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U巨头"英伟达在中国市场份额从25%跌到12%,一年损失上百亿。
摩尔线程、壁仞科技、景嘉微这些"国产新秀"摩拳擦掌,准备在370亿的市场蛋糕中分得一杯羹。
有人说他们是"技术追赶者",有人说这是"超级风口"。当S80性能超越RTX4090,当BR100刷新算力记录,这些"追赶者"正在改写游戏规则。
这一轮国产GPU突围战,谁能笑到最后?
在这个算力为王的时代,英伟达这个昔日的"GPU一哥"却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市场震荡。从450亿美元到不足200亿美元,英伟达2023年在中国的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几乎腰斩。这个曾经占据四分之一市场份额的巨头,如今市场占有率降至12%。
震荡背后,不只是A100/H100的全面禁售,更是A800/H800这些所谓"特供版"的全面溃退。
要知道,A800相比原版A100,算力已经从320TOPS缩水到200TOPS,H800的内存带宽也从3.35TB/s降至2TB/s。"阉割版"产品,终究没能躲过美国商务部的"封杀令"。
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成立仅三年的摩尔线程就用实力证明了这一点。
他们的旗舰产品MTT S80,以4096个MUSA核心和14.4 TFLOPS的算力,在AI训练领域给出了惊艳表现。在BERT等大模型训练中,性能已经达到A100的95%,而功耗仅有255W,性能功耗比甚至优于RTX4090。
摩尔线程的夸娥千卡集群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训练精度误差控制在1%以内,推理性能较RTX4090提升35%,这些数据背后是超过100家企业客户的实际验证。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壁仞科技用BR100系列诠释了什么叫"硬核实力"。
采用7nm先进制程,单芯片FP32算力达到240 TFLOPS,TF32+更是高达480 TFLOPS。超过300MB的片上缓存,配合2.5D CoWoS封装技术,让BR100在金融、互联网等领域收获了超过50个应用场景。
当服务器加速卡市场份额达到15%,超过20家头部互联网企业选择采用时,壁仞科技用实力证明:国产GPU已经不再是"看上去很美"。
在这场GPU突围战中,景嘉微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路径。JM9271系列采用14nm工艺,全面支持OpenGL 4.5,在4K/60fps视频编解码等领域展现出强大实力。
他们在政府采购市场占据40%份额,年出货量突破10万片,这些数字背后是超过1000家企业客户的信任。
从军工市场的"独门绝技",到民用领域的"八面玲珑",景嘉微正在通过一款款产品诠释着国产GPU的发展潜力。
看看这组数字就知道风向已经变了:2023年第一季度,国产GPU总份额还只有15%,到第四季度已经增长到28%,2024年第一季度预计将达到35%。
眼下这个GPU市场的"真空期",确实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但国产GPU要想在这场"逐鹿之战"中"笑到最后",还需要过几道硬仗。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GPU芯片板卡市场规模将突破370亿元,预计到2025年,这个数字还要翻一番。
在技术创新方面,三大厂商各显神通。摩尔线程在去年底推出的升级版MTT S85,将单精度算力提升至16.8 TFLOPS,能效比提升了25%。
壁仞科技的第二代产品BR200正在积极研发中,目标是将算力再提升50%。景嘉微则在新一代产品中引入了光线追踪技术,显示性能提升超过40%。
市场研究机构预测,到2025年,国产GPU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有望突破50%。这个"半壁江山"的背后,是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从上游的IP授权,到中游的晶圆制造,再到下游的封装测试,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正在形成。
在这场全球GPU竞争中,中国厂商正在形成独特优势。本土化服务能力、差异化产品策略、快速响应机制,这些都是国产GPU的"制胜法宝"。数据显示,在技术支持响应速度上,本土企业平均比国际厂商快72小时,这在企业级市场尤为重要。
当下的GPU市场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英伟达的市场份额从25%降到12%。
摩尔线程即将启动的IPO,预计募资超过50亿元;壁仞科技已经完成新一轮40亿元融资;景嘉微在研发投入上的年增长率超过60%。这些数字都在传递着一个信息:国产GPU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