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算法加持的大数据打击'杀熟'行为?

发表时间: 2024-11-28 15:37


半月谈评论员 乌梦达 阳娜

作为某App会员预订机票时,机票价格在填写信息后却突然上涨;不同用户在同一平台上预订房间,价格却明显不同……一段时间以来,在网络社交平台、投诉平台上,备受诟病的大数据杀熟”非但没消失,反而屡见不鲜。

近日,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其中鲜明提出,严禁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再次对这一乱象敲响了警钟。

会员价格更高、买得越多越贵、频繁浏览会自动涨价、只提供符合用户特点的商品或服务……如今,无论打网约车、订外卖还是电商购物,算法早已嵌入各个领域。在算法的加持下,大数据“杀熟”不断升级,“千人千价”在网络购物中越发普遍。

从消费者下载一款App并点击同意“用户使用协议”那一刻起,平台开发者实时获取用户相关数据,以此构建清晰的“用户画像”,并使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分析,预测购买意图和支付能力。购物越频繁,平台获取的训练数据就越多,算法就越优化,以动态调整定价策略,确保获取更大利润。

某种程度上,算法正扯下大数据“杀熟”的遮羞布。相较过去的线下“宰生客”,现在的线上“杀熟客”套路更多。

大数据“杀熟”顽疾为何难以根治?一方面,由于算法具有技术门槛,算法“黑箱”普遍存在,“算法涉及商业秘密”成了企业和平台规避责任和监管的“保护伞”。

另一方面,侵权判定界限模糊、维权成本高、取证举证难,也让许多被“杀熟”的用户对维权望而却步。平台的“杀熟”发放机制往往看上去很随机,还常常标注“时间不同、地点差异导致价格浮动”“新用户有优惠”等字样,以此为大数据“杀熟”行为进行开脱。这也是为什么大量基于算法引发的网购投诉中,鲜有获赔成功案例的原因。

此次治理对整治大数据“杀熟”提出了明确要求:严禁利用用户年龄、职业、消费水平等特征,对相同商品实施差异化定价行为;提升优惠促销透明度,清晰说明优惠券的领取条件、发放数量和使用规则等内容;客观如实说明优惠券领取失败原因,严禁以“来晚了”“擦肩而过”等提示词掩盖真实原因。

算法本身中立,但算法的规则制定、模型设计、数据分析等并非完全客观;算法固然是商业秘密,但算法应用涉及的往往是社会公共利益,滥用算法危害的是千千万万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要真正打破算法“黑箱”,需要健全算法定价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提升平台算法逻辑、定价规则等的透明度。此外,要畅通消费者的举报途径,加大技术在监管过程中的应用,提高监管的高效和精准度,真正让大数据“杀熟”行为无处遁形。

企业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更要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由此,平台才能得到长久的良性发展,算法也才能回归科技向善的初衷。别让一时的算法“算计”,弄丢了消费者的长期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