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关注我的人,最近都发了笔横财!想要财运up up up,就赶紧加入关注的队伍吧!祝您日进斗金,盆满钵满!
曾经的“彩电之王”,如今却在夹缝中求生存?长虹的逆袭之路比电视剧还精彩!
谁能想到,曾经家家户户都有一台长虹电视的时代,如今却成了历史?想当年,长虹可是家电界的扛把子,风光无限,市值一度高居榜首,妥妥的国民骄傲,可如今呢?股价坐过山车,一会儿涨停,一会儿跌停,公告更是发了六个警示,说是被炒作,股价波动太厉害了,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故事?
长虹的辉煌,其实跟它敢打敢拼的性格有关,一开始,它只是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厂,却在1989年掀起了一场“价格战”,硬生生把进口电视机打得落花流水,迅速占领了市场,那会儿,长虹电视简直就是“爆款”,谁家没个长虹,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赶上了好时代,1997年,长虹的净利润更是达到了巅峰,超过26亿,简直是赚得盆满钵满,这辉煌的时刻,也让它戴上了“彩电大王”的王冠
好景不长,变故突然降临,2001年,长虹和美国公司合作,想进军美国市场,扩大国际影响力,结果呢?老板卷款潜逃,留下一堆烂账,价值44亿!这一下,长虹元气大伤,此前积累的利润全打了水漂,这可不是简单的商业纠纷,这简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陷阱!不少网友都表示,当时长虹的管理层也太轻信他人了,应该要更加谨慎
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的技术路线之争,摆在了长虹面前,长虹当时选择了等离子技术,并且豪掷20亿美元收购韩国公司,还投了675亿美元建厂,结果呢?液晶电视后来居上,等离子技术却逐渐被淘汰,长虹的巨额投资打了水漂,亏损高达738亿!这简直是一场豪赌,而且输得一败涂地!这件事一出,无数网友都开始感叹,技术路线的选择是多么的重要
经历了事件和等离子技术的失败后,长虹陷入了困境,为了生存,它不得不转型,开始做起了代工和分销,简单来说,就是帮其他品牌生产产品,或者帮他们销售产品,这就好比从“武林盟主”变成了“打工仔”,身份的转变,让人唏嘘不已!更让人无奈的是,代工和分销的利润非常低,跟那些拥有核心技术的品牌相比,长虹赚的钱少得可怜,有的网友就说,长虹现在就是在“吃老本”,靠着曾经的品牌影响力勉强维持
长虹的毛利率更是低得吓人,远低于海尔、美的、格力这些竞争对手,举个例子,2024年上半年,长虹空调的毛利率只有942%,而海尔同期却高达2914%!这差距,可不是一点半点啊!这说明,长虹的产品定价很低,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几乎是在薄利多销,只能靠销量来维持业绩,很多网友都觉得,长虹的转型之路,任重道远
为了扭转局面,长虹换了新领导班子,提出了“管理提效、经营提质、创新驱动”的新战略方针,但从2024年前三季度的财报来看,效果并不明显,营收是增长了,但利润却下降了,单季度利润暴跌7682%!这说明,长虹的内部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更加强有力的措施才能真正摆脱困境,很多网友都表示,长虹需要改变现状,在研发和技术创新上加大投入,才能重新站稳脚跟
如今,长虹的电视业务已经不再是主要的营收来源,综合服务和中间产品业务反而成了“顶梁柱”,这也就意味着,长虹的大部分收入,都是靠帮其他品牌“打工”赚来的,这对一个曾经的行业巨头来说,实在是一种讽刺!网友们在评论区也是议论纷纷,有的表示担忧,有的则抱有期待,希望长虹能够重新焕发生机
长虹的案例,给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一个企业,无论曾经多么辉煌,都不能固步自封,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不断创新,适应市场变化,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长虹的兴衰,也反映了中国家电行业的发展变迁,以及面对国际竞争的挑战与机遇,它曾经的辉煌,让人记忆犹新,如今的困境,也让人深思
长虹的未来之路,充满挑战,但也充满希望,它能否成功转型,能否重回巅峰,让我们拭目以待,也许,长虹的故事,会继续写下去,成为中国商界的一个传奇
网友热议:
“长虹!我的童年回忆啊!”
“希望长虹能再次崛起!”
“低价竞争的路不好走啊!”
“管理层得好好反思一下了!”
“长虹需要一场彻底的变革!”
“我还是相信长虹!”
“期待长虹的下一个春天!”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们对长虹的看法和期待!
我们的目标是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网络社区,拒绝任何类型的侵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