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出门在外,什么都可以不带,但不能不带手机。作为日常生活中使用最频繁的电子产品之一,手机在消费品市场中无疑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记者8月21日采访获悉,作为重要的消费升级类商品,今年前7个月,以智能手机为主的通讯器材类商品,在全省实现了43.0%的增长。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沈阳市智能手机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均超过30%,成为沈阳人名副其实的消费“大件儿”。
智能手机承载消费升级新动能
看到新推出的“碰一下”支付方式,不展示付款码、通过解锁手机并触碰商家的收款设备就能快速完成支付,“00后”沈阳市民小陶很感兴趣。正好赶上自己要换一部手机,于是具备NFC功能成为小陶购买智能手机的第一选择。让支付体验更顺畅、让消费方式更便捷,记者8月21日走访市场看到,新近上市的几款手机都不约而同地将“碰一下”支付作为卖点之一。
小小一部智能手机,本身承载着更方便、有互动感的消费体验。
在京东Mall一家国产知名品牌手机柜台,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屏幕分辨率、摄像头像素都是消费者购买手机时重点考虑的因素,尤其是年轻消费者。刚刚毕业来沈工作不久的于淼告诉记者,因为工作太忙没时间逛街,她成为一款具有“云试穿”功能的APP的忠实粉丝,通过AR技术在网购过程中可以直观感受商品的尺寸大小、细节特征、穿搭效果。“这些功能对手机分辨率、像素都有较高的要求,配置低了的话,看不出来效果。”于淼说。
不论是“云试穿”、点外卖、叫车,还是刷手机乘车、直播间里购物,市民的消费生活已经离不开智能手机的陪伴,市民对智能手机的需求,直接拉动了手机消费。
今年上半年,沈阳市智能手机类商品零售额实现了31.2%的增长,增势明显。另外,相关数据显示,沈阳市4G移动电话用户、5G终端用户合计已超过1100万户,使用智能手机接入移动互联网,体验不断升级的消费场景正成为市民的普遍选择。
“内存焦虑”“以旧换新”带来消费潮
“不停卡顿、天天得清理,实在忍不了了,这回准备买一部1TB的新手机。”长白万象汇一家手机门店内,一位利用下班时间来挑选手机的消费者告诉记者,她现有手机内存是256GB的,明显满足不了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这次准备“一步到位”换到1TB内存。
本周,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的最新调查显示,有63%的消费者存在所谓的“手机存储焦虑”,近四成的消费者每2年至3年更换一次手机,存储空间不足导致的手机卡顿是推动消费者更换新手机的主要原因之一。记者走访中了解到,512GB甚至1TB、2TB的存储空间被消费者认为是理想的配置,比较受消费者欢迎。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大规模实施的“以旧换新”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沈城智能手机消费的增长。记者在多家商场以及电商平台看到,各品牌手机均推出了以旧换新政策,用闲置的废旧手机抵扣购买新机的部分费用,再加上平台、卖场和厂商的各种补贴,明显降低了购机成本。市民贾女士告诉记者,她现在用的是一部儿子淘汰的手机,“前两天把手机屏幕摔裂了,我本来想换一块屏幕。一打听换屏幕挺贵的,不如直接通过以旧换新买一部新手机了。”就在上周末,贾女士使用各种补贴后只花了700块钱换了一部新手机,“还是新的好!”她说。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 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