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安新区大数据产业最新发展报告

发表时间: 2024-06-11 09:59

贵安新区发展大数据产业,现在如何,未来怎样?

从2013年贵州在全国率先布局大数据产业开始,作为“中国数谷”核心区,贵安新区已实现“从零起步”到“落地生根”再到“集聚成势”的精彩“三级跳”,闯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

未来,贵安大数据产业将迈向何方?6月初,记者在贵安新区“三园三谷”等项目施工现场看到,中电光谷数字经济产业园、西南(贵安)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南方能源大数据中心、交通银行贵安数据中心等抢抓“东数西算”国家战略机遇正在火热建设中,一个更加庞大的数智产业生态集群呼之欲出。

正如贵州广电五舟董事长刘军所说,未来算力,将从贵安“出发”。

关于数智时代的设计和想象,正在贵安新区这片热土上加速勾勒。

从无到有,“中国数谷”声名远扬

今天,谈到贵安新区,大数据已经成为显著的标签。

然而,回望过去,发展大数据对于贵州、贵阳贵安而言都是“白纸作画”。

从无到有,贵安新区自设立以来,便立足气候、电力、地形地貌等优势,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的发展方向,始终把大数据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短短几年时间,中国移动数据中心、中国联通数据中心、贵安华为云数据中心(七星湖)、贵安华为云数据中心(高端园)、苹果贵安数据中心和腾讯贵安七星数据中心等相继落地贵安,快速形成超大型数据中心集群,不断夯实“中国数谷”基座。

早在两年前,贵安新区便已成为全球超大型数据中心聚集最多的地区之一。

  贵安华为云数据中心一角。

特别是去年,智算从无到有,不断实现突破,华为全球最大智算中心落地建设,中国电信智算中心、贵州主枢纽中心一期等相继建成投运,发展动能越发强劲。2023年,贵阳贵安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已突破1000亿元。其中,依托华为云构建“云服务”生态圈,贵阳大数据科创城集聚企业800家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长20.7%。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东数西算”工程算力保障报告(2023)》(绿皮书)和“东数西算”工程算力保障指数显示,贵安数据中心集群算力保障指数为57.02,居全国十个数据中心集群之首。

“过去说到贵安大数据产业,给外界的印象基本上都是数据存储中心。”贵安新区大数据科创局产业融合科负责人张权说,“但一切才刚刚开始,前期,我们花了很大的成本,就像修建高速公路,打牢了基础,后面就能把相应的资源整合起来,全面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属于贵安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篇章才刚刚开启。”

两个转变,大“数”底下勤耕“云”

日前,贵安“数据宝模式”成为中国社科院研究对象,《数据要素市场化:“数据宝模式”研究》一书出版,“数据宝模式”备受关注。

作为贵安新区数据要素领军企业,数据宝将海量数据应用到政务、交通、金融、保险、物流等行业,数据通过指尖操作,解决一个个痛点,转化为发展动能。

数据宝公司董事长汤寒林介绍,目前该公司直连50多个国家部委、国企央企数据,实现302个场景的落地应用。算力变成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成本中心正在向效益中心转变。

位于贵安新区的贵州数据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内,技术人员正在忙碌。

张权介绍,从去年开始,已有不少东部企业到贵安购买算力服务,向算力要效益的时代正在到来。此前,贵州省出台了“算力券”等措施进行激励,计划每年将安排不低于1亿元资金用于支持省内外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购买算力服务,截至目前,通过“算力券”等购买算力服务已达100余单。

基于牢固的产业基座,贵安新区对高科技企业的吸引力越来越强,众多知名企业纷纷在贵安布局智算中心,开辟未来,像数据宝这样的企业越来越多。

此前,贵安与华为达成签约,华为云智算基地将落地贵安新区,全力打造全球领先的智算中心。走进贵安新区“三园三谷”建设基地,现场如火如荼,一幅大“数”底下勤耕“云”的生动画卷正在徐徐铺展,传统数据中心正在转变为智算数据中心,过去的“机房”正加速迭代为智创生态园。

抢占制高点,擘画“智创”新未来

着眼未来,作为“中国数谷”核心区,贵安新区正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聚焦算力、赋能、产业“三个关键”,瞄准人工智能新赛道,积极抢占智算、行业大模型培育、数据训练“三个制高点”,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算基地。

抢占智算方面,截至目前,贵安新区已累计引进数据(智算)中心20个,已部署智算卡9.58万张,算力规模达30EFlops(每秒浮点运算次数),综合算力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智算规模占比超90%,已成为全国国产化智算资源最多、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眼下,已投用的贵安华为(云上屯)数据中心、中国电信贵州信息园、中国移动贵阳数据中心等10个数据中心,正为“东数西渲”“东数西训”等提供强大的数据存储服务和算力支撑。

  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一角。

大模型发展方面,上个月,贵安发展集团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推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贵州工业等领域深度融合应用,推进大模型产业化落地。贵安新区将依托华为盘古、电信星辰、移动九天、讯飞星火等大模型,聚焦酱酒、新材料、电力等八大重点行业,城镇智慧化改造、乡村数字化建设、旅游场景化创新、政务便捷化服务四个重点领域,持续开放行业大模型应用场景,吸引更多数据标注、数据治理、数据训练等领域企业在贵安布局,带动大模型生态企业不断汇聚,赋能千行百业转型升级。

数据训练方面,今年年初,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人工智能训练场正式落户贵安,贵安新区以此为契机,正加快创建数据训练基地和数据标注基地,规范基础训练数据集,建设大模型训练语料库“数据仓”,打造一批国家级和省域数据集。

抢占“三个制高点”,未来,贵安新区大数据产业“两个新转变”将成“两个新常态”。

“算力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容,大数据的发展优势正在显现。”张权表示,贵安新区正以大力推进“东数西算”工程为引领,构建“一硬一软”产业生态,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加快推动贵安大数据产业由“存储中心”向“存算一体、智算优先”迭代,为贵安新区“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不断注入新动能,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 张鹏 潘朝选/文 石照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