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产业报(网) 崔亮亮 / 文
2016年在移动互联网还在高速发展,到今年第二季度为止,我国手机网民已达7亿的用户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市场上面的竞争生态到了一个新的维度。移动应用的开发、运营以及它的商业运作各方面,都需要一整套的相关配合和服务,才能使得它获得较好成绩。
2016年上半年中国移动应用市场是什么样的一个情况?我们相关的企业如何在移动应用市场当中寻找到用户的痛点?移动应用市场存在哪些问题与隐患?移动应用市场未来会走向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艾媒咨询创始人张毅
移动应用下一个风口在哪里
艾媒咨询创始人 张毅
在智能终端领域,移动应用是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艾媒咨询创始人张毅指出,没有移动应用或者没有灵活的移动应用的话,整个生态是不完美的。
从2016移动应用活跃度看,移动应用开发呈现四个特点。第一个特点,腾讯的产品微信和QQ双巨头地位不可撼动。另外移动支付在今年移动应用里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二个特点是,视频、直播类应用迅速攀升。目前的直播领域,一类是非常赚钱的,比如YY、9158还有酷狗。另一类就是非常亏钱,大家都在大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美女主播是非常流行的模式,甚至一些涉黄的内容也在直播平台上畸形发展,这是非常危险的。
究其原因,张毅表示,现在95后、00后这个阶段的人群,对于在线直播的交流非常热衷。第一代QQ是文字型社交平台,第二代微信以语言为亮点,发展到第三代很有可能就是直播类型成为新的热点。这就是为什么像腾讯都在花巨资投身直播领域的原因。
第三个特点,第三方应用商店明显下滑。应用市场比较活跃的主要是两种,一种就是围绕着有巨大流量的软件为跳板,像腾讯的应用榜,另外就是以手机终端为载体的,类似于华为应用商店、苹果应用商店、小米应用商店等。
第四个特点是,生活类应用总体有所上升,因为支付应用在上升。以及工具类应用较为集中,内容类应用百花齐放。
未来的风口在哪?张毅认为,人工智能、体育、文化、大数据都是比较火爆的方向,都值得我们持续观察。
国家智能终端软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曾晋
智能终端软件大国促APP检测与认证
国家智能终端软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软件评测中心) 曾晋
国家智能终端软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曾晋在报告中指出,智能终端软件(APP)已深深改变了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等传统的生活方式,已成为社会管理服务的延伸,渗透到政务、医疗、金融等行业。但同时看到,由于当前管理手段与配套制度尚不完善,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智能终端软存在信息数据明文发送、调试信息泄漏、代码可逆向等安全风险,易受到攻击和篡改等已成为智能终端软件面临的显著问题。
为什么智能终端软件存在如此多的问题,曾晋分析,由于智能终端应用软件服务对象、产出成果、流通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其技术和产业与传统软件有着较大差异。APP软件同质化应用多;市场上多个版本同时流通,版本更新快;软件分发下载渠道广;部分开发商规模较小以及APP软件适配不同的智能手机等等,这就造成安全漏洞多,易于攻击。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国家智能终端软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充分发挥第三方专业机构的作用和职能,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面向社会开展智能终端软件检测与认证服务。
面向用户方面,培养用户安全消费意识及自主选择能力,合理选择智能终端软件,促进形成良性的产业发展。面向企业方面,引导研发企业和应用渠道细分市场,促进高品质的智能终端软件推广和销售,提升企业和应用软件自身的品牌价值。
阿里移动事业群PP助手商务总监张臻
DT时代,分发平台创新之路
阿里移动事业群PP助手商务总监 张臻
2010年被定义为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元年,在经过四五年野蛮生长之后,从2014年开始,市场增速放缓,红利消失。在这个大背景下,阿里移动PP助手商务总监张臻认为,行业内的寡头效应越来越明显。腾讯应用垄断了大部分的流量,剩下做垂直细分领域的APP难以达到自己的有效用户,得不到有效的分发,分发领域面临行业之困。
经过五年多的发展,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规模由2011年1.2亿台增长到2015年4.3亿台,年增速已经下降到只有个位数,随着国内经济的放缓,以及人口红利的消失,从2015年开始,国内智能手机呈现饱和的趋势,预计今年是4.4亿台。从用户行为的角度出发,重新去审视这个问题,手机用户需求发生了一些转变。
在张臻看来,根据用户的需求,用户分为三类。第一类用户是知道自己的需求,知道哪些应用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些用户会主动到应用商店下载他们想要的应用,传统应用商店可以满足这一类型用户的需求。第二类用户是知道自己的需求,但是不明确哪些应用能满足自己的需求。第三种类型,不明确自己需求,有潜在需求,不知道哪些应用能满足需求。最终可能就错失了第二种和第三种的应用。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用户对移动互联网及APP的使用学习周期已经逐渐完成了,移动互联网的用户越来越成熟。第二类和第三类的用户比例正在增加,越来越多的用户有个性化的需求,应用商店不再是,“我提供什么,你就会接受什么”的关系。
“互联网”时代,用户在PC端通过搜索,获得信息,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通过APP获得服务,互联网产品如果线上线下提供用户所需的服务。到了“DT时代”,数据随身,个性化服务,互联网产品将通过用户行为去分析每个用户的潜在需求,从而提供给每个用户个性化的服务。就应用商店而言,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是产品转型的大趋势。
张臻介绍,阿里PP助手首先根据自身的用户属性,结合相关产品数据,精准定位出用户的画像。分析用户现有和潜在的行为需求,内容库会提供给用户最新、最全、最优质的应用。而且会通过应用的动态数据,给每个APP打上相对应的标签。目前PP助手拥有全网最全的应用标签,争取让每个应用都能达到自己最合适的目标用户。结合用户画像和应用标签,在前端推荐引擎的算法,推算用户在不同场景下可能会产生的行为和需求,提供相对应的应用。对于知道自己需求不知道哪些应用的用户,会识别用户需求推荐应用。对于既不明确自己需求,也不知道哪些应用能够满足需求的用户,阿里PP助手可以识别用户需求,主动推荐应用。让用户能用到更多适合自己的产品。
圆桌论坛三
一款好的应用产品需要具备哪些特点?
对话嘉宾:
艾媒咨询创始人 张毅
智冠技术董事副总经理於 巧红
海诺信息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马圣东
成都互联分享科技公司CTO 张润军
掌网科技CTO 孙其民
主持人:
小米科技投资部MIUI生态负责人 孙志超
在圆桌论坛环节,对于“一款好的应用产品需要具备哪些特点?”这个问题时。张毅认为,一款好的移动应用产品,首先它需要很明确的解决一个问题。比如微信解决人们沟通的问题,滴滴解决人们打车的问题。其次这款产品无论在UI还是在人性架构等方面都要很人性化。最后,这款产品还要具备可传播性。人们用了之后会继续帮助它传播,而不是用户用了一个跑一个。张润军认为,一款好的APP在一些细小的环节上要更加注意,比如更加节省流量;操作步骤更加简洁等。面对手机上同类产品如此多的情况下,可能一点小小的改善,产品就能在用户的手机上保留下来。於巧红认为,一款好的产品除了有用、好用,另外一点还要安全。没有安全的产品,解决了再多的痛点,用户一旦知道了它的安全漏洞真相,也会毫不犹豫的卸载它。马圣东补充道,APP产品安全有几个层次。技术人员将产品做到技术安全,但什么人来使用或者用到什么程度,能不能追溯,要承担什么后果,这些问题是做APP的人需要考虑的。要使用户用着放心,一旦出现问题,便能找到责任人。孙其民认为,一款APP产品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要充分考虑产品的易用性,你所定位的人群是否愿意接受这个产品。
对于“产品在研发过程中会出现怎样的问题?如何把控产品开发质量?”这个问题时,孙其民表示,产品一定要与市场匹配,如果起步就是错误的,再多的投入也是不值得的。在开发当中的质量控制,会参照一些标准。另外成本控制需要做的越来越精细,不要让成本控制成为一个劣势。马圣东讲到,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会包含很多对外的合作,面对和对方的一些标准接口、应用接入等等的开发,这时双方前期需求的分析、标准的讨论很重要。於巧红认为产品在开发的过程中存在一个导向问题,他一直秉承一个理念,只要市场需要的,研发一定能够做出来;反之研发出来的产品,市场则不一定需要。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每个公司一定会有偏技术还是偏市场的问题,很多时候会出现这个偏差。产品在研发过程中有时功能和成本很难取舍,有时为达到一个功能不计成本,有时为了节约成本会弱化一些功能,这个取舍应该是比较有技巧性或是很有眼光的。张润军表示,现在的技术开发都是团队作战,所以首先要统一思想,明确需求,而且理解到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流程都越来越快,敏捷开发、快速迭代,以往软件工程的思路已经有些跟不上。最后张毅讲道,在很多开发团队里面往往不缺很好的开发工程师,也不缺少很好的产品,而是缺少一个很好的测试。一款产品发布后第一关是OK的,而在迭代时,80%都存在各种问题,包括打开时的闪退,这些都是最后测试的时候没有把好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