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殷苏敏 记者 周夏林
低空经济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无人机作为低空经济领域重要的载体,在浙江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12月5日—7日,第六届浙江国际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交博会”)在杭州开幕。
本届交博会上,低空经济显然是最亮眼的主角,作为浙江交通集团的信息化产业平台,浙江高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亮相本次交博会,重点围绕“低空+交通”、全栈信创、防灾减灾三个方面带来众多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探索无人机在高速公路建管养领域如何实现智能化、高效化和精准化。
“低空+交通”全场景应用
据了解,高信公司着力打造“低空+交通”全场景应用,展示无人机在不同交通场景中的应用,包括复杂无信号区域空间无人机智能避障探测,无人机在桥梁边坡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巡检以及在高速主线路段中的日常应用等。
深入探测、高效巡检的场景,基于“激光雷达+AI”技术的无人机在半封闭/封闭环境下的结构件自动检测巡查系统,能够精确测量目标物体的距离、角度和速度等参数,创建高质量的三维点云数据,通过多传感器的融合感知配合无人机机巣,实现远程操控无人机在无卫星信号环境下的自主导航、避障、路径规划、自主回巢充电等功能,可快速、准确地检查各类桥梁结构物表面的缺陷和病害,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桥梁巡检在检测频率、范围、难度、时效与成本上的诸多短板。
在高速公路建设的规划阶段,激光雷达可以安装在无人机上对规划路线进行高精度的地形测绘。它能够快速获取大面积的地形数据,包括地形起伏、地貌特征等,相比传统的测绘方法,无人机+激光雷达可以大幅缩短测绘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激光雷达提供的高精度数据能为高速公路设计提供更加准确的基础信息,有助于确定合理的坡度、弯道半径等关键参数,从而优化设计方案,提升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全栈信创”全自主可控,浙江高信积极响应国产信创的政策趋势,主要聚焦收费站设备国产化替代细分场景,依托底层硬件自研能力,基于华为的“鲲鹏”处理器与“鸿蒙”系统生态技术,构建起信创智能硬件的自主设计、自主研发、智能制造的全流程体系与完善的供应链配套体系。由此,浙江高信实现了交通领域内首个全自主可控的应用场景,确保了从硬件到软件的全面国产化,树立行业新标杆。
“防灾减灾”全链条管理,与此同时,针对边坡、桥梁、隧道等容易发生灾害的场景,也都有相对应的产品在“防灾减灾”板块体现。比如边坡空-天-地一体化监测,利用雷达、物联网、风险预测预警算法、机器视觉等新技术,结合区域级、高精度、超短期的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对公路边坡安全进行“事前风险排查、事中监测预警、事后应急处置”的全链条安全管理。
记者了解到,高信公司今年新研发落地的空天一体化低空数字化管控平台,是针对无人机的运营管理平台,提供飞行任务编排、自主飞行、数据采集与分析、报告生成等定制化服务。通过覆盖飞行前准备、飞行中监控与数据采集、飞行后数据处理,实现全流程、全自动化的应用落地,赋能交通行业领域。
打造交通低空技术创新策源与应用验证基地
12月5日下午,在第六届浙江国际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上,浙江高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信公司”)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北航杭州研究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据悉,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下属高能级新型研发机构,以空天地车路云一体化交通控制系统、空天地智能感知系统、视觉和毫米波感知系统技术为基础,致力于提供可项目化技术赋能智能交通产业。
高信公司作为浙江交通集团下属交通行业创新型示范企业和数字化领军企业,将结合浙江交通集团丰富的交通场景资源、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的技术实力及其自身的数字经济技术积淀,围绕浙江省综合交通整体布局和交通向空天地一体技术发展趋势,共同打造一个集低空产业领域研究成果应用、技术联合研发、科研内容申报、创新应用推广、低空人才培养为一体的“交通低空技术创新策源与应用验证基地”。
浙江交通集团副总经理袁迎捷表示,当前浙江省委、省政府正在加快部署创新浙江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交通低空产业不仅是低空经济的一种产业经济表现形态,更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浙江高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的战略合作,正是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益探索。双方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优势,进一步加强低空产业领域产学研用等合作,加速交通低空产业的成果转化,为交通强省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实现创新浙江高质量发展。这不仅是校企在“交通+低空”发展上的深度融合,更是智慧交通产业培育上的协同创新。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推进我省路网服务增效,赋能智慧交通行业发展,创造更多符合“创新浙江”的新质产业价值。
(图据受访者)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