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试用马兰士Cinema40的时候,官方的PPT上我就看到一张功放很清晰,但型号很模糊的图片。
我仔细放大看了看,我确定这肯定是写的Cinema30,这才是SR8015的升级型号。我也问过官方,官方说保密阶段不能讲。所以,当时我在评测中才用了“估计”这个词。
只是没想到我用到活的Cinema30已经过去快一年,并且评测机到手给快递震了点小问题出来,于是反厂检测直到今天我才能和大家聊聊这台机器。
从PPT走到现实,确实是花不了少时间。我用过之后,我认为这是近二十年来,第一台我认为真的没啥缺点的马兰士合并机。
就一般评测结尾我会说,如果这台机器再怎么怎么样就好了。而这台机器我觉得这种结语就完全可以不要。如果硬要加,当然也可以——能给个低音炮和前三的XLR的前级输出接口就好了。
但这话没意义——因为同样一家公司下的天龙A1H就能给这一功能,而Cinema50没有,主要是为了拉开差距。
好了,先从官方PPT讲起:
马兰士认为这是他们有史以来最好的合并式AV放大器,目前我使用下来的感受而言,这确实算是没吹牛。因为近20年来马兰士的中高端AV功放我确实是全部都用过。Cinema30不管从功能还是声音来讲,都是最全面的。
从结构上来讲,Cinema30并不是Cinema40的高级版本,它实际上是旗舰前后级AV10的前后级融合版。
文字很抽奖,我们来看图。
上图就能看出来,Cinema30和Cinema40布局完全不同。
而旗舰前级AV10长这个样子。
这一代马兰士是把Hi-Fi产品的外观直接用了,确实壳子不管从观感还是工艺上讲,都比以前豪华。
而Cinema30的核心优势在于作为马兰士合并机旗舰,它提供了13.4声道的解码和11声道的放大。
采用了32位的DAC,同时调音相对于之前老款SR8015等也更加Hi-Fi。
而上面这张图便是现在马兰士Cinema系列的全家福,每张图里面都讲了这一代马兰士AV功放在FTC下面的真实功率有多少。
从Cinema50到40和30,每升一级,功率大15W,只是纯后级Amp10这个200W有点水份。
因为他没有像其他合并机一样用20hz~20kHz标准频响测试,而且给出的1KHz采样。只是作为旗舰后级,标200W总归要好看一些。
实际上基本上看上图,就可以了解Cinema30的所有特性。当初SR8015对上天龙X8500H,我会认为差半档。
而如果拿老伙计天龙X8500H对上Cinema30,那么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不管是看多声道电影还是听两声道的Hi-Fi音乐,Cinema30都强太多太多。
今天主题的重点是什么?除了Cinema30比Cinema40好多少,重点是和同门竞品天龙X6800H以及老产品天龙X8500H相比,怎么选?
同时,相对于A1H,Cinema30到底感受上能差多少?我都会仔细讲讲。现在,还是先看产品。
外观就是非常的Cinema,看起来像是Cinema40的加厚版。
有人不喜欢这个外观,喜欢传统的SR8015那种,但我认为新的比旧的好看,高档。
不过,新功放都取消了前置HDMI,不过确实好像这功能我个人觉得是没啥用。
整体外观还是比较敦实,比之前才用过的天龙小旗舰X6800H,是整个长了不少。
而如果说Cinema30在哪一点上做得比天龙A1H还好,那就是一个遥控器。沉甸甸,质感很好。
侧面是灯光键,白光很高级。天龙的那遥控器,我拿到的第一感觉是不是包装里面搞错了……
背后的的接线柱有13组26个柱头,但这台机器的放大是11声道的。所以,同时起作用的只有11声道。也就是说能不加后级,能满足7.1.4。
产地当然是日本白河工厂,而产地上面就是前级输出,支持13.4.也就是7.1.6或者9.14的方式组建全景声。
而整个Cinema系列的前级输出,相对于上一代都有个全新架构。可以它能实现单一声道后级电路关闭。举个例子,你如果有对立体声后级,你把左右声道接上后级,那么Cinema的左右声道自己的后级放大部分是可以关闭的。
而底部明晃晃的,但不是铜,是镀铜 。我手机背后壳的吸铁可以吸上去。
这也是调音的需要,至于为什么不用全铜的底座,原因当然是太贵了,这个价位的AV功放还用不起。
而打开之后,里面是这样。要说今年的天龙功放和他最像的是A1H。
这对比图一看都知道,天龙A1H明显更深,因为他有15声道放大,确实是更高档。
而和上一代SR8015对比,很明显结构一样,但放大电路和解码板是能换的都换了。就从型号到产品,和原来完全不一样,超级大换代。
最核心的就是上图标注的部分,HDMI解码板全部换掉了。
不管是8K还是最新的Dirac,都得靠这块板上芯片的算力去支持。
而如果和Cinema40相比,呃~真没有什么好比的。我只能说Cinema30和Cinema40的差别,比Cinema40和Cinema30的差别大。
反倒是X6800H和Cinema40还像一些。但X6800H的推力可比Cinema40大,解码的声道数也更多。
上图就可以看得比较清楚,如果看主要参数,他们Cinema30和X6800H都是11声道放大,13.4解码,140W的FTC功率标注。
但很明显功率大放大结构不同,Cinema30和A1H一样的旗舰结构,以及前置放大器的优化使得Cinema30的标价和卖价就是要比X6800H高。
而我实际听下来,Cinema30的声音确实也比X6800H更厚实更有底气。
看到那两个黑漆漆的电容没。
这是两个22000uF的电容。
并且这些贴在铜底上的功率晶体管,也是全新开发的型号。
整个机箱给人的感觉,视觉上来讲挺舒服的。
总有老鸟对着刚入门的新手唱,买日系功放就得买旗舰,不然都是浪费钱!虽然这说法武断,新手总归不是个个都随手掏几W买功放。但如果你真是入门买个中端,然后一步一步升到旗舰合并机,你大概率会觉得这个武断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好了 ,这一部分就到这里,接下来我聊聊客观数据和使用感受。
UI部分和奥德赛的使用部分,我认为在我用了基本上所有的中高端新一代马兰士和天龙之后,是真没必要再讲了。
如果你对天马新一代的UI和奥德赛对比Dirac感兴趣,那么建议你搜了下我之前的试用,都有完整的体验和测试报告。
所以Cinema30直接从DiracBC的测试数据开始。
评测平台依然是5.1.4的KK系统。当然下面给出的所有数据都是把麦克风放在听音位上测得的。
下面我就分别给出DiracBC的菜单和客观测试数据。
上图绿色的线是低音炮,而红色和黄色是左右声道,Dirac BC会自己去完成每一组音箱和炮的融合。我们就不用自己再去马兰士的设置菜单中设什么分频点之类的了。
但注意看,Dirac认为我左右声道的K700遍频上限可以到21.2kHz。这除了因为K700的五高音设计确实厉害之外,和Cinema30本身的素质也还是有关系。
因为如果用老一点的功放去跑我这套音箱的Dirac,在同样这个环境中。我见过高频只能到18kHz的功放。
当Dirac完成之后,我在听音位上测了一下炮和左音箱的频响,结果如上图。这完全是标准得不得了,你能听到电影录音中,左声道所有的声音细节。
而在运行Dirac BC之前,不用任何EQ的话,这个K700加DXD1000低音炮在和房间中的原始频响是绿色那根线。
这根线从频响上来看,听感会高频和低频会异常突出的,听起来会更刺激。但这种刺激的高低频会掩盖掉本电影本身有的很多声音,包括极低频部分,都会缺失,电影的氛围感会很差。
即便是放在透声幕后的中置,Dirac也认为可以让高频截止到20.5KHz。
虽然中置的频响最终也算很平直了,但透声幕对高频的影响依然在。
而相对于不用EQ,Dirac修正了透声幕造成的高频狗牙频响,以及过于突出的100Hz左右的低频。
由于环绕声道离人更近,所以高频截止到了22.1Khz,这有助力重放更多的环境细节,给我们更宽的侧面与后部声场。
相对于前三声道,DiracBC应付环绕,似乎更加简单。
BC把前置天空左右分为一组,后置天空左右分为一组,上图是前级天空和炮的融合频响
而Dirac比奥德赛以及安桥的ACCUEQ强的地方,在于它对于炮的控制力。
这包括了低音炮和频响,以及低音炮和所有音箱的融合。
Dirac BC干预之后,低音炮的频响,非常平直。
而在影响中加入炮的作用,就是让他放好其他音箱不好放的120Hz以下的极低频部分。炮的放在一个频响相对平直的位置,再融进其它音箱,我们就能听到每一个声道完整的20Hz~20kHz的声音了。
并且,注意看DiracBC并不是把频响完全平直化处理的,他的低频到高频是逐渐衰减的。这样更符合家庭影院大音量聆听的习惯,能保证有充足饱满的低频,让电影爆而不吵。
接下来,开始讲主观测试我的感受,我必须从最老的杜比全景声试机碟开始,也就是2016版杜比全景声试机碟。
因为那是一切开始的地方,马兰士AV功放的声音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突飞猛进,越来越好听。
2008年,我买了一台当时的马兰士合并机小旗舰PS7002。结果一周就卖掉了,实在是太难听,声场小,声音定位差,并且声音还很绵软……
2008年的七八千花钱买了个不顺心,于是很长一阵子我对这品牌印象恶劣,直接全景声到来,马兰士SR7010让我对这个品牌的AV功放有了改观。
全景声时代初期的马兰士,声场虽然也谈不上巨大,但它是个比较正常音色好听的AV功放,声场,声音定位,终于是那么回事。然后,每年马兰士更新一代产品,它都比上一代更好听一点。
而真正让我认为马兰士的AV功放真不错,是到了SR8015这一代。和同期天龙相比,声场小一点点,但对白在整个日系中都算很厚实耐听的。作为AV功放重放大场景的规模感,低频的气势也是可圈可点。
SR8015是一台非常优秀的AV功放,我当时是这样认为的。然后确实没想到,我本以为接下来它的AV功放可能很难提升的时候,它反而有了全景声发布至今最大的提升。
马兰士SR8015播放播放游戏这一段的对白,厚度和对白出屏感是强过当时的天龙A110的。
但是, 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Cinema30在DiracBC的加持下,这一段对白的表现完完全全碾压了SR8015。Cinema30的对白厚度不但比SR8015更好,而且人声密度高了不少,DiracBC让人声风格的欧美化,这是用奥德赛的SR8015怎样都无法相比的。
而且,全新芯片和DAC解码出来的声音有了更多细节,同样的一段简简单单的对比,你听到的信息量完全和当年用SR8015时,根本不是一回事。
我把这段声音录下来,对比了之前试SR8015时的录音。同样的箱子,SR8015的对白听起来感觉就闷了不少……
AV功放也是数码产品呀,没办法,毕竟这一代差了好几年……
重新听最老的这个试机碟中的杜比映前秀时,我特意闭上眼睛,因为我需要听Cinema30制造出来的声音边界。
但让人高兴的是,这个边界虽然不像天龙A1H那么宽广,但它确实也自然的延展超出了我视听室的边界。
并且,这一映前秀当中各种声音密度极高,低频更是能量磅礴,有低频的涌动感并能用极低频带动沙发特量震动。
而这个树叶转一圈的场景,整个声场自然展开,树叶的轨迹完美的形成闭环,你完全听不出现在是哪一支音箱在出声,你能听到的是10个喇叭完美合作的最终效果。
这和我那台PS7002放个7.1声道每个喇叭各响各的区别可真是太大了……
《007:无暇赴死》,这一段看下来之后,我认为作为一台日系合并机,不管是关于AV功放的各种声音要素,以及推力,这台功放都没有任何槽点。
虽然和天龙X6800H都标称140W的FTC功率,但实际听下来,感管上马兰士Cinema30的推力比X6800H明显要高。
各种大爆炸和大动态场景,整体声音更厚实,更沉稳。
而如果和天龙A1H比,我认为声音细节和声音的鲜活感,到是明显还是要差一些。
抛开声音差别,我觉得同作为合并机旗舰,天龙A1H和马兰士Cinema30主要差别还是在风格上。
天龙灵活鲜活,马兰士更优雅沉稳,当同作为AV功放,他们的声音都还是算暴力!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打个比喻,天龙A1H的声音风格灵动,飘逸,让人想起Be Water的李小龙,他的每一次攻击迅疾如风且充满细节。
而马兰士Cinema30,更像是《致命速递》中的杰森斯坦森。西装革履优雅至极,但锤起人来那是势大力沉,拳拳到肉。
说完电影表现,我再讲讲音乐。
从播放音乐来讲,我认为马兰士Cinema的审美是偏传统的。实际现在很多音响产品带来了更宽广的频响,超高的解析力,但他们声音细节虽多但不耐听。
而Cinema30的声音在保证高素质的同时,他的声音依然是基于中频再往两端延伸的。这使得Cinema30的声音从来都不缺“ 肉”感。直白的说,就是人声很爽。
同时,像这种动态比较大的音乐,一台Cinema30推KK的5.1.4也是声音稳定得一匹。
到现在,基本上我相信大家明白为啥我说这台功放没啥缺点了。当然,我说的主要是声音表现。
最后我想讲一讲这台产品的性价比问题。
马兰士Cinema30标价32016元,这价某东查的,有零有整……不过,成交价我大致了解了一下,具体不好讲,但大致情况是2万多。
而和同门竞品相比,从成交价来看,天龙X6800H比它便宜5000元的样子,而A1H大致贵个七八千块钱。
从使用感受以及声音表现上来说,我可以明显的讲如果你有买天龙X6800H的预算,那么我真心建议你加钱买马兰士Cinema30。哪怕贵5000元,我也认为这台马兰士旗舰的性价比更高。
那声音厚度和大动态的稳定性,真不是X6800H能比的。
而天龙A1H确实就是目前AV合并机中,综合表现最强的,不管是功能性还是声音,是真心好。还带前三和炮的XLR前级输出。
但确实它比Cinema30贵了差不多小1万了。所以这两台怎么选,我就不作任何建议,全看大家自己的钱包厚度。
本次试用的文章就到这里,视频最迟后天就更新,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