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4月19日讯(本网记者 林先昌 文/图 )4月18日,第123期五凤论见——“构建新质生产力 增强软件新动能”2024年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论坛在福州软件园举办。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产业代表在交流中进一步增进共识、深化合作、共享机遇。
政策先行,支持向“新”发展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呈现有机融合、系统创新的发展态势,深度融入经济社会民生各领域、全过程。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软件服务业处四级调研员黄剑分享了福建省软件业惠企政策——《福建省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十条措施》,在布局提升算力基础、提供普惠算力服务、加强关键技术攻关等十个方面提供奖补;省里还对入选省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产业化的项目、入选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的项目、入选工业数据安全标杆企业的,都给予奖励。
据介绍,过去一年,福建省不断提升软件产业发展能级,加速构建新质生产力——在福厦泉设立人工智能产业园,发布省级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两批合计64个,第二批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产业化项目40个,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25个;全年帮助53家软件企业获得12亿元的企业所得税减免。
把脉未来,探索前沿技术
“‘重硬轻软’现象普遍存在,迫切需要凝聚产业发展共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软件研究室副主任黄文鸿,现场带着大家重新认识软件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并指出,国内外市场需求的释放将为软件行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他建议要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完善产业创新生态体系,深化重点领域应用场景开放,引培多元化复合型软件人才,建立软件供应链安全和风险防范机制。
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在软件产业释放更多增长空间。福建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中国计算机学会福州分会主席毛国君围绕“跨模态数智融合”阐释新一代人工智能核心技术。“AI进入了数智一体化时代,数据为王、智能为魂,ChatGPT、Sora是数智融合的典范。”毛国君表示,AI正在从分析式向生成式转变,大数据时代正在迈向数智时代。在新一轮数智产业变革的引领下,他所在的福建理工大学AI团队围绕大数据挖掘核心技术所需理论方法、算法模型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一线发声,聚力共谋发展
专家的把脉定向,政策的有力支撑,为科技创新一线的企业注入强心剂,未来发展思路越发清晰。大家围绕软件产业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催生新质生产力,开展交流与探讨。
恒鸿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章珠明认为,中小企业应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因地制宜发展;在产业资本方面应大胆创新模式,从政府地租产业经济模式转型到产业股权投资模式,以产业投资引领、助力科技发展的迭代提升。
福建睿思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产品总监路伟分析,电力行业人工智能应用更加注重应用场景和实践,已在加速普及,并向更加纵深研究发展。
福建华鼎智造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夏玉雄表示,为实现“双碳”目标,加快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势在必行。政府可以在针对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项目中,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知鱼智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联合创始人池艳妤提及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元素——劳动力,对IT服务行业来讲,有经验的、优秀的、能立刻产出的劳动力价格持续上涨,这是提高劳动力创新能力和能效面临的挑战。
“我国发展人工智能的优势,在数据和场景上。越智能数据越多,数据越多就越智能。”福建新大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兼创新中心常务副总经理林林表示,各家企业已处于各自行业“山头”,如何连成山脉?他呼吁政府出台政策,学界贡献智慧,通过跨行业平台把“山头”连成“山脉”,使数据间形成交叉赋能,从加法变成乘法,实现指数级的发展。
福建榕基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陈明平表示,随着数据要素顶层设计的持续落实,数据要素价值的持续释放,正有力驱动我国数据新模式、新应用的探索落地以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福州软件园管委会副主任章欢芳介绍,园区正围绕海洋经济、人工智能、数字贸易等重点领域,开展引资引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持续推进园区标准化建设,从空间载体、人才发展、服务配套等方面不断推动园区经济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集约型转变。福州软件园作为新质生产力形成的主阵地,下一步将聚焦新质生产力构建要素,持续优化产业生态,汇聚优质企业,不断激发软件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新动能。
本次活动由鼓楼区人民政府、福州软件园联合主办,福州八六三软件专业孵化器服务中心承办,中国计算机学会福州分会、福建省智能制造发展促进会、福建省软件行业协会、福州市软件行业协会共同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