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操作系统的立足之地已经确立"!

发表时间: 2023-12-21 17:01

openEuler项目组组长江大勇12月16日在北京召开的2023操作系统大会上对观察者网络表示,到现在为止,欧拉汽车已经安装了610万多台。IDC也预计,到了2023年, openEuler将占据中国服务器系统的36.8%的市场份额,接近 CentOS的两倍。这意味着 openEuler在经过了开放源码的4年之后,已经成为了中国服务器领域的领先者。

openEuler项目组的副理事长刘文清认为,“开放 Euler是中国操作系统的一种体现。既然所有人都这么认为,那么,整个生态系统就会自动融合,自动适应。”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大会上发表了讲话,他表示,“欧拉”在数万名研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从一颗小树苗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肩负着构筑我国“根技术”、数字经济技术基础的重任。“欧拉系统已经实现了大规模的商业应用,包括通讯、金融、电力、交通、信息等。对于欧拉,我们有很大的信心。”

……

就像 Android和 iOS在手机操作系统上,微软也有 Windows、 CentOS等操作系统,中国企业为何要联合起来,建立 openEuler?

“openEuler不只是一个替代品,它也是一款顺应时代潮流、顺应消费者需求的操作系统,”江大勇告诉观察者网,过去“软烟囱”是很普遍的事情,不同的芯片体系结构对应不同的操作系统,而不同的软件开发人员要适应不同的“软烟囱”,不会给终端用户带来任何价值。openEuler则创新性地提出了一套支持多样化计算能力与应用场景的代码与体系结构,将其定位为面向数字化基础架构的开放源代码系统。

openEuler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华为自主开发的服务器操作系统—— EulerOS,并于今年九月对其进行了开放;今年九月,华为宣布对 openEuler进行升级,将其从一个服务器操作系统提升到一个基于数字架构的操作系统,支持 IT, CT, OT等所有数字架构的应用;华为于2021年11月与社区合作伙伴共同向开源开源基金捐赠 openEuler,标志着 openEuler由华为牵头向行业共建、社区自治发展。

“openEuler的问世,让我们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们,有了用武之地。在没有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将某些革新放在自家的“柜子”中,这很可能造成重复劳动。我们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我们可以向 openEuler社区提交自己的创意,并在 openEuler社区中进行相关的培训。” openEuler研发部的副总裁刘文清说。

从2023操作系统大会上可以看出, openEuler已经支持所有主流的通用计算结构,包括 ARM、X86和RISC-V等,而不是华为的鲲鹏芯片。openEuler同样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先行者,它同样对英伟达和升腾等主流 AI芯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openEuler可以通过对异构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使 CPU与 XPU之间的深度融合,将通用与人工智能的运算能力相结合,从而有效地提高大规模模型的训练与推理效率。

在会议上, OpenEuler的开发者是华为, OpenHarmony的开发者是华为的终端。两者的定位分别是“数字化基建的操作系统”和“物联网时代的操作系统”,对于业内人士来说,两者之间的区别并不容易厘清。

江大勇对观察者网络说,以往的手机端,芯片的性能都很差,只能支持单一的操作系统,而如今,随着芯片性能的提升,一台手机可能会出现多个操作系统,比如欧拉,比如鸿蒙。如果是面向用户的,那就用鸿蒙系统,而对于确定性和可靠性的需求,就用欧拉吧。欧拉与鸿蒙,都已经完成了分散的功能,而他们的核心,也都是共享的,都是可以互相使用的。

中国操作系统已经站稳脚跟

openEuler在以往的操作系统会议上,都会发布最新的操作系统开发报告,这一次也不例外。

据发布会上发布的数字显示,到现在为止,欧拉汽车已经安装了610万台以上。根据 IDC的预测,到2023年, openEuler系统将占据中国服务器操作系统市场的36.8%、20.7%、19.3%、10.1%、13.1%和13.1%。至此,欧拉汽车将成为中国第一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领先地位的汽车整车企业。

不过,36.8%的市场占有率,对于 openEuler来说,可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排名。

江大勇向观察者网络表示,在开源领域,有一种叫做“生态裂谷”的东西,只要市场占有率在19%以上,它就会自我循环,反之,如果市场占有率不到19%,或者是直线下降,那就是失败。对于 openEuler而言,占据20%以上的市场份额是非常重要的,而超过35%则属于自我加速。“之前是社区自发地发展生态圈,但现在,用户和合作伙伴都在寻找社群,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他拿金融业为例,在中国金融业的服务器操作系统领域, openEuler已占有50%以上的市场份额。从金融领域来说,它已经从最初的通用业务,变成了核心业务,而且已经从小规模的应用,变成了大规模的应用。”

“而在新的应用场景中,用户们都选择了 openEuler,这意味着中国的操作系统已经站稳了脚跟,而不是一直以来都是以开放的方式存在的。从今天的数据来看,在未来一年,中国服务器操作系统的新增量市场,将会有36.8%的人选择欧乐技术。既然所有人都达成了一致,那么整个生态系统就会自动聚集起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openEuler研发部的副总裁刘文清说道。

只有方式,才能成功

虽然中国的市场占有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很多专家认为, openEuler目前还不能说自己已经获得了成功。

“在我看来, openEuler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完全是因为它的国际化。”熊伟说,“我们可以看到国际化的机会,在过去的一两年里,已经出现了很多的事情,比如 CentOS的关闭。这不只是国内的问题,还有国外的问题,他们也在研究新的解决方案,有些人已经开始询问,有些人已经开始尝试了,未来很有可能会走出国门。”

江大勇在接受《观察者网》的采访时承认,“纵观历史,任何成功的技术和生态系统,都必须要做到全球化,否则,单一的地区,是无法长久存在的。欧拉汽车从诞生之日起,就想要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全球性的社区,这是唯一的生存之道,也是长久之计。

实际上,欧拉正在努力建立一个开放源码辅助的国际化平台。倪光南院士在大会上发表了讲话,他说 openEuler社区已经为阿帕奇, SIF, OPENCV等几十种主要的开放源码软件提供了原生的支持。在软件安全治理领域, openEuler与 openCHIN、 OPENDELX等国际机构合作,制定中国开放源码的供应链安全规范,为破解开放源码社区治理与软件安全性难题做出贡献。

他还指出, openEuler目前已经聚集了上千家企业,其中不乏英特尔这样的大公司,开源项目的开发者数量已经过万,兴趣小组更是多达一百多个。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世界开源人士的共同努力下, openEuler一定会成长为一个拥有国际影响力的开发社区。

“我们的操作系统,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我们要建立一个新的生态系统,一开始是‘二选一’,然后慢慢地把它做好,希望它会成为更好的选项。”江大勇说,“我们仍然坚持与世界的生态系统保持一致,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提供中国的智慧。”

但是,应该看到,在没有专业人才的情况下,操作系统生态圈的构建依赖于优秀的人才。

从这次会议中,观察者网获悉,从去年七月起,开放原子基金就开始了“公开原子教育行”的活动,以资助开源社团,推广开源课程,设立开源助学金等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培养开源人才。openEuler是国家基金重点支持的科研团队,已与北京航天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大等多所大学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其研究成果已在开源社区内得到迅速的应用与验证,形成了一种产教融合、产学结合、产学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为中国的基础性软件培养专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