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天才的数学挑战:Ruby之父的故事

发表时间: 2019-07-03 15:05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要求程序员的英文要好,要求他的数学要好。然而有个人数学极差,但是却成为了一个优秀的程序员。他就是Ruby之父-松本行弘。

松本行弘,1965年4月14日出生在日本鸟取县。和其他计算机界的前辈一样,他接触计算机也非常早。在他小学的时候,他的父亲就给他买了一个口袋型电脑L-Kit16,第一次接触电脑,小松本行弘就非常地兴奋,他对这个大盒子非常地好奇,他非常想搞明白这个东西可以用来做些什么。到了初中的时候,他的父亲又给他买了一台Sharp PC-1210,这个很类似我们今天的计算器,但是它不仅可以计算,还可以编程。那时候的他对只要输入指令,计算机就可以按照你的指令进行操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就是那时候,他已经不知不觉地走入了计算机的世界。

L-Kit16

Sharp PC-1210

松本行弘非常的热爱看书,在他家门前有个书店,每天放学后他都会呆在那里,什么科幻小说,漫画,百科全书,什么有趣他看什么。每次都是父亲叫他回家,他才恋恋不舍地放下图书,从书店走出。他的小伙伴经常开他的玩笑,你每天应该直接回书店啊,那里才是你的家啊。

进入高中后,松本行弘第一次真正地接触了编程。那时候的他对汇编和Basic都不感兴趣,他想自己创造一门语言,当时的他连语言的名字都想好了,可是后来记载着他的编程语言的笔记被他弄丢了,他也只好作罢,不过要做一门编程语言的种子已经在他的心底种下了。

进入大学里面,他变成了一个宅男,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看书,偶尔会看看电影。他很少运动,也许那时候的他已经具备了做一个程序员的基本素质,那就是宅。那时候的他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计算机上。他经常通宵操作计算机,第二天早上,回家洗个澡吃个饭,然后又一头扎入了计算机里面。可以说他整个大学4年都是和计算机为伴,计算机不知不觉已经成了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和一般人不同的是,松本行弘的大学读了6年,因为他中间休学了2年,原因是他跑去当传教士去了。松本行弘大学里面研究的是程序设计语言和编译器。大学毕业后他曾经读了一段时间的博士班,可是后来他放弃了。

和现在很多的大学生不同的是,松本行弘并没有选择大城市,而是回到了小城市工作。在那里可想而知,机会很少,不过庆幸地是,他找到了一份软件开发的工作,那是一份做OA软件的工作。那时候公司对软件并没有太多细致要求,这就让他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而他也因为自己经常自由发挥,所以每天很晚才下班回家。不过他并没有抱怨,反而很高兴,那时候的他非常希望自己可以做一辈子的程序员。

松本行弘

没过几年,泡沫经济崩溃的后续影响开始显现出来。公司的项目少了,也开始了一些裁员。为了让自己的家庭能过得更好,他离开了第一个软件公司,加入了名古屋CAD vendor。

1995年,在第一家软件公司研究了2年的ruby被松本行弘公开发布了,一经发布,反响剧烈,人们纷纷感叹这门编程语言的好用。

如今的ruby已经从一个解释性语言慢慢过渡为编译型语言。JIT的引入,让ruby的性能大幅提升。Ruby现在最新的版本是2.7,ruby on rails的成功让更多人熟知了ruby。我相信随着ruby3.0的到来,ruby还会迎来自己的春天。

松本行弘

作为一个程序员,松本行弘出版过很多书籍,其中《松本行弘的程序世界》这本书在日本很受欢迎,这本书里面介绍了很多程序设计理念,直到今天读来依然受益匪浅

现年54岁的松本行弘依然奋斗在编程的一线,正如他希望的那样,他想做一辈子的程序员,差一分一秒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