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
你会怎么处理这些场景?
我是一位忠实的启动器用户。
使用的第一款启动器叫 Raycast,是 Mac 平台上的一款启动器软件。
第一次使用的时候我就被它美观的 UI 风格和高效的操作方式吸引。
Raycast 界面
随着对 Raycast 的使用深入,我逐渐对它产生了依赖,所以当我从公司的 Mac 转回自己的 Windows 的时候就总会觉得少了点意思。
于是我便去搜寻跨平台启动器解决方案,经过搜索发现跨平台的启动器并不多,比较知名的有 utools 和开源的 rubick。但二者都是基于 Electron 开发,与启动器「 轻量 」特性似乎不沾边。实际上手后也发现总有种说不出的卡顿感(与使用 Raycast 的时候对比),之后还是放弃了使用。
正好当时了解到了一个基于 Rust 开发的跨平台技术 Tauri,写的程序相对来说更加轻量化,于是干脆自己来写一个。
如快的名字由来还挺有意思的,因为整体的 UI 风格和操作习惯都是按照 Raycast 来的,所以我最终将其取名 Sofast,不仅突出如快作为一款启动器快速的特点,而且也保持了与 Raycast 在命名上的相似性。
但我又不想让 Sofast 跟之前的启动器应用一样全是英文名,作为一款国产启动器,它自然应该有中文名。于是,我将 Sofast 翻译了一下,即「 如此快 」,为了更好听一些,把「 此 」字省略掉,最终得出了「 如快 」这个名字。
并且由此名字想起之前的一个热梗:「 他来了吗?如来。」于是就有了如快左下角的:
它快了吗?如快
只是玩一下梗,并不是真的不快。
于是如快诞生了:
如快界面
可以看出整体 UI 风格跟 Raycast 很像,不过,在颜色的选择上,对比 Raycast 我将亮度调高了一些;在操作方面,我吸取了 Raycast 精髓的动作面板设计,以及对全键盘操作的支持。
另外,与 utools 的「 万物皆插件 」设计理念不同,如快追求的是对于核心功能的精品化、极致化,以及做到核心特性尽可能解决更多的问题。
Raycast 有一个缺点,因为它是国外的一款软件,对于中文的支持不够,比如:
于是如快被设计为中文友好,例如:
搜索剪贴板的时候,输入 rk 既可搜索到对应的图片,而不需要搜索如快
输入中文转英文
中键悬浮窗
除了中文支持友好以外,如快相对于 Raycast 还有许多我自己的一些思考与改进。
例如 Raycast 被人诟病最多的一点就是多层级问题,很多功能、插件都要跳转到二级甚至三级页面才能实现,似乎有点违背效率的初衷。所以如快在设计上尽可能地不出现多层级,例如上面的输入中文转英文,或者是 AI 功能,都可以直接在主界面实现。
如快的 AI 指令
你不需要跳转到一个专门的指令界面才能使用 AI,而是直接在主界面使用。
当然,在实现上面可以实现 AI 结果也在主界面,这就得看各位用户的意愿了,大家觉得结果单独页面显示好还是在主界面显示好呢?
快捷链接可以说是 Raycast 用得最多也最好用的功能之一了。
但对于不懂 url 的用户来说,让他们自己配置快捷链接显然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所以,如快针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如下改善。
快捷链接广场
创建快捷链接小白引导
更符合直觉的表单顺序
哔哩哔哩即时搜索
Raycast 是纯键盘流启动器,对于程序员以及其他打字特别多的、需要一直敲键盘的人来说,确实很方便,但是如果是操作鼠标更多的,那么鼠标流的 Quicker 可能更合适。
而如快之所以想要支持鼠标流,主要也是为用户提供了一个额外的选项,虽然可能打不过 Quicker,但是后续如快会探索能否在鼠标流的其他方面做出如快的特性。
对稍后阅读类软件的用户来说,如果有一款软件可以让你在电脑的任何地方收藏任何东西,相信你一定会非常感兴趣。
如快的随处收藏功能即是以这样的目的来设计的:它被设计为尽可能收藏各种类型的东西,包括文字、图片、网页、单词、表情包、文本模板、Excel模板等等。目前已经支持的类型有文字、图片、网页、单词,未来还将支持更多类型。
同时,还有一些比较特色的功能,比如如果你想要记单词,在你选中一个单词并收藏之后,如快会将它识别为单词类型,并且每天不定时地系统提醒你这个单词的释义:
收藏检索界面
不定时系统通知
如快本是我为了满足自己需求开发的一款软件,只是因为后面发现还挺好用,就分享出来给大家一起使用。
目前,如快的所有功能都是免费的,包括 AI 功能。
后阶段如果成本增加,在一些需要我付费支持的功能,可能会开放付费,比如 AI 功能以及一些需要购买服务器支持的功能。
最后我也很好奇:你觉得理想的启动器应该是什么样的?欢迎说说你的想法。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