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经历类似日本“失去的三十年”吗?

发表时间: 2024-12-02 17:18

一、日本 “失去的三十年” 原因

(一)科技树点歪,错失互联网经济发展机遇,执着于传统行业

  1. 等离子电视和氢燃料电池汽车虽有优势,但被液晶电视和电动汽车挤压市场:日本在等离子电视和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曾处于领先地位,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液晶电视逐渐取代了等离子电视,电动汽车也挤压了氢燃料汽车的市场空间。例如,日本的科技发展就像猎豹在快速奔跑追击猎物的方向上一去不复返,使得捕猎成功率比很多猛兽高。但结果呢?它因为在力量和格斗技巧上的劣势,有一大半猎物被其他动物抢走了。说日本点错了科技树,那还是对他们过去拥有那么多诺贝尔奖和高科技产品的委婉之词,说得不客气一点,产品设计得复杂,不实用,那就是科研能力跟不上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了。
  1. 没有产生世界级互联网巨头公司:日本迷恋材料、电器、燃油汽车等传统行业,没有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导致没有产生一家世界级的互联网巨头公司。在互联网技术、通讯高速发展的时代,日本的科技树点歪了,错失了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机遇。

(二)宏观经济政策被指失败,资产泡沫破灭致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衰退

  1. 居民资产泡沫破灭后忙着还钱,降低杠杆:20 世纪 80 年代末至 90 年代初,日本经济泡沫迅速膨胀,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价格达到历史高位。然而,到了 1990 年代初,泡沫开始破裂,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价格断崖式下跌。资产泡沫破灭后,居民忙着还钱,降低杠杆,导致消费下降,经济陷入衰退。
  1. 房地产调控虽有成效,但需引导百姓对资产 “只涨不跌” 认知的分流:日本政府的房地产调控虽有成效,但在泡沫经济时期,百姓普遍认为资产价格只会上涨不会下跌,这种心理预期导致了大量的投资和消费。泡沫破灭后,百姓的财富迅速蒸发,对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因此,需要引导百姓对资产 “只涨不跌” 认知的分流,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

(三)官僚主义严重,公共资金浪费,老龄化加剧且人口萎缩

  1. 如高价窨井盖,展现公共债务问题:日本的官僚主义可能令人恐惧,而大量公共资金被花在了效用可疑的活动上。例如,在日本阿尔卑斯一个小镇上,有人决定把所有的窨井盖都更换成上面铸有古代大象形象的新窨井盖,每个窨井盖的售价高达 900 美元。这种情况一直在日本各地发生,展现了日本是如何最终背负了世界上最大的公共债务。
  1. 老龄化人口无助于缓解财政压力:由于医疗和养老金的压力,无法退休的老龄化人口也无助于不断膨胀的账单。日本是世界上人口最老龄化的国家之一,老龄化问题严重,年轻人的提升空间被挤压,创新创业能力衰落,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1. 对外部世界持怀疑态度,移民政策不积极:在被迫对外打开国门 150 年之后,日本仍对外部世界持怀疑态度,甚至感到恐惧。日本人口中仅有 3% 出生在国外,而英国的这一数字是 15%。日本对移民政策不积极,拒绝将移民作为生育率下降的解决方案,导致实际工资已经 30 年没有增长,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二、中日经济发展对比

(一)发展阶段不同

  1. 日本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城市化率高,市场饱和。日本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就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目前城市化率高达 70% 以上,国内市场处于饱和状态。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几乎不存在差距,例如在日本阿尔卑斯一个小镇上,基础设施建设也较为完善,体现出较高的城市化水平
  1. 中国处于工业化初中期阶段,城市化率低,城乡和区域差距大。我国当前仍处于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城市化率仅为 46%。而且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农民购买力相对较低。

(二)企业层面差异

  1. 日本有众多世界顶级企业和核心技术,形成世界级品牌。上世纪 80 年代,日本的企业就已相当成熟,拥有丰田日产日立东芝松下新日铁等世界顶级企业,而且这些企业掌握着众多的核心技术,形成了许多世界级品牌。日本企业与欧美企业相比几乎无差距可言,所生产的产品如机器人、半导体、家电、汽车等甚至要超过欧美。
  1. 中国世界顶级企业极少,缺乏自主核心技术,企业大而不强。从我国的现状来看,世界顶级企业极少,世界顶级品牌甚至还没有出现。特别是我国的企业严重缺乏自主核心技术,企业大而不强。中企一般采用层级化的组织结构,决策权通常由企业家或家族成员拥有,而下级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可能受到限制。中企的管理风格注重权威与稳定,决策往往集中在高层,员工往往按照上级的指示执行。中企也注重员工关系和稳定性,倾向于长期雇佣和内部晋升。中企一般采用稳健和保守的商业策略,注重市场份额和长期稳定。一些中企依赖政府关系和行业壁垒来保持竞争优势。营销方式方面,中企更加注重集体形象、产品质量和价格竞争力。

(三)经济总量与人均 GDP 对比

  1. 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2010 年,中国 GDP 总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到了 2020 年,中国 GDP 已达到日本的 3.2 倍。到去年 2023 年为止,我国的 GDP 已经超过了 126 万亿元,接近 18 万亿美元的水平,而这时的日本 GDP 却仅有 4.2 万亿美元左右,还不到我国的四分之一。
  1. 人均 GDP 仅为日本的四分之一左右。2023 年我国的人均 GDP 达到了 8.94 万元,相当于大概 1.26 万美元,虽然日本 3.38 万美元的数据依旧是我国的 2.7 倍左右。不过随着我国和日本经济增速差距的不断持续,人均 GDP 差距也正在快速缩小,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这一重要经济数据我国也将实现对日本的反超。

三、中国经济现状与日本当年的不同

  1. 资产负债表衰退问题差异
    • 日本房地产泡沫更广泛,量价齐跌。上世纪 90 年代初,日本经济泡沫破裂,房地产市场出现量价齐跌的情况,价格暴跌是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的核心概念。当时日本的城镇化水平和城市的集聚程度远高于中国,东京的房地产市场占了全国的 30%,而中国四大一线城市加总的占比为 15%,日本六大都市圈占了当时整个日本房地产市场的三分之二,这种集聚度决定了泡沫更加显著。
    • 中国采取牺牲成交数量保房价稳定策略,新房价格未明显下跌。中国采取了与日本不同的政策应对方式,主要是牺牲了成交数量以保持房价相对稳定。中国的新房价格整体在 2022 年以后并没有出现明显下跌。
    • 风险传导方不同,日本是企业,中国是地方政府和融资平台。在日本上世纪 90 年代,企业是资产负债表衰退的主要传导方。日本企业与房地产市场密切相关,在房价下跌和预算硬约束下被迫收缩资产负债表,形成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的负反馈机制。相比之下,中国的主要风险传导是通过地方政府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平台事实上是预算软约束,有地方政府的隐性支持,即使面临还本付息的压力,也不会违约或被迫出售资产降低债务。
  1. 提振内需的关键作用
    • 中国需利用时间窗口推进财税改革,未来关键是提振内需。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朱海斌表示,中国需要利用时间窗口推进必要的财税改革等,未来比起外部挑战,提振内需仍是关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盛松成教授在 CLF50 秋季会议中接受访问时强调,当前经济面临的核心问题是消费需求不振。他提议,通过财税改革来激发消费活力,比如上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的税负,并增强特别国债对消费领域的扶持作用及覆盖范畴。
    • 政策应从支持投资转向支持内需和消费,关注重点消费领域。朱海斌认为,在未来的一个阶段,政策应更加注重支持内需和消费,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因此短期财政政策应调整方向,从支持市场主体、投资和工业生产转向支持内需和消费,政策发力点应更多地关注汽车、家具、电器等领域,以促进消费。
  1. 城镇化进程差异
    • 日本城镇化率高,中国仍有提升空间,意味着需求潜力大。1988 年日本城镇化率已高达 77%,但中国在 2022 年仍未达 65%,若严格剔除没有户口的进城务工人员,真正的城镇化率 (户口率) 仅为 48%。
    • 可通过多渠道供给住房,如保障性住房和租赁房,转化潜在需求。问题在于,上述数据对应的 2.5 亿人基本上是农民工及其家属,他们较难有能力承受现在的商品房价格,因此只能被视作为潜在需求。若要将其转化成实际的需求,解决方案是 2017 年房地产改革提到的 “多渠道供给”,例如保障性住房和租赁房。“之前像重庆有过成功的‘地票模式’,农民工以农村的宅基地置换政府的保障房,政府可以利用宅基地进行工业化或住宅等建设,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从日本和韩国的城市化水平来看,我国还有约 15% 的提升空间,对比当前,我国城市化还有 15% 的提升空间。我国城市化地区差异巨大,不同地区完成城市化的时间也会有很大差异。在实现路径上,除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以外,大量农村老年人口的自然死亡,也是减少农村常住人口的一个重要方面,最终很多农村可能会人口越来越少,甚至废弃。从日本城市化发展历史来看,中国在城镇化率达到 63% 之后,仍然经历了长达 20 年的人口快速流动与集聚。1960 - 1980 年,DID 率由 43.7% 提升至 59.7%,提升 16%,高于同期城镇化率 12.6% 的提升幅度。2000 年之后,日本 DID 率仍以每五年 1% 的速度持续提升。日本与中国具有文化的同源性,在家庭观、住房观念较为接近,日本的城市化发展历史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四、中国是否在重走日本老路

  1. 相似表象引发担忧
    • 人口生育率下降、房价高企、经济增速放缓等问题与日本当年相似。当前,中国面临着人口生育率下降的挑战,年轻人生育意愿降低,这与日本曾经的情况类似。同时,房价在一些地区居高不下,给居民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此外,经济增速也出现了放缓的趋势,这一系列问题与日本当年的情况有相似之处,引发了人们的担忧。看空国内经济成主流,市场信心不足。在当前形势下,不少人对国内经济持悲观态度,看空国内经济的声音逐渐成为主流。市场信心不足,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决策变得更加谨慎,这进一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1. 与日本的本质不同
    • 独立自主:中国有强大军事实力保证国家独立性,日本受美国驻军影响。中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能够有效地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保证国家的独立性。而日本由于受到美国驻军的影响,在外交和军事政策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资源禀赋:中国相对日本资源更丰富,有工业体系支撑。与日本相比,中国的资源更加丰富。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中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能够在各个领域实现自给自足,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 人口冗余:中国国内市场大,利于产业升级,如 C919 商飞成功。中国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这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以 C919 商飞成功为例,这标志着中国在航空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也为中国航空产业的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C919 的商飞成功将带动航空材料、航空设备供应等领域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相关产业链的增长。同时,也将提升中国在全球航空领域的声誉和品牌形象,促进航空产业链的升级。
  1. 结论
    • 中国虽面临挑战,但与日本有本质不同,不会重蹈覆辙。虽然中国面临着人口生育率下降、房价高企、经济增速放缓等挑战,但与日本有本质的不同。中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丰富的资源禀赋和庞大的国内市场,这些优势将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因此,中国不会重蹈日本 “失去的三十年” 的覆辙。
    • 需实现产业突破,解决当前问题。为了应对当前的挑战,中国需要实现产业突破,解决当前的问题。一方面,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另一方面,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稳定房价,提高居民收入,促进消费增长。同时,要积极推进财税改革,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