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注:身在“寒冷”的北欧,芬兰并不是一个存在感很高的国家。但每当PISA测试公布成绩的时候,来自全球的目光都会“按例”投向这个只有550万人口的北欧小国。简朴、自然,尊重个性,注重实践创新能力芬兰教育,一直被国内教育界看作是学习的目标。2018年,芥末堆“看世界·芬兰”专栏,将深入芬兰教育现场,探索和解析芬兰的“教育经”。
Linda Liukas是Hello Ruby一书的作者。Hello Ruby讲述了小女孩Ruby的编程之路。该书自2014年出版以来,广受教师、家长和小读者们的喜欢,现已被翻译成22种语言,为全球各地的孩子们开启了编程的启蒙之路。2017年底,在赫尔辛基的北欧教育科技大赛上,Linda作为评委嘉宾出席。评奖结束后,芥末堆采访了Linda。我们就少儿编程教育设计,芬兰教育模式及教育科技的未来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根据Linda的采访稿整理而成。
作为畅销少儿编程书籍《Hello Ruby》的作者, Linda首先谈了谈她的创作动机以及对编程的理解。
我自孩提时起就希望有这么一本给孩子的编程书,但是当时没有这样的书,所以我就想到了自己写一本。现在回头看,那时候科技还不是普罗大众都可以选择的职业,它也不是用来表达自我或解决问题的。我猜想人们刚开始围绕科技设计教学理论和课程时,并没有预料到科技,尤其是计算机,对人类的影响能达到如此之广。当时设计的那一套教学方法也过于狭隘,让人误以为只有那些有数学天赋的、内向、思辨能力和专注力强的孩子才能学编程或计算机。
但对我来说,编程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工具,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它像蜡笔,纸或任何其他可以用来表达自我的媒介一样。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教编程的应用和游戏,但我还是想要引入一种不同的视角。在教育这个领域是允许有各种不同的声音。教育里也不会只有一个谷歌。而 Hello Ruby是那些不同视角之一。
此外,我发现很多人对编程以及科技抱有恐惧。甚至包括教师在内,也有对科技教育的恐惧。你要是想学编程,要么去选一门大学课程,或者是看专业书自学。专业书籍往往充满术语和高深的数学。当然你还可以买一本傻瓜计算机科学教程。但谁愿意当个傻瓜学习者?从这点看,计算机和科技的学习需要更多样化的方式和路径,不能局限于这些常规的方法。
芬兰在2016年开始实施新的教学大纲,编程正式被纳入新大纲。Linda接着谈了谈她对芬兰编程教育的看法。
两年前芬兰开始实施新教改,首次将编程引入小学教学大纲,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教授编程。这是我们做的最大胆的选择。当我们做这个决定时,其实尚且还不确定老师们能教些什么,教师该如何培训以及课程大纲具体该是什么样子。但是我们勇敢地朝未知迈出了一步。
关于科技教育我们还有一点做得很棒,我们并没有另外开设了一门叫编程或计算机的课程。相反,计算机科学的概念是以跨学科的方式去教授的。也就是说你可以在物理课,生物课甚至艺术课去学习编程。这能行得通是因为芬兰的老师都很受尊重。他们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普遍在课堂上拥有很高的自主权。在关于如何展开编程的跨学科教学的问题上,我们的老师同样被赋予了很大的掌控度。
在芬兰,幼儿园老师也需要接受五年的大学教育。哪怕只是跟6岁的孩子打交道,你也需要研究生文凭。不论是从技术层面还是从自我管理能力来看,芬兰教师的专业能力都是令人信服的。有些国家在教授编程课程时候,所遇到的问题就是教师接受大学教育的年限太短。如果当老师所需要的培训三年不到就能完成,那么这样的老师想要教小学生编程,就会连基本的数学知识都不够。因而芬兰的模式短期内在其他国家未必可行,他们可能需要放慢推广的步伐或者采取别的方案。
Linda在芬兰完成了大学教育,而后又参加了斯坦福大学的一个创业者项目。近年来她经常获邀去其他国家参观拜访一些教育机构。广泛的对外交流经验让她对芬兰的教育模式有了更多的反思和更为中肯客观的评价。
我在旅途中学到了很多,通过与他人的对话,对自我有了更深的认识。我发现很多我本能地带入Hello Ruby中的想法——比如故事对学习新知识很重要,即便是计算机科学的学习也一样;所有的东西都应该以一种奇特又丰富多彩的方式去呈现。这些想法都是我从芬兰的教育体系中吸取的。对于一个土生土长的人来说,批判往往更容易,比如说芬兰教育系统改变得不够快,或者这没做好,那没做好。但是我走得越远,却越发体会到我们教育系统的好,尤其是对公共利益的支撑。
当然我去过好多更漂亮的学校。两周前我去了迈阿密、日本,拜访了当地的学校。在这些地方,有专为富裕家庭开设的私立学校。但在芬兰,我们几乎没有私立学校。芬兰是个小国家,我们的理念就是提升每一个孩子,而不是集中培养一小部分天赋卓越的人。教育公平是芬兰整个教育体制的基石。北欧国家的教育模式都比较接近。
芬兰的教育模式固然很好,但也有自己的问题 。我们力争提高每一个学生,但这却会压制才华出众的学生。但是要成为创业者,往往需要比常人更大的野心。以我自己为例,在加州斯坦福大学的学习是我平生第一次无所顾忌地展现自己大胆和野心勃勃的一面。我庆幸自己不是在美国长大,以我父母的财力断无法送我去斯坦福接受教育。但我也很高兴我有机会体验美国的教育系统,它改变了我对自我能力的界定。当然,每个国家都有他们的优缺点,芬兰如此,美国和中国亦如此。
因为Hello Ruby一书在美国大受欢迎,Linda受纽约教育局之邀为当地的老师开展培训,因而对纽约的编程教育也有一定的了解。
我正在和纽约教育局合作一个实验项目,根据纽约的计算机科学教学大纲,设计Hello Ruby的练习和活动,并为当地的老师提供培训。2017年的春天我们已经合作了一期,总计约有六十多位老师参加了这个项目。明年春还有一期。
这是我首次和美国合作,需要重新设计很多活动,对我来说很有意义。美国的学校系统和芬兰大不一样。他们对教学评估和分层教学非常重视。孩子每完成一个任务,他们都要评估孩子做得怎么样。芬兰的学校系统灵活多了。芬兰也不重视分层教学,所有的学生都做一样的事情。但在美国,拔尖的孩子和普通的孩子上的课是不一样的。普通孩子上的课简单点。
纽约这座城市对科技教育有着一个很“美”的愿景。他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纽约公立学校各年级的学生都能接受关于计算机科学的有意义的体验。他们本也可以将这个2020愿景定为教会所有孩子什么是循环指令(loop)或如何给序列排序,但是他们却选择了“让孩子们接受有意义的体验”这个愿景。我觉得这很美,也很乐意与他们一起为实现这个愿景而努力。
采访当天适逢北欧教育科技奖的评选颁奖,Linda也聊到了科技在教育中应用的一些看法。
我认为未来科技会更多地融入到我们的环境中。我们还处在科技教育的起步阶段。我相信我们一直沿用的教育方式有其存在的理由,例如我自己的编程书就使用了很多手工的方式。我也相信科技在教育中的应用也有其存在的理由,比如今天参赛的几家教育科技公司就发挥了科技有趣有益的一面。
未来我们会对计算机和人类所擅长的事情都有更好的理解。计算机相比人类能够更快速地处理大量数据找出模型,这样老师得以有更多的时间关注他们所擅长的事情,例如同理心,激励并支持学生。我不确定现在的模式会持续多久,但它是我们在教育科技之路上必经的一步。现在的应用程序和平板设备在教育中的应用都只是第一步,希望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在哪些方面需要科技,哪些方面人类的连接是无可比拟的。
采访结束前,Linda阐述了她对好的教育的理解。”我觉得好的教育能够看到每个孩子的潜能并帮助他们实现他们的潜能,不论是以哪种途径,艺术,科学,编程或物理都好,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所长。在今天的世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也越来越不容易,我们的职能越来越窄,年轻的孩子更早地觉得压力过大。对我来说,好的教育大概是非常人性化的教育,发掘所有人的潜力,而不是培养创业家或者提高国家的生产总值(GDP)。“
Linda在谈编程和科技教育时,我听到的却是个性、美、自我认知和成长;编程或科技之于她绝非是枯燥高深的技术。前者是她想要带孩子们进入的科技新世界,后者则是她想要打破的对于科技的成见与误解。编程教育与其他科目一样,给孩子们传授“术”固然重要,但教育者应当更加注重对于背后的“道”的理解却更为重要。
本文作者:Dora,芥末堆签约海外作者,暂居芬兰,希望能够看清这个国家的教育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