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遭遇挑战:如何破局永辉合作后的困境?

发表时间: 2024-08-20 16:04

永辉超市与胖东来的碰撞:调改风波背后的真相

谁能想到,一个曾经在中国零售界叱咤风云的超市巨头,竟然会被逼到要借别人的东风来求生?

就在2023年,永辉超市这艘曾经的巨轮突然发现自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收入一下子缩水了114.49亿元,而年底的账本更是惨不忍睹,亏损高达13.29亿元。

面对这样的局面,永辉只能转向胖东来,期望通过这个看似神奇的救命稻草,重新点燃市场的热情。

故事的引子是6月19日,那一天,永辉超市在郑州的信万广场店重新开业。这可不是一次普通的重启,而是由胖东来亲自指导操刀的一次“大手术”。永辉自豪地公布了当天的成绩单:开业当天就收入了188万元,到7月15日,日均销售额稳住在180万元,日均客流量达到了1万人。

听起来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平均每位顾客花了174元,但这背后是不是有点过于乐观了呢?毕竟,当天还有不少是冲着胖东来的名号去的。

眼看着第一家店貌似“打了个漂亮仗”,永辉超市就迫不及待地宣布了第二家门店的调改计划,7月17日,他们急匆匆地对外宣称将在8月7日完成重启。

然而,事情的发展往往没有计划那么顺利。知危编辑部决定亲自探访这家第二次被“调改”过的门店,想看看实际情况如何。尽管店铺内的客流量不小,许多畅销产品也被抢购一空,但问题却在不经意间悄悄浮现。

一位在调改前就在瀚海海尚店工作的老员工忍不住感叹:“从来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更多的是迷茫。这次调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首先要说的就是永辉对店铺布局的“大刀阔斧”改动。他们把熟食区和现场加工区直接放在了入口的显眼位置,这可不是随便摆放的。为了吸引顾客,永辉还引进了胖东来的一些自有品牌,比如那红肠和卤味,这些产品可是在当地家喻户晓。

于是乎,这些区域理所当然地成了店里最热闹的地方,一下子就吸引了大批顾客。但问题来了,这种热闹能持续多久?难道大家每次来都只为了买几块红肠?

紧接着,永辉在日用百货区和烘焙区之间也动了一些“小心思”。他们想通过这种布局带动百货区的客流,但事实是,大多数消费者现在习惯通过网购来解决家居用品的需求。

你想啊,谁还愿意跑到超市里为了一些锅碗瓢盆浪费时间?果然,日用百货区依旧是最冷清的角落,空空荡荡的货架,倒显得有点凄凉。

总的来说,这次调改的核心就是“生鲜化”,几乎半个店铺的面积都让给了生鲜区。从海鲜到冷冻食品,应有尽有。

永辉想通过这些吸引更多的顾客驻足,但这种大幅度的调整真的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吗?毕竟,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为了新鲜的鱼虾而放弃在家门口的小超市。

产品结构方面,永辉这次下了狠心,砍掉了77%的旧有单品,加入了92%的新商品,并努力将留下的一线品牌和特色商品提升到胖东来90%以上的标准。但这真的有用吗?不少顾客并不认同,他们认为这些新产品虽然看起来新鲜,但价格却直线上升。

胖东来的掌门人于东来表示,改革需要时间和耐心。一般来说,制度改革至少需要3到6个月才能见效,员工的状态也会在此期间逐渐转变。

再过6到12个月,商品和环境的改善会开始显现,顾客的认可度也会逐步提高。但这一切,能否如预期那样发展,还得看天意。

不过,这次调改后的第二家永辉门店,虽然外表光鲜,但实质上却面临不少挑战。一位化名为林枫的永辉超市内控主管透露,这次的客流量远不如预期,许多准备的设施如帐篷和围栏都没能派上用场。你能想象吗?原本以为会迎来大批顾客,结果却是“门庭冷落”,这种落差可不小。

不仅如此,不少顾客实际上是冲着胖东来的自有品牌来的。这意味着什么?消费者更倾向于将胖东来看作永辉的替代品,而不是认可永辉自己的品牌。

这种依赖外部品牌的做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调改时,真的能行得通吗?

胖东来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早在7月初,他们就发布通知,表示将逐步停止对其他企业输出胖东来品牌商品,鼓励各企业优化自身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这一决定无疑是对永辉的一次“釜底抽薪”,也让永辉不得不面对自己产品力不足的现实。

而且,调改后的永辉超市主打商品品质,保留了一线品牌和特色产品,但这也导致了商品价格的上涨。当地一位滴滴司机刘全抱怨道,虽然他也跟风去了一次,但觉得东西确实有点贵。

牛肉干售价高达91元一斤,一个大月饼居然要30元。刘全说,他那天在永辉花了200多元,但回家后发现几乎没买到什么真正需要的东西。这种高溢价商品能否被大多数顾客接受?这或许是永辉在全国范围内调改能否成功的关键。


事实上,今年以来,胖东来一直在忙于帮助步步高超市和永辉超市进行调改。于东来口中的“全员出动”似乎给了这两家超市一些新的希望,随着消费者习惯的改变,大卖场的吸引力正在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便利性更高的社区生鲜超市。大卖场因其庞大的陈列空间和高昂的运营成本,经营越来越困难。

尽管永辉在生鲜化上的努力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但这种转型是否能够真正扭转大卖场的颓势,仍然充满不确定性。赖阳还表示,生鲜消费更适合贴近社区的小型卖场,而不是动辄一两万平方米的大卖场。

然而,尽管未来充满挑战,但中国消费市场的变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永辉超市的调改是否会在全国范围内遭遇类似的困境,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但既然永辉已经决定大胆改革,我们不妨拭目以待,看看他们能否在胖东来的指引下,找到一条新的生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