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亿部旧手机待回收:我们该如何应对?

发表时间: 2024-10-21 10:08

广州天河城华为体验店参与广州市以旧换新活动。钟冠婷 摄

不少手机维修店也有回收手机的业务。南方日报记者 张令 摄

编者按

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的开展,广大消费者能以更便宜的价格享受到全新的产品,同时也激发了消费活力和潜力。换新热背后,需要回收行业支撑。在消费电子回收领域中,手机以其便携性、普及度、高附加值,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回收品类,市场规模达数千亿元。但数据显示,过半的废弃手机正在被消费者闲置留存,只有约5%能进入专业回收平台。如何让消费者迈出回收第一步,是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买华为的三折叠手机,以旧换新可以最高补贴750元,买苹果iPhone16PRO最高补贴也有500元……”随着“双11”购物季到来,计划换新机的小彭也开始打起了算盘,“双11”优惠叠加以旧换新补贴给他省下了一笔钱,但最大头还是要靠回收旧手机“回血”。

近年来,旧手机的价值越来越受到行业和消费者的重视。

根据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数据,目前一部手机的平均寿命在2.2年左右。近5年来,我国平均每年产生4亿部以上废旧手机,废旧手机存量超过20亿部。庞大的基数,给我国手机回收市场创造了巨大供给和发展空间。

但是,该协会的另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手机废弃后约54.2%被消费者闲置留存,只有约5%能够进入专业的废旧手机回收平台、“以旧换新”新型回收渠道。旧手机回收在许多消费者眼中,仍是一片模糊地带——“隐私泄露”“定价不透明”等问题让这些旧手机在“吃灰”。

近年来,包括闲鱼、转转、拍拍、爱回收、回收宝、闪回收等在线回收平台的出现,让手机回收行业逐渐向“正规军”转变。其中,万物新生集团(爱回收)更在今年6月登陆纽交所,市值超30亿美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手机回收的效率与消费者的信任度。

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也是发展仍不充分的市场。如何破解“隐私泄露”焦虑,让消费者迈出回收第一步?如何制定行业标准,推动旧手机定价透明?如何用好新技术,赋能回收行业高质量发展?记者展开深调研。

●南方日报记者 叶丹

手机回收从“线下”到“线上”

手机回收探索线上服务,进一步降低了消费者回收门槛,尤其对撬动小城市、乡镇“沉睡”的手机流入市场起了重要作用。

在广州,陵园西路和中山二路一带曾是“手机中心”。

当年,中华广场汇集了所有手机品牌的专卖店和代理商,不只本地人,许多外地人也慕名来这里买手机。买新手机的同时,旧手机也要处理。在中华广场附近的陵园西手机商圈,就成为了手机回收的集散地。

“功能机时代,这条街上站路边举牌回收手机的人,少说也有近百。”在陵园西路从事手机回收生意的小雄说,几百米的陵园西路,从南走到北,起码会被人问不下数十遍“有没有旧手机卖”。

这种“扑面而来”的手机回收方式,并不友好。尤其是对手机这种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伙伴。从“手机定价”到“隐私保护”等顾虑,成了20亿台手机无法进入回收的原因。

随着技术发展,功能机在向智能机迭代,移动互联网也改变了消费模式——手机的主要销售渠道从线下来到了线上。手机回收也开启了线上回收探索。

“打开平台的‘上门回收’服务,就能自动识别我的手机型号并给出评估价,确定价格后不仅可以免费上门回收,也可以到线下门店回收,挺方便的。”最近刚换了新手机的小平,在体验了回收平台的服务后,对其便利性赞不绝口。

“我的手机用了很多年,对估价没有多少期待,能回血一点是一点,关键是免费上门回收很省事。”对小平这样的消费者而言,回收线上化带来的低门槛,让他愿意试一试。

手机因其体积小、普及率高、高附加值等特点,已经成为二手市场最典型的流通商品之一。“手机二手交易的成交额占平台整体成交额的15%左右,是我们的第一大品类。”闲鱼手机数码行业负责人占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手机二手交易对闲鱼平台举足轻重。

而从地域分布看,经济发展程度与二手手机流通度密不可分。转转集团战略负责人陈晓晨透露,广东不仅是手机消费大省,也是手机二手交易市场当之无愧的第一。“平台数据显示,目前交易量(收货城市)排名前5的城市中,广东占3个,分别为深圳、广州、东莞。”

在占义看来,广东在二手手机交易市场能够独占鳌头,不仅与市场成熟度有关,也跟人们的消费观念转变有关。“如今,消费者选择二手手机不再是因为‘买不起’,而是‘追求性价比’,更理性的消费观念带动了二手手机市场快速发展。”

庞大的手机回收市场不仅成为二手交易平台的必争之地,也带动了线上手机回收业务的增长。据万物新生(爱回收)集团执行总裁王永良介绍,2023年万物新生集团全平台二手商品交易量为3230万单,其中大部分为二手手机。

当手机回收开始在线化后,更重要的是,撬动了小城市、乡镇“沉睡”的手机流入回收市场。占义认为,虽然目前手机回收还是以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为主,但是四五线城市的市场也起来了。

旧手机回收之后去了哪里?

经过质检、定级和隐私清除后,品相较好、型号较新的进行二手销售,品相一般的拆机取件再利用,无法重复使用的进行材料化回收、环保处置。

对消费者而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后,交易就结束了。但对手机本身而言,它的生命周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隐私信息能否被彻底抹除。

“虽然时常有传言个人信息在手机卖掉后被泄露,但如果通过正规平台回收,个人信息安全是能得到保证的。”在占义看来,相对于此前遍地小作坊式的回收市场,如今包括闲鱼、转转、爱回收等平台出现后,极大推动了对消费者的权益保障。

业内人士介绍,在202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时,个人信息保护就已上升到法律法规层面。因此,正规手机回收渠道对个人信息处理,已是容不得半点马虎。在占义看来,手机回收行业规模化发展后,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能在个人隐私等方面提供完善的保障。

而在回收的路上,回收平台只是一部分,清除数据也只是第一步。

伍哥在广州陵园西路的手机市场二楼经营着一家小门店,既做一对一的手机维修,也做批量的旧手机检测、拆机。

“品相较好的旧手机,我们会让其回流到二手手机市场出售,没有二次销售价值的会拆取零件作为手机维修的‘拆机件’。”伍哥说,这种手机回收模式起源于功能机时代的广东。“当年有许多外地商贩来广州采购二手手机,其中还有不少来自非洲的采购商。”

其实,让更多人对旧手机处理有直观认识的,还有2022年上映的电影《奇迹·笨小孩》。该电影的主人公、由易烊千玺主演的景浩就是一名手机维修店主,他押注一批回收来的手机并将零件逐一拆下来回收再利用,赚取了人生第一桶金。《奇迹·笨小孩》的故事,正是当年手机回收行业的一个真实写照。

景浩经历了从维修店到创业建厂的逆袭,手机回收行业也正在走向规模化发展。

据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秘书长于可利介绍,旧手机除了翻新售卖、拆解利用外,还有第三种循环利用途径:一些老旧手机,零部件和元器件无法被完整利用,拆解破碎后可以进行材料回收,提炼其中的再生材料和稀贵金属。

“一台手机总质量的30%—40%为各类金属材料,包括金、银、钯等贵金属;40%—50%为塑料;其余部分为其他材料,如玻璃、陶瓷等。”于可利介绍,废旧手机循环利用价值巨大,但其回收利用率一直偏低。于可利透露,目前我国约50%的废旧手机被闲置留存,也就是处于未流通的状态,另外20%的废旧手机会被循环利用,而通过有无偿回收、销售、以旧换新、处置等进入回收渠道的约为30%,其中通过消费者渠道回收的比例偏小。在于可利看来,目前回收渠道中的废旧手机主要还是来自手机企业库存等的企业端渠道,大量消费者手上的废旧闲置手机,都没有进入回收渠道中进行流通。于可利呼吁,要科学地将废旧手机进行环境无害化处理和高效的资源化利用,这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手机回收定价呼唤行业标准

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一套完整、可参考的回收标准,因此各大平台制定了自己的“平台标准”。行业呼吁尽快出台标准和法规,对报废手机回收处理全过程进行管理。

作为手机回收商的一员,小雄坦言,当年的手机回收市场鱼龙混杂,“这份工作没什么门槛,而且都是看人开价,尽量低价回收赚取差价”。

当年这种“当面议价交易”的手机回收方式也不是只赚不亏。“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万一手机有什么暗病现场没看出来,就只能自认倒霉了。”小雄说。

如今,手机回收开始向线上发展,但定价不透明的顽疾仍未得到完善解决。

“我的手机明明还很新,可以算得上是九点五成新,但是寄给平台后鉴定为八成新,评估价少了一大截,我不同意后又把手机寄了回来,折腾半天还是没卖成。”本来有意将旧手机通过平台回收的小程,对于自己的手机回收经历并不满意。

“在全平台用户问题反馈中,关于‘手机回收定价质疑’占比在5%左右。”在占义看来,定价质疑归根到底是消费者对手机价格的预期和手机的市场价值之间有落差,因此产生了惜售心理。

“二手行业是一个非标行业,目前,国内外在二手手机回收方面尚未形成一套完整、可参考的标准或经验,这使得二手手机的回收、处理、再利用等环节缺乏相对明确的规范和指导,包括我们在内,整个行业都在持续探索。”陈晓晨坦言,目前还缺乏统一的标准是行业发展最大的痛点。

在缺乏标准的背景下,各平台是如何估价的呢?记者对此也进行了体验。

在闲鱼,平台可以自动给出消费者正在使用的手机的“预计回收”价格,消费者也可以选择“精准估价”服务,对手机内存、运行情况、机身成色、屏幕显示等11个维度进行选择后,获得平台的“极速回收”价格。

在转转,消费者同样需要对10个估价维度进行选择,从而得出相应的评估价格。值得留意的是,记者用相同型号和配置的手机进行评估后发现,两个平台的估价存在10%的价差。

记者从各大回收平台了解到,作为二手手机回收最重要的环节,看似简单的估价背后包括了产品鉴定、回收方式和平台利润等复杂的构成。因此,目前各大平台都制定了“平台标准”。

陈晓晨介绍,转转有一套自研的估价系统,质检工程师会针对手机电池、功能、屏幕外观等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将根据手机的实际验机情况,给出回收评估价,最终面对面支付给卖家货款。

王永良表示,爱回收建立了一套质检分级标准,包括38项质检标准、36个质检等级,以及一套科学的估价体系。“以屏幕划痕为例,就有显示度、长度、深度、触感等多项评估指标。”

闲鱼方面,还为手机回收的用户提供了复检服务,用户若对首次质检完成后的结果或者价格不满意,可申请二次质检,并查看复检过程的视频。若复检结果和初检不一致,则按照复检价格成交,且赔偿初检和复检价差的双倍金额。

“我个人强烈呼吁国家早日出台行业的相关标准。”占义表示,行业标准的制定首先要具备权威性,其次更需要在执行层面有严格的监管。目前手机回收的质检大都通过人力进行,对标准的执行依赖主观判断,如何进行执行层面的监管也是一个行业难题。

于可利也表示,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废旧手机回收市场管理法规。他呼吁,要加强政府监管,针对废旧手机回收利用行业所涉及的分类、识别、分拣、信息销毁、维修、拆解、元器件再使用、材料利用、稀贵金属提取等各个环节出台相应的技术规范、行业标准,对报废手机的回收处理全过程进行管理。

在于可利看来,“手机回收定价不透明”只是废旧手机回收整个链路缺乏行业标准的一个前端表现,只有针对回收全链路制定相应的标准,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行业各自为战的弊端。

行业发展向新技术要答案

目前,AI质检技术在手机回收方面已有初步探索。从业者期待技术可以减少主观因素对质检准确率的影响,促进行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对于行业标准如何落地,平台也积极在向新技术要答案。

随着AI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AI质检也被二手手机回收行业所关注。据了解,万物新生集团就自主研发了手机外观智能检测设备“拍照盒子3.0”,其具备流水线式并发处理能力,内部搭载了多个高精度视觉仪器,并融入AI人工智能算法,可同时对多台手机进行外观检测,仅需20秒即可精准检测出一台手机30余种不同类型的外观问题,准确率颇高。

在东莞的一家手机自动化回收企业里,回收回来的手机都会被赋予唯一的“数字标签”,随后进入质检流水线。该企业负责人李灿康表示,通过自动化流水线,在不拆机的情况下,就能检测手机内部是否有维修情况,每台手机的检测效率只需要7到8秒。通过一道道检测工序后,检测的结果会被写入到数字标签中。然后按照新旧程度把这些手机分为不同等级。最后,再次对每台产品进行深度数据清除,保证用户的信息安全。

“目前,AI技术在手机回收质检方面的探索,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占义透露,从平台的角度来看,准确率至少要在95%以上才有实用价值。

占义指出,在未来,能够结合行业统一权威标准的自动化质检系统肯定是全行业的发展目标,一旦这个系统能够实现,对于其他相对标准化的产品的回收利用,也具有极大价值。但是目前,即便标准有了,系统的研发也需要很大的投入,在二手回收行业普遍只有不到10%利润的支撑之下,光靠行业本身很难有持续深入的探索。

值得留意的是,在今年举行的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就对外展示了最新的自动化AI检测系统,该系统已经为家电、汽车、光伏半导体等制造业领域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案。此外,来自广州的绿怡科技也依托机器人3D视觉识别、人工智能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出了针对二手手机回收的线下回收机器人等产品,以新技术探索全自动手机回收新方式。

与国内大量第三方公司将新技术应用于手机质检等环节的探索相比,手机行业巨头苹果公司则将AI技术应用在了回收环节的末端。今年4月,苹果公司在中国的手机回收机器人首次亮相。两台分别名为Taz和Dave的机器人能够以稳定的速度从iPhone的声学组件和触感引擎中提炼钨、稀土磁铁等物质,净化后的材料不久将回到苹果设备的生产供应链。

值得留意的是,国务院不久前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推动资源高水平再生利用。方案还提出,到2027年,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加约一倍,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30%,再生材料在资源供给中占比进一步提升。

“规模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拆解方式资源回收效率更高,对环境也更为友好。比如利用智能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进行手机拆解,能够准确识别手机各个部件,并进行精细拆解,最大程度地回收有价值的资源,提高拆解效率,降低拆解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固体废物控制与资源化教研所所长刘建国指出,应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手机拆解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实现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可管理性,提升拆解过程的透明度和安全性,为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实施提供依据。

策划:程鹏 何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