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南琼海大通道工程最新进展

发表时间: 2024-09-07 19:17

“海南”,中国第二大岛屿,地处我国南海海域,北隔琼州海峡与祖国大陆隔海相望,作为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随着海南自贸区的启动和封关运作,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北部湾经济圈”战略发展背景,以广西“平陆运河”为突破口,开启“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在北部湾的相关战略工程搭建序幕。

海南地理地图

随着“北部湾经济圈”和“海南自贸区”的谋划布局,海南与祖国大陆的发展联系日益频繁。位于海南岛与雷州半岛之间的“琼州海峡”就是沟通两地的最主要往来通道,现阶段往返于祖国大陆和海南岛之间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以空运和海运为主,其中以海运为核心的运输方式是当前前往海南岛运输成本最低、运载量最大且最直接的交通方式。

琼州海峡

【“琼海大通道”工程:琼州海峡】:横亘于广东与海南之间的琼州海峡东西全长约80公里,南北宽约20—40公里,海峡最宽处约为39.5公里,最窄处约为19.4公里,琼州海峡平均水深在44米,最深处为114米,海峡南北联通海南岛和祖国大陆,东西贯通南海和北部湾海域。

琼州航线

【海南:“琼海大通道”概念工程】:现阶段从大陆前往海南岛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依旧以轮渡海运为主,然而由于受极端天气、节假日人流、货轮装卸等因素影响,致使两地大量人流和商品货物堵塞,从而影响两地的更深层发展,未来随着“海南自贸区”和“北部湾经济圈”的成型崛起,以现有的运输方式承载压力只会更加繁重,为此有不少人提出了相对应的优化方案,这之中有相对疯狂的“填海造陆”工程,也有相对合理的“海运优改方案”以及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等方案,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索关于“琼海大通道”工程的系列方案吧。

琼州海峡轮渡运输线

【“琼海大通道”工程:海上轮渡运输方案】:海上轮渡运输方式是当前除空运之外,往来于大陆与海南之间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来自两地的商品货物、人员和铁路车厢,通过轮渡的方式运输至对岸,在相应港口码头卸货和对接,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耗费大量时间,给两地往来带来诸多不便。与此同时一旦遇到诸如大雾、强对流、台风等极端恶劣天气时,海上航线就不得不暂停运营,这一情况也将导致两地商品货物堆积和车流交通堵塞,进而影响港口码头的承载能力和环境卫生等诸多负面问题。以海运和港口为主调,通过增设铁路线路和港口码头,增加轮渡船只和运输次数,同时实行人货分离的方式,提高运输效率和分减铁路线和港口码头的压力。然而海上轮渡运输方案依旧无法解决极端天气下运行的难题,那么除了海运方式之外,还有哪些方案呢?

琼州海峡地貌

【“琼海大通道”工程:跨海大桥方案】:关于琼州海峡跨海大桥的提议方案由来已久,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和桥梁工程技术趋向成熟,特别是在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工程完工运行之后,打造琼州海峡跨海大桥的呼声也愈来愈烈。相比于港珠澳大桥,琼州海峡跨海大桥的跨度并不大,海峡最宽处也仅为39.5公里。打造一条公铁两用跨海大桥,桥上部分为公路,桥下部分为铁路的模式。然而由于琼州海峡平均深度达到44米,最深处达到惊人的114米,这对于跨海大桥的桥墩浇筑和施工都是一个世纪难题,同时跨海大桥同样面临极端天气封桥停运的情况,同样解决不了大陆与海南岛的交通运输问题。

琼州海峡

【“琼海大通道”工程:海底隧道方案】:除了海运轮渡和跨海大桥方案,最被受瞩目的当属横跨琼州海峡的“海底隧道”方案。8月19日,中铁十四局参建的世界最深海底隧道——深江铁路,打破世界纪录成功抵达海底106米,这也预示着未来琼州海峡海底隧道工程的技术难题不再是困扰其工程实施的一个阻碍。不过由于琼州海峡处于地震频发地带,且该海域风高浪急、极端天气频发、航道繁忙、工程资金和工程难题以及不确定的安全因素困扰下,琼州海峡海底隧道工程被搁置多时。

海底深度与地貌

【“琼海大通道”工程:填海造陆方案】:相较于以上相对靠谱的方案,针对琼州海峡进行填海造陆,将海峡变成大陆桥的构思最为疯狂,这一方案通过对海峡两段封堵,并进行填海造陆增加国土面积同时,解决海峡阻碍,然而这一工程事实上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且不说工程量庞大,资

港口码头

金难以承载,即便是工程完工之后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海上自然通道都是一个灾难性毁灭。

【“琼海大通道”工程优化方案】:琼海大通道工程综合各项方案优势,先期通过增加琼州海峡两岸的港口、码头、铁路、轮船以及相关配套舒缓两地交通拥堵问题,中后期通过避开海峡中部区域海峡水深,风高浪急和地质结构不稳定的情况,在海峡外侧的浅滩海域进行填海造人工岛、配合跨海大桥、海底隧道和港口码头对接的模式解决困扰琼州海峡的世纪难题!

轮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