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我国自主研发的银河麒麟操作系统飞离了地球表面,跟着“天问一号”探测器抵达火星;2021年10月,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又跟着神舟十三号再一次飞向深空。
国产操作系统能够升空翱翔,离不开开源作为底层支撑。1991年开源操作系统Linux发布,全球各国程序员可以通过网络免费获取,对源代码进行任意修改。银河麒麟、深度Deepin、华为鸿蒙都是以Linux为主要架构的操作系统。
开源的最初发源点,是来自于社区开发者的贡献。2008年开源中国社区(OSChina)网站正式上线,十多年以来,多达600万的程序员在社区内进行技术交流,如今拥有开源项目超过5万个,国人主导的超过1万2千个。
开源已成为技术应用和行业数字化发展的基石。开源大潮席卷全球,中国的开源社区正向世界走去。
我国开源领域发展一步一个脚印,从最初的蹒跚学步已经走入高速发展阶段。在开源中国COO徐勇眼中,我国开源发展至今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破土期(2008-2013年),从开源中国社区网站正式上线开始。随着互联网技术蓬勃兴起,有着丰富软件经验的互联网大厂将目光锁定在开源上。在这一时期,百度基于开源大规模定制Hadoop,阿里工程师在杭州开源了第一个项目,腾讯全面拥抱开放战略、内部开始尝试开源。如今,阿里云、统信等联合开源的操作系统“龙蜥(AnolisOS)”作为“根技术”,由红旗、万里红等本土操作系统厂商联合共建生态的龙蜥开源社区,正在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企业加入。
2013年,随着云端软件开发协作平台Gitees正式上线,中国开源进入“风起”(2013-2019年)时期。这一阶段,中国公司进入国际化视野,中国有20个项目捐赠给阿帕奇基金会,有21个项目捐赠给Linux基金会,这意味着中国开源项目的质量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同期,微软收购Github,IBM收购RedHat,国外开源产业开花结果,开源进入主流赛道。
2019年以后,本土开源迎来春天,中国迎来第一个开源许可证——木兰许可证,目前正处于历史上第三个发展时期。“最开始,中国的开源社区多数是以交流和信息交互平台的形式呈现,但是要想拥有国际话语权,核心在于能够在底层共性代码层面掌控开源技术的走向。”麒麟软件副总裁、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副秘书长李震宁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这几年中国人领导的开源项目越来越多,相关的根技术开源社区也出现了,比如OpenEuler、龙蜥社区等。这些社区的出现,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只有单一的交流型社区,而没有根技术社区的窘态。
2021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建设2-3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源社区。政策红利释放,将推动我国开源社区从基础设施、软件品牌、开源文化、开源治理四个方面加强建设。
软件是信息技术之魂,开源是我国未来软件发展的重要战略。开源社区为软件提供了良好的研发土壤,软件技术实力的不断增强同时也在反哺着我国的开源社区。
软件定义时代已至,积极拥抱开源成为了解决我国关键软件“卡脖子”的可行之径。如何摆脱依赖,强化本土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是重中之重。麒麟软件、红旗、蓝点、冲浪等一系列的基础软件商早在20世纪末就开始对于开源的探索。经过了20多年的市场培育和教育,开源软件已经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和接纳。
开源软件具有高效、健壮、有活力的优点,对于个人以及公司而言,开源都是产品验证市场、获取用户、把握需求风向标的重要手段。“开源商业发展的路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国目前的开源商业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但资本的投资正在持续增长,在过去两年,有大量资本投资方进入开源市场。”统信软件开源社区中心研发经理张继德向《中国电子报》记者指出,开源目前有三种主流的盈利模式,一是靠技术服务盈利,二是双版本发行,有一个开源社区版本和一个商业版本,商业版有一些增值服务,第三种是将开源软件部署到云端,通过提供云服务的形式间接的使开源项目创造商业价值。对于我国开源软件实现规模商业化的路线而言,这三种路线各自适用于不同的技术领域,均是成熟地经过市场验证的开源软件商业化方案,我国开源软件可通过自身特点进行选择。
众人拾柴火焰高,开源为广大的程序员和开发者提供便利,社区也呼唤企业和开发者积极地为社区做回馈贡献,共同推动中国开源社区走向世界。
从开发层面来看,开源软件的第一步是开放源代码,在开源的基础上以技术特点吸引其他开发者使用,此后是建立开源社区,积极回应开发者的问题反馈,鼓励其他开发者参与代码贡献。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参与其中,逐渐可以代替掉项目创建者的部分工作,帮助解决新加入的开发者反馈的问题,如此往复,开源项目就可以进入到一个良性循环,会持续吸引更多的开发者使用和贡献。“这个过程就是开源社区的建设,它也是整个开源软件开发中最难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我国目前最弱的一个环节。”张继德谈到。
李震宁指出,现在国内很多企业和开发者面临的生存压力比较大,很多企业和开发者短时间内做不到应用代码的同时又回馈开源社区。“我相信随着整体经济形势不断向好,各界对开源的理念认知不断加深,这方面会逐步加强。”李震宁说道。
全球知名开源项目托管平台GitHub统计数据显示, 2020年较上一年新增了1600万开发者用户,预计2025年开发者用户的数量将达到1亿。其中,在GitHub的中国开发者数量及开源贡献度增长已成为全球最快。GitHub预测,到2030年中国开发者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开源群体之一。
从目前的开源项目数量和代码贡献度来看,我国开源社区已经从发展初期爬坡到快速上升期。“从根技术、社区运营、开源合规等方面来看,中国自主开源产业已经初具规模,未来假以时日,中国的开源社区必能在国际上逐渐占据更多的话语权。”李震宁说道。
操作系统是所有软件生态的根基。开源社区要做到科学运营,在国际上掷地有声,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打造国家自己的操作系统,筑牢软件生态的根基。OpenEuler生根于华为自主研发的EulerOS、龙蜥社区起源于阿里云主导的OpenAnolis,一批本土操作系统驱动的开源社区涌现,我国开源社区本土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龙蜥社区运营委员会主席陈绪博士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操作系统主要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向下支持种类丰富的芯片和创新硬件,向上兼容更多软件(如数据库、云原生等)。因此,本土操作系统开源社区应该完善软硬件上下游,建立起类似Windows、Android一样的生态。“中国底层技术的发展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和国际相比,整体有差距,但局部有领先。我们不要简单地把中国的社区和国际的社区相割裂、脱钩,应该强调上游优先的开源原则,鼓励更多的公司和个人在国际开源项目和国际开源社区中拥有决策性地位。”陈绪博士谈到。2021年11月4日,由阿里云、统信软件等 14 家单位联合开源的龙蜥操作系统正式捐赠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进行孵化。
在开源开放层面上,OpenEuler也抱有着同样的态度。11月9日,华为携手OpenEuler共同将OpenEuler操作系统项目正式捐赠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
OpenEuler相关负责人向记者指出,要以公开、透明、合规、安全的方式构建中国的基础软件开源社区,通过端到端的合规工具和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合规技术生态。通过构建符合国际标准的开放治理体系,提升运营能力,引入全球开发者。积极参与上游社区贡献,构建技术话语权,最终实现立足中国,引领全球的基础软件技术领导力。
“中国开源一定会走向世界,开源将推动我国从应用大国转变为软件技术强国”徐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