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创市场中,ARM服务器能否实现突破?

发表时间: 2023-07-25 11:27

近几年随着中美脱钩加速,在信息技术领域频频遇到美国卡脖子情况。为保障技术自主可控,信创产业必要性愈发凸显。信创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发展信创是为了解决本质安全的问题。本质安全也就是说,把它变成中国自己可掌控、可研究、可发展、可生产的。

而信创包含IT基础设施,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等领域,其中CPU芯片作为服务器、PC整机等IT基础设施底座支撑,CPU设计技术的自主可控格外重要。当前国内六家主流CPU厂商鲲鹏、飞腾、兆芯、龙芯、海光、申威纷纷发力,从国外引进各种不同技术架构如ARM、X86、MIPS等,共同推进信国产CPU发展。

引进各种不同的架构路线的初衷,是希望充分发挥试错作用,借市场和用户的选择,找到国产CPU最正确的技术发展路线。而在几年的技术发展后,或是龙芯LoongArch,或是国产X86,技术积累和产品迭代都做得不错;只是发现ARM架构,貌似无法扛起自主可控的重任。

ARM服务器难以成为主流

ARM作为精简指令集,其优势在功耗比,主要应用在移动和嵌入式市场。早在2008年,ARM公司在研究ARM架构是否可以用于服务器,为数据中心提供算力支持,AMD、惠普、博通、高通等美国企业都曾发布过ARM架构的服务器芯片,但全都折戟。

其主要原因在于ARM芯片依靠多核心堆砌,单核性能孱弱,总体比不上x86架构芯片性能。后来在2018年,高通推出ARM的高效服务器芯片Centriq 2400,性能比英特尔 Purley铂金8160高出7%,但高通的ARM CPU还是没有厂商愿意使用,最后无疾而终。

业界终于认识到,ARM架构生态不健全才是最大的问题。那为什么鲲鹏和飞腾还要引进ARM架构?原因在于ARM授权模式。ARM公司不涉及芯片生产,只对外销售IP核授权,国内厂商拿到授权的公版架构后,开发设计门槛低,容易造出量产芯片。

目前国产Arm架构CPU服务器大体分为华为的鲲鹏系和中电子的飞腾系。鲲鹏系主要是以华为自家TaiShan系列服务器为核心,只向服务器合作厂商(如神州数码、宝德等)出售鲲鹏主板而非鲲鹏芯片。而飞腾系聚焦于国产芯片研发,自身并不设计生产服务器,直接向服务器合作厂商(如长城、浪潮、联想、宝德、同方、五舟等)出售服务器芯片。

当前国内ARM服务器受制于ARM芯片性能、生态原因发展较为有限。鲲鹏系服务器,因为只供货搭载鲲鹏CPU的主板,导致神州、宝德等服务器产品性能同质化严重,另外华为还有自家TaiShan系列,导致鲲鹏下游厂商出货情况基本受华为控制。

而飞腾系服务器,据众多金融行业IT从业者反映,在资源使用率达到 70%-80% 左右就出现问题,可能跟相关产品的适配不兼容有关联。因为服务器领域应用最广泛的还是X86架构,生最为健全,很多情况下ARM服务器需要重新编译适配,才能使用X86软件应用。

虽然近两年在鲲鹏和飞腾的大力推动下,国内ARM生态发展迅速,但目前国内市占仅有7%,长远看也难以成为主流选择。

桌面应用生态有限

相对于ARM芯片在服务器领域还能做到小部分应用,国产ARM芯片在PC电脑的应用更为惨淡,目前主要为飞腾PKS体系内,长城有一些ARM芯片电脑。主要原因还是性能与生态孱弱,低性价比导致在商业市场竞争力较弱。

PC电脑文字处理、图片编辑等日常办公用途,CPU单核性能更为重要。以长城(Great Wall)TN140A2笔记本电脑为例,搭载8核的飞腾D-2000芯片,最高主频仅有2.3GHz,单核性能不足Intel同期产品的1/4,8个核心性能仅相当于Intel CPU的两个核心。而21年的龙芯3A5000的主频为2.5GHz,单核性能测试较飞腾D-2000也高出不少。

除了性能较差很难支持桌面办公的需要,ARM电脑的生态也是个大问题。主流的Windows生态都是基于X86开发,此前因为Arm在PC领域的表现不佳,让很多应用开发者的积极性不够高。原生应用数量严重不足,这些都会影响到用户的基础体验。如果靠编译器移植到ARM电脑,则会损失大量性能,让本就不充足的CPU性能雪上加霜。

在性能和生态孱弱的情况下,国产ARM PC售价却不低,基本价格都在9000元以上,售价比肩苹果MacBook,且售后质保仅有一年。

综上原因,ARM PC所占份额很小,仅在某些特定领域有些应用。

迁移成本高昂,后续维护困难

从用户角度出发,对于国产CPU及终端产品,生态覆盖面广、处理性能好,并结合自身应用系统对国产芯片的适配情况,迁移改造工作量小的产品才是最佳选择。

但无论是ARM服务器还是电脑,使用成本不低。

一方面是ARM服务器,因跟最主流的x86生态相互不兼容,如果用户需要从x86平台切换到ARM平台,迁移工作量大,改造时间长。并且因为各行各业部署环境不相同,若遇到适配错误的情况,也很难从服务器厂商获得帮助。整个过程费心费力不说,迁移工作还会导致业务停摆,其中造成的损失难以避免。另一方面,办公使用ARM电脑,其操作逻辑与主流电脑并不相同,用户需要花费很多精力从新学习使用,况且因生态不健全,很多软件也用不了。

就这些用户痛点,ARM厂商会在前期承诺免费开发移植调优,附加条件为全套系统全部采购ARM架构产品。这对用户意味着,这套强封闭和强捆绑手段,后期若是出现问题,将面临着高昂的维修维护费用。

用户与其重新适应ARM架构,不如从一开始选择自主程度更高、性能更好的龙芯产品。

技术迭代之路已被掐断

除了ARM产品性能、生态的本身问题外,ARM架构不适合信创产业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国外已经禁止出口ARM架构后续架构,国产ARM芯片停止迭代。ARM公司多次制裁中国企业,已经证明ARM芯片自主可控是伪命题。

并且ARM公司今年开始赴美IPO,获得美国资本之后,对国内制裁将更顺理成章,后续架构授权必然遥遥无期。在此情况下,国产ARM芯片性能逐渐落后,生态脱钩加速,对于用户业务的影响将一步步凸显出来。

因此对于国内信创产业, ARM架构在延续性和自主性上都有亟待解决的问题,很难担负自主可控的重任。

在国外制裁之下,国产ARM芯片未来何去何从?已投入的资源如何止损?这些问题都需要ARM厂商们再做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