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云原生”的真实面貌

发表时间: 2021-05-28 14:05

「云原生」Cloud Native

是最近技术圈一个比较火的名词

通俗一点讲

“云计算老母亲”在逐步壮大

日益成熟的过程中

悄悄孕育了「云原生」


云原生是什么?

首先,云原生不是一种产品

也不是一项具体的技术

而是一组技术体系、概念

及系统设计原则的集合

云原生技术

并不是突然才流行起来的概念

而是随着云计算、微服务架构

服务网格等分布式应用架构技术普及流行

以及在以Docker、Kubernetes

为代表的容器化技术的推动下

逐步被业界所认可的一种系统架构理念

及设计原则的抽象总结


云原生有哪些技术价值?

快速迭代

利用云原生应用程序开发,

如以Kubernetes为代表的容器

来提供离散和可重用的功能

这些功能以灵活的方式集成

甚至跨越多云等技术边界

使交付团队

可以使用重复的

自动化和编排实现快速迭代


自动部署

云原生架构具备自动化和组合功能

并且依赖于可靠的

经过验证和审核的已知良好流程的基础

不再需要人工干预重复执行

实现敏捷交付


独立高效

云原生带来了微服务化架构

把原来“庞然大物”般的单体软件

拆解成很多独立的小模块

这些小模块都能独立“存活”

每个模块都能单独完成一个功能需求

那么,这些小模块就叫微服务

可以作为独立组件升级、灰度或复用

对整个大应用的影响也较小

每个服务可以由专门的组织来单独完成

依赖方只要定好输入和输出口

即可完全开发

甚至整个团队的组织架构

也会更精简、沟通成本低、效率高


如何提升企业应用云原生的能力?

传统技术架构转型

应用采用自动化测试工具

持续集成和自动化部署工具

来帮助团队开发和管理众多服务

对于那些难以修改的遗留系统

可以采用勒死模式

在外层增加新的功能

形成微服务模式

从而逐步取代旧的系统


建设云原生能力评价体系

围绕云原生应用

应该具备的松耦合、易于管理

可观察性、容错性好的四大特性

结合企业的技术栈

制定相对应的评价条款

建设自动化的评价平台

帮助应用定位云原生能力上的不足

除此之外

还建立应用云原生能力变化跟踪机制

定期开展评价结果

发布及改进计划并实现闭环

促进企业云原生能力持续提升

6月29-30日

以“智变· 新生”为主题的

2021第六届SaaS应用大会即将在上海启幕

一个真正基于云原生的SaaS应用交流大会

为各位奉上数字化技术红利

报名入口可关注TOP智汇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