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栀
编辑|娱栀
本文内容均有可靠的信息来源,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相关信源在文章结尾和文中截图
在空调行业有一个名字曾让无数消费者熟知,它的产品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年营收一度突破百亿,创始人更是豪言叫板董明珠,立志带领企业打破行业格局。
今天这个名字却几乎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它从行业前三的位置滑落,最终退市,甚至创始人都陷入了舆论漩涡,这个名字就是志高空调。
为什么一家曾经的行业领军者会在短短几年间跌入谷底,是市场格局的变化让它无力招架,还是企业内部管理埋下了隐患?
志高空调可以说是一场“从天堂到地狱”的快速坠落,1994年李兴浩以农村出身的逆袭姿态创立志高空调,在空调行业风起云涌的时代迅速崛起。
凭借家电下乡政策的扶持,志高成功打入农村市场,年营收在2009年接近百亿,巅峰时甚至逼近行业前三。
这一切让志高一度成为空调市场中不可忽视的力量,这样的巅峰并没有维持多久,2011年国家取消家电下乡政策后,志高的优势迅速被瓦解。
长期依赖低价竞争的策略暴露出短板,而此时的李兴浩却选择退居二线,将企业交由职业经理人打理。
看似明智的管理调整,却让志高错失了行业技术革新的关键窗口期,也为后来的没落埋下了伏笔。
企业管理层的更替并未给志高带来新的生机,反而使问题逐渐加深,从技术研发到市场推广,志高的每一步都显得力不从心。
即便2015年李兴浩重新出山,试图重振旗鼓,但行业巨头格力、美的、海尔已经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营销牢牢占据市场,留给志高的空间越来越小。
到了2019年志高的营收暴跌,全年亏损高达14亿元,财务状况每况愈下。
为了维持基本运营,志高不得不依靠出售土地和资产回笼资金,但这些止血措施显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最终在2022年志高因未按规定披露业绩报告被强制退市,这家曾经的空调巨头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志高的衰落不仅仅是财务问题,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或许李兴浩的复出只是在救火,而真正的问题是志高的核心竞争力早已不复存在。那么,在这场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它究竟错过了什么?
志高的衰落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而是多年的积累与错误的决策逐渐显现。
它的问题看似是市场竞争带来的,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却藏在内部:技术研发的滞后与战略上的短视,让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品牌逐步走向深渊。
早在2010年前后,行业巨头格力、美的已经开始大力投入技术研发,用节能和智能化技术抢占市场。
而志高却依然延续着“低价高量”的经营思路,完全忽略了产品升级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2018年志高的研发投入仅占营收的2%,不到格力的一半,甚至比不上行业平均水平,在技术为王的市场环境中,这样的投入比例无异于慢性自杀。
更糟糕的是志高的营销策略同样乏善可陈,2014年志高签下成龙作为品牌代言人,这本应是一个拉动品牌知名度的好机会。
志高却在代言费上倾注过多精力,而忽略了对实际产品的宣传推广。
而且成龙的形象并未能有效拉动志高的销量,反而由于长期代言使品牌形象过于固化,错失了赢得年轻消费者的机会。
志高的问题还不止于此,作为一个在农村市场崛起的品牌,它本可以通过强化性价比优势在中低端市场稳固地位。
但在家电下乡政策结束后,志高并没有及时调整战略,寻找新的市场增长点。
相比之下奥克斯的成功崛起则是一个鲜明对比,它不光通过技术创新弥补了产品短板,还在电商平台上实现了精准营销,抢占了原本属于志高的中低端市场份额。
市场是公平的但也是残酷的,志高的技术滞后直接导致它在产品功能上毫无亮点,消费者逐渐流失。
与此同时格力、美的的创新步伐让志高望尘莫及,甚至一度让它无法在价格战中找到立足点,可以说从战略层面到执行层面,志高在多个维度上都未能跟上行业的变化。
管理上的短视也让志高的内部问题愈发明显,2011年创始人李兴浩选择退居二线,将企业交由职业经理人负责。
这样的调整并未带来新生,反而暴露了企业内部管理能力的不足,职业经理人未能针对市场变化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技术研发方向模糊,企业文化缺乏凝聚力。
在这样的管理环境下,志高一步步被竞争对手甩在身后,当李兴浩在2015年重新复出时,志高的衰落已无可挽回。
为了抢救品牌他提出了“千亿营收”的目标,这不仅过于激进,还忽视了志高在技术、资金上的真实困境,到2019年志高已经深陷财务泥潭,巨额亏损让企业难以为继。
即使通过出售资产暂时缓解危机,志高也再无能力与巨头竞争,问题的根源显然不止是策略上的失误,还有志高品牌自身的定位与格局局限。
它曾试图通过模仿格力的营销模式提升品牌形象,却忽略了核心技术的积累与提升,更讽刺的是志高不但未能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连原本占优的中低端市场也逐步失守。
志高的技术落后与战略失误,无疑加速了它的衰退,而这背后的主导者李兴浩,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李兴浩这个曾被称为“空调大王”的男人,是志高空调兴衰史中无法绕开的名字。
他用敏锐的商业嗅觉,在上世纪90年代的竞争红海中开辟出一片天地,当风口转变,他的决策与管理风格却成了志高空调不可承受之重。
他的创业经历无疑令人钦佩,出身于农村,用卖冰棍积累的资金一步步打下基础,通过维修空调切入行业,他不光掌握了核心技术,还建立了自己的生产线。
这样的起点注定他是一个敢拼敢闯的人,也让志高在成立初期快速崛起,成功的背后却埋藏着隐患,他从未真正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企业管理体系,这为志高后来的动荡埋下了伏笔。
在志高的巅峰时期,李兴浩频频展现出桀骜的一面,他公开叫板董明珠,并多次试图通过话题制造热度来提升志高的关注度。
从挖走格力技术骨干到签约明星代言人,他总试图用高调的方式证明志高的实力,这种“碰瓷式”的营销策略并没有让志高真正赢得市场。
相反它让外界看到了一家企业对于自身产品力缺乏信心的无奈,除了外部的高调风格,李兴浩在内部管理上也屡次出现问题。
2011年他选择退居二线,将企业的经营权交给职业经理人,这并未让志高找到新的发展方向,职业经理人的短期行为和保守策略,让志高逐渐丧失在技术和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年后李兴浩复出,但此时的志高已经错失了黄金发展期,复出后的李兴浩试图以更强硬的姿态扭转局势。
他定下2020年“千亿营收”的目标,但这一计划显得过于激进,也暴露了他对行业趋势和志高实际能力的误判。
在外界看来李兴浩仍然是那个敢想敢做的企业家,但志高内部的混乱和创新乏力却让他的努力显得徒劳无功。
最终这种缺乏理性规划的冒进行为成为志高难以翻身的关键原因,随着志高陷入亏损泥潭,李兴浩也逐渐成为争议的中心。
2019年他因债务问题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2023年又因涉嫌挪用资金被公安机关控制。
他的个人问题进一步削弱了志高品牌的公信力,这位曾经的行业领袖,逐渐从“空调大王”沦为舆论的批评对象。
那么志高的落寞又给空调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志高的衰败并非孤立的事件,它是整个空调行业激烈竞争与市场格局重塑的缩影。
在消费升级和技术创新的浪潮下,行业逐渐分化为两极:一边是以格力、美的、海尔为代表的巨头凭借技术积累和品牌影响力占据高端市场。
另一边则是像奥克斯这样的后起之秀,通过价格战和线上渠道迅速扩展版图,志高作为曾经的行业翘楚,却在这场洗牌中被彻底边缘化。
与志高的低迷不同,奥克斯的成功无疑是空调行业洗牌中的一抹亮色。
作为二线品牌的代表,奥克斯并未选择与巨头在高端市场正面交锋,而是瞄准中低端市场,通过精准定位和线上销售迅速打开局面。
在价格上奥克斯依靠高性价比和灵活的促销策略,抢占了原本属于志高的一部分市场份额。
同时奥克斯并未满足于低价竞争,而是逐步提升技术投入,在能效和智能化方面实现突破,这些策略的成功不光帮助奥克斯站稳脚跟,也为其他二线品牌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相比之下志高在市场变化中显得迟钝且力不从心,家电下乡政策的结束让志高丧失了最大的优势,而它没有及时调整战略,导致原本的农村市场也被竞争对手蚕食。
在中低端市场奥克斯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和渠道优势全面压制志高;而在高端市场,志高更无法与格力、美的抗衡,失去定位的志高,在夹缝中越陷越深。
李兴浩曾用敏锐的商业嗅觉开创志高,却因战略失误和技术短板亲手埋葬了它。
这场“空调大王”的悲剧,提醒着企业管理者要顺势而为,也告诉我们市场竞争永远是残酷的,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创新与自省是企业存续的唯一法则。
销售与管理所发布《一年亏掉14亿,创始人突然被抓,成龙代言又一品牌凉凉了》
北京商报所发布《李兴浩涉案 志高空调渡劫》
抖音自媒体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