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互联网寒冬下,移动端开发者的出路在哪里?

发表时间: 2018-02-25 13:59

从16年下半年开始至今,很多地方会频繁的提到“互联网寒冬”这个词,有些出去找工作的小伙伴遇阻,甚至有些开始考虑转行其他领域,而一些考虑进入编程领域的朋友也开始徘徊观望。

那么互联网寒冬说法是否靠谱,互联网行业现状又如何?

资本和媒体热

资本一直是野蛮逐新、逐热,移动互联网、共享经济、新零售、人工智能等的大受追捧无非是资本领头进进出出和媒体追捧的游戏。

现在对于移动互联网的融资,资本更加冷静和谨慎。过去靠个PPT和APP的点子能轻易拿到融资的时代一去不返了。大批量追逐概念,不能盈利靠资本供血的创业公司陆续倒闭。但是对于真正有思考,有用户,能盈利的商业模式仍然是资本逐利的热门标的。

所以对资本来说,并非是互联网的项目不再受到追捧,而是炒概念、无非落地和盈利的项目失去了市场,真正优秀的项目仍然会继续焕发新春。

企业

1. 创业公司:上面也有提到,优胜劣汰,能经过一波浪潮生存下来的企业必将在互联网江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2. 传统行业: 传统行业通过互联网赋能的浪潮远未结束,事实上对于大多数传统企业而言才刚刚开始。所谓新零售不光是互联网电商的游戏,传统行业通过打通线上线下来获取更大的市场仍然有足够的想象力。

综合上面的情况,所谓“寒冬",并非真正的寒冬。只是行业情绪趋于稳定,传统行业赋能要需求仍在,市场当量仍在,互联网仍是可以预知的将来关系人们衣食住行的基础行业,”寒冬“说法又从何谈起呢?

回到正题,移动开发人员该如何应对这样的变化?小编根据自己和身边朋友的经历胡言乱语下,大家权且听听。

  1. 创业公司聚居地或二线城市人才招聘需求遇冷,很多朋友在长沙、武汉、广州找工作明显面试量降低很多。这种情况可以考虑一线城市,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一线互联网城市找工作机会仍然很多。

  2. 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朋友不必担心未来技术受行业发展影响,无用武之地。现在移动应用大有大厂寡头垄断流量的趋势,但是在可以预计的未来一些年里,移动领域不用担心工作的问题:仍然不泛商业模式好,盈利能力强的互联网公司兴起;移动互联网当下比较大的当量对移动开发人员的需求仍将是常态;传统行业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来赋能的脚本才刚刚开始,对移动互联网的人才需求仍是常态;

  3. 移动端转前端相对容易,反之难度相对比较大。一般移动端互联网开发人员对于js、css、html5有一定的了解,如果有一定的编程经验,通过短时间的前端知识的学习是可以胜任前端开发的,而现在前端开发人员市场也相当火爆,工资薪酬也不低。

总的说来,未来互联网发展的趋势没有改变,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将继续渗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成为给各个行业赋能的基础行业,对于行业类的朋友未来仍然大有可为。

你还担心掌握编程没有用武之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