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网
云原生是云计算领域一大热词,伴随云原生概念而来的是数字产业迎来井喷、数字变革来临、数字化得以破局以及新一波的技术红利等等。云原生即“云”+原生,顾名思义是让“应用”最大程度地利用云的能力,发挥云价值的最佳路径。具体来说,云原生给用户提供了方法论,定义了一条能让业务最大限度利用现有的、基于容器或基于云的基础设施,发挥企业更大的效能,包括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业务效能等。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AI、物联网等新技术蓬勃发展,云原生成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一个核心技术能力支撑平台。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涉及到的上下游产业链企业也纷纷布局云原生,如很多传统软件厂商、云计算厂商等,都将自己的产品往云原生新架构上迁移。根据Gartner数据预测,到2022年,75%的全球化企业将在生产中使用“云原生的容器化应用”。
相较于传统IT架构,云原生架构的优势在于,充分利用云计算的分布式、可扩展和灵活的特性,通过数据库、大数据、中间件、函数计算、容器服务等开放标准的云原生产品服务,有效降低企业上云的门槛,分享云原生化的技术价值红利。另一方面,云原生技术拥有让系统更加弹性可靠容错、松耦合、易管理、可观测等美好特性,让企业有动力克服云原生上云的难关。
在云原生领域,KubeSphere得到了大量社区用户的拥趸。KubeSphere是由青云科技发起的、全开源的、经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简称CNCF)云原生基金会认证的Kubernetes(简称K8s)发行版。简单点来说,KubeSphere是面向云原生应用的全开源容器平台,以K8s为基础,管理云原生应用的一种分布式操作系统。它提供可插拔的开放式架构,让第三方应用可以无缝对接进来,解决混合云成为一种常态化带来的应用层面上的诉求,KubeSphere能够让企业快速迈入云原生时代。
2018年7月,KubeSphere 1.0版本正式发布,2019年4月KubeSphere 2.0版本发布,2020年KubeSphere 3.0版本发布,2021年升级至KubeSphere 3.1.0版本。截至今年第一季度,KubeSphere社区已从2019年的一个社群到发至到目前5个社群,实现全球社群超过400%增长,在GitHub贡献者已经超过110人。
经过三年的迭代,KubeSphere已经不是单一的产品了,而是衍生成一个产品家族。KSV(KubeSphere Virtualization)主打的是虚拟机管理,可以独立交付,单节点部署;Porter(硬负载均衡),容器平台对外暴露服务负载均衡的组件;OpenPitrix跨云的应用分发管理;KubeEye(集群巡检),从最开始解决将应用移至容器平台,后续就会考虑安全、健康度等;KubeKey作为交付框架,把很多组件打包在一起,基于插件机制,可以按需一键交付软件包,与合作伙伴一起整合交付;OpenFunction目标就是在新一代云原生基础设施之上,给客户提供一个完整的FaaS框架。
KubeSphere提供多集群多云混合部署,提供云边协同,企业的应用可以无障碍地横跨多云,在资源层适配了所有主流品牌的公有云,比如青云QingCloud、AWS、阿里云、腾讯云等,容器平台如OpenShift、Rancher等。借助KubeSphere 3.1.0,企业可以更高密度地部署应用,提升应用的可靠性和伸缩性;可以标准化IT基础架构,降低硬件投入,摆脱硬件厂商的束缚,不再需要机房,不再需要运维,真正实现代码即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 as Code)。
据悉,在7月29日举办的CIC(Cloud Insight Conference)2021云计算峰会上,青云科技将发布端到端的云原生战略,同步KubeSphere及其他产品线云原生的最新进展,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