论证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2030中国大项目”的编制工作,同时正在起草中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规划,中央财政将为此设立专项。
各地政府也开始密集出台人工智能产业配套扶持资金政策,努力解决企业发展的实际问题。目前已经有超过30个城市将机器人产业作为当地的重点发展对象,各地政府建成和在建的机器人产业园达40家。其中,又以北京、上海、沈阳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等方面表现最突出,未来五年,北、上、沈三地有望成为人工智能产业领军城市。
有行业人士分析认为,政府的规划与引导最大的好处在于,可夯实基础资源与创新平台,建立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创新服务体系、标准化体系,使我国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产业发展与国际同步,应用及系统级技术做到局部领先。
赛迪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239亿元,预计2018年将达到381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6.3%。
百度、阿里、腾讯、华为等一批大企业已经纷纷布局人工智能。百度人工智能项目“百度大脑”已取得一定成就,其语音识别成功率达97%、人脸识别准确率达99.7%,而且还将助力百度无人车发展。
但人工智能目前离中小企业还比较远。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表示,从事人工智能所需的服务器一台就需要30万元,企业要做这一领域至少需要好几千万元的投入。投入成本巨大导致目前只有巨头企业和新兴创业公司在做,中小企业参与的很少。
东方证券研究所所长陈刚在“2017中国IT市场年会”上表示,未来人工智能产业的投资热点主要集中在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计算机视觉等,投资金额均在十亿元人民币以上级别。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孙会峰则告诉《财经》记者,与美国相比,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在基础科学上要落后不少,但中国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有可能率先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他还认为,人工智能如果要达到现在互联网应用的深度和广度,至少还要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