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号所有文章均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2024年,扫地机器人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大洗牌。就在12月15日的时侯,曾被雷军看好的扫地机品牌睿米就发出了通知称“结束睿米品牌运营”。
消息发出后,不少消费者表示担心自己扫地机的售后问题,不过也有工作人员表示“能修的话会帮忙搞一搞”。
如今,由于市场环境的原因,各行各业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扫地机赛道也不例外,睿米的“同行们”不是在苦苦挣扎就是在“转型自救“。
曾手握500多个项目,却因“洁癖”转行
睿米创始人王志强在刚出社会的时候,就一直在干建筑楼宇的设备制造和安装。
他在这个行业中一干就干了7年,并且手上有着500多个项目,其中包括了酒店、医院、机场等。
而当时正好也是房地产的黄金时段,不少企业看到房地产这块香饽饽的时候,都争先恐后的想要搭上房地产的快车,好尽快实现财富自由。
而让王老板下定决心转型的,是因为2012年的雾霾来势汹汹,所以他没有选择进军房地产,而是研究出了一套空气检测系统。
原本这一套系统是为公安贴心打造的,不过由于王老板的想法以及技术在当时来说太过于创新,因此并没有大规模的应用这套空气检测系统。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这套空气检测系统让王老板获得了中国国家疾控中心首席科技曾光院士的大力支持,也为王老板后续的发展做了铺垫。
而在2014年的时候,王老板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伯乐,那就是小米的雷军。二人在初见的时候,雷军还起身迎接,可见当时的雷老板也是十分看好这位后起之秀。
这场见面仅仅用了30分钟,没过多久,睿米就诞生了。都说背靠大树好乘凉,有了雷军的帮助,王老板想混入小家电圈不过是分分钟的事。
王老板也没有辜负雷军的期待,推出的两款吸尘器产品很快就一售而空,成为当时的爆款,其中绝大部分都卖到了海外。
当一个品牌成功做起来后,总会有一个目标。在小家电圈子里,只要超越了戴森,那就是当之无愧的小家电之王。
睿米在这么多年里,无论是业绩还是产品表现都是可圈可点的,不仅有着150多项的专利,甚至在2022年的时候,业绩达到了6亿元。
(图源:每日经济新闻)
曾经,王老板也想要带领睿米超越戴森,只不过没想到睿米的结局竟来的这么快。
宣布终止运营,雷军失望离场?
等到了今年,睿米也终于坚持不下去,宣布停止运营。12月17日,睿米官网发布了一条停止运营的新通知。
(图源:睿米官网)
通知称,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公司经营战略的调整,不得不停止睿米的运营。
在早些年的时候,无论是吸尘器还是扫地机器人都是每个家庭都想要拥有的。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王老板转型的决定让睿米乘上了这列快车。
不过随着扫地机器人以及吸尘器这个赛道越发饱和,在2018年~2020年的时候,是扫地机器人的爆发阶段,等到2021年的时候,情况就有点不容乐观了。
等到去年的时候,虽然说市场有所回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购买扫地机器人,但对于睿米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并且市场也难回到2018年那个时候的巅峰时刻。
(图源每日经济新闻)
同时,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曾经是睿米股东的“天津金米”早在4年前的时候就已经不再是睿米的股东了,而天津金米就是由小米实际控制的。
估计雷军也是看到扫地机器人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后,就及时止损了。
在睿米的通知发出后,每日经济新闻的记者也曾致电过王老板,不过却一直是无人接听的状态中。
(图源:每日经济新闻)
老板“下落不明“、公司明确发出停止运营的通知。好在的是,即使公司全部业务停止、员工也只剩下两三个人,但依然会对客户负责,保障产品的售后问题。
虽说品牌停止运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客观原因,但仍然有消费者对睿米的产品进行吐槽。
比如有位美国消费者表示,当他刚拿到睿米的一体式扫地机器人的时候是十分开心并且期待的,但没想到过了3个月以后,产品的塑料轮子坏了,阻碍了设备工作。
同时,据天眼查显示,睿米在这几年发生了好几起因股权转让、承揽合同、虚假宣传等诉讼。
所以说,虽然睿米的情况令人感到惋惜,但内部管理出现了问题,即使熬过了今年,睿米也大概率会进入倒计时的阶段。
(图源:南都鉴定评测实验室)
无独有偶,与睿米一起在2024年画上句号的,还有广东宝乐机器人。这个成立了12年的老品牌,在今年7月30日的时候,正式宣布破产重整。
与睿米一样,广东宝乐也是比较早一批吃到行业红利的扫地机器人品牌。
在2016年到2019年的时候,也是相当受欢迎,不过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宝乐机器人最终成为了“时代的眼泪”。
竞争加剧
扫地机器人也要卷不动了?
一直以来,扫地机器人都是投资者眼里的“香饽饽”。但这两年,它却变成了投资者们避而远之的一个项目。
由于行业趋于饱和、竞争越来越激烈,扫地机器人这个行业也走进了寒冬。利润下滑、大幅度裁员的扫地机器人企业比比皆是,老板们都在苦于寻求第二增长线。
让人感到奇怪的是,扫地机器人的销售与利润竟然是成反比。据奥维云网统计,2024上半年,扫地机器人销量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但却没几个钱落入公司口袋。
这个现象明显的存在于行业的两个大佬中,即科沃斯和石头。
科沃斯的年报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科沃斯的营业收入为102.26亿元,扣非净利润为5.31亿元。
看样子还是不错的,但如果把第三季度的数据拿出来看,就会发现在这段时间里,科沃斯的净利润只有604万元,同比暴跌超过了50%。
而石头那边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同样也是第三季度,可以说是战况惨烈。
在第三季度中,石头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1亿元,同比下降了43.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25亿元,同比下降了45.25%。
云鲸智能虽然还没有上市,但也是被消费者熟知的一个扫地机器人品牌。近日来也传出大规模裁员的消息。
对此,云鲸的创始人回应道,大规模裁员只是传闻,公司不过是有效减员,这样大幅度提升了公司的效率。
担忧内部人士依然认为,是因为公司业绩利润没有达到预期,所以采取了裁员的方式来进行成本控制。
对于品牌来说,市场环境的问题导致扫地机器人这个赛道越来越卷,不过似乎大家都卷错了方向。
(石头科技的营销费用 图源:东方财富)
在今年,前面提到的三家扫地机器人品牌都不约而同地增加了营销以及广告宣传的费用,但在创新上却没有任何进展。
对消费者来说,拥有了一部扫地机器人就等同于解放了双手,毕竟没有人想要在下班回家后还要打扫卫生。
但等到好不容易存到钱买到一部扫地机器人后,却发现现实依旧很骨感。
不能否认的是,扫地机器人确实能够吸走垃圾,但后面消费者还要处理污水箱,以及烦恼扫地机被毛发缠绕等问题。
以至于在小红上消费者对扫地机器人的吐槽不断,甚至有消费者认为自己花了几千块钱给自己找了个“爹”。
眼见着扫地机器人带来的效益越来越差,也总不能一辈子吊死在一棵树上。品牌们不得不 寻求第二增长线。
比如石头科技在今年已经成立了洗衣机事业部,推出了洗衣机产品。不过洗衣机这个赛道上早已人山人海,也不知道石头科技能否成为这个赛道上的另一匹黑马。
有意思的是,石头科技的创始人在抖音上一直在发布自己参加“沙漠越野”的活动,底下的评论给清一色都是让老板管管石头科技的股价。
而科沃斯则是推出了割草机的产品,很明显,这是一款面向海外的产品,毕竟割草机放在国内普通家庭里也仅仅是个摆设。
不过想要在国外立足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毕竟国内还没站稳。
想要在国外立足,不仅需要完善的销售网络以及售后服务等,这对于一个品牌来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以及精力。
但总的来说,无论是寻求第二增长线还是在营销上花功夫,都不如现在提升一下产品性能以及创新。
写在最后
早在2002年的时候,扫地机器人就已经出现在了消费者的视野中,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更新换代,如今的扫地机器人和以往的扫地机器人来说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时至今日,有不少投资者认为扫地机器人行业也就只能这样了。不过,正是因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才导致扫地机品牌需要更多的创新,才能解决产品同质化等问题。
只有当产品能够彻底解决消费者的问题,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买单,品牌才能够有效突破如今这个尴尬的局面。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