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某品牌使用低劣生产材料引发群情恐慌和激愤;昨天,“瑞士卷怎么分”掀起网民对“婚姻”的反思与讨伐;今天,两车主“斗气”又引发“键盘侠”一番“对战”……可能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觉:网络上负面舆情越来越多了,戾气越来越重,好像治理不尽一般。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是真的有那么多“坏事”发生,还是有其他因素的影响?
图源|上观新闻
首先,负面舆情滋生,与“以流量论英雄”的信息环境有关。
我国14亿多人口,近八成在上网。这意味着,只要能在网络上“折腾”出一丁点动静,就能获得巨大流量。
与此同时,在信息大爆炸的情况下,人们的注意力也被分摊得稀薄。为了获得流量,不管是媒体、网络平台,还是自媒体人,都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
大家之所以拼命追逐流量,是因为背后隐藏着各种利益。
其中之一便是流量分成。一些商业平台为了吸引来且留住网友,鼓励大家进行内容创作,平台会根据创作者发表的内容播放量或者阅读量,给予一定的收益分成。一个短视频或者一篇文章,分成少则几元、几十元,多的数百元上千元甚至上万元。比如某新闻资讯平台2021年有近100亿元分给了个体创作者,某视频平台2022年分给创作者的资金也超过了91亿元。
再一个是账号影响力带来的收益。如果粉丝够多、流量够大,创作者可以通过直播打赏、带货、广告等形式来变现。
这就催生了数量庞大的“自媒体人”。
与传统媒体相比,在商业平台上做自媒体、发布内容门槛极低。这就免不了会有很多粗制滥造的内容,比如一些创作者通过东拼西凑、移花接木,或者凭空捏造,“创作”文章或者视频。
自媒体人搞“创作”的主要目标是挣钱,而金钱与流量挂钩,这就导致一些无良创作者唯流量是举,什么吸引眼球就做什么,甚至不惜“编剧本”造假,比如“秦朗巴黎丢作业”“女子给住院婆婆吃三天泡面”等都是这么诞生的。
有些领域,本身就自带热点属性,比如涉及国际关系的事件,涉及暴力、性别、地域等多重因素的社会事件,或者是涉及到公平公正的话题,等等。所以,这些领域也就成了自媒体人热衷“创作”的领域,由此带来谣言肆虐、偏激观点频出,导致“骂战”不断、负面舆情高发。
比如,一些自媒体账号专营“爆料”,为了一己私利,或无中生有造谣,或掐头去尾展示部分真相引发争议。2020年5月,某地一家长发微博称自己女儿被教师体罚,且放出了带血的校服等,瞬间点爆舆论,后经调查,发帖人承认是自己编造谎言,用化妆品伪造衣物上的血迹,就属于这种情况。
图源|上观新闻
其次,网络推手和平台算法联合发力,助长了负面舆情的“气焰”。
有些新闻事件之所以会“铺天盖地”形成舆情,与网络推手及平台的算法推荐是分不开的。
经过几年的发展积累,一些自媒体的粉丝体量已经过百万、千万,成为所谓的“意见领袖”、网络大V,其声音能量有时甚至超过许多主流媒体。在遇到有争议的话题时,他们的态度往往会影响一大批人,甚至有时一定程度上还能左右着事态的走向。
这些“意见领袖”、网络大V本身就已经是“热度推手”,如果他们再不顾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受雇于反华势力等,那么负面影响将是巨大的。
还有一些自媒体账号,专事“网络推手”业务,拿钱办事,散布谣言、乱带节奏,充当“搅屎棍”。比如2022年江西胡鑫宇案中,大量凭空捏造的妖魔化故事层出不穷,事后相关部门梳理出几十条捏造的故事、新闻,先后起诉、处罚了十余人。
在舆情的发酵过程中,平台的算法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平台来说,保持热度是一贯追求的目标。利用算法投网民所好,将三观不同、文化认知不同、生活圈层不同的人拢到一起,对同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展开碰撞,这种做法虽然能制造热度,同时也会带来意见撕裂、群体对立。
比如在当下的社交平台上,三五不时会看到攻击、污蔑男性、女性的话题冲上热度榜,动辄引来成千上万条评论,甚至有一些大V、博主专吃“这碗饭”,研究如何制造冲突、引爆争议,而争论的结果往往偏离主流价值观,形成负面舆情。
而平台方考虑到平台的热度和流量,往往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任凭算法按照流量机制不断推荐。
图源|央视新闻
算法本无错,但怎么用应该有规则。11月24日,中央网信办、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对违规操纵干预榜单炒作热点、盲目追求利益侵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等等重点问题进行治理。
让算法向上向善,是治理负面舆情的重要一环。
再次,舆情应对不当,加剧了负面舆情泛滥。
综观近些年的一些舆情事件,会发现有很多重大舆情是因为起初应对不当而导致局面失控,甚至产生次生舆情。
比如,某地发生打人事件后,当地立即公布了打黑举报电话,却被发现是空号,由此引发了更大舆情,给当地形象造成巨大损害。
舆情应对不当带来的影响还体现在“小事化大”上。有些事件本来是小问题甚至当事方本就无错,理直气壮解释一下就好,但出于“惯性”常常“机械”处置,反而带来网民“借题发挥”。
比如今年春运期间,某列车乘务员在餐车上就餐时与乘客发生冲突,乘客将视频发到网上,铁路方不分青红皂白先批评处理了列车工作人员,引起网友质疑,有网友发声:“服务部门遇到矛盾切忌习惯性道歉,对恶意投诉,要大胆拒绝”“被自己人背刺,助长歪风邪气”。
有些调查是需要时间的,对过错方的处理也应该是在合理合规的框架之内的,当事部门或单位不应该被偏见所裹挟、被舆情所“吓倒”,应对失据、忙下结论,否则很容易被抓住“漏洞”,加剧负面舆情或产生次生舆情。
舆情应对不当包括态度不对、时机不对、举措不对等多种情况,内中大有学问。在人人上网、事事上网的时代,掌握舆情处置方法是一门必修课,正确应对舆情是减少、减弱负面舆情的重要手段。
许多时候,我们觉得负面舆情“越治越多”,可能是因为负面信息更能吸引眼球、维持热度,所以让人印象深刻。也许,当谣言被有效过滤、一些不重要的家长理短式争议信息被限流时,负面舆情就能大大减少了。当然,一旦发生舆情,科学应对、得当处置,始终是必不可少的。(来源:“山东宣传”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