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选择拥抱还是拒绝?网警来指导

发表时间: 2024-05-14 10:56

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简称AI)诞生了。作为一项科学技术,是成为“机遇”还是“威胁”,这取决于使用者。怎么看怎么办,网警给您支个招。




有视频不代表有真相


1

查处王某某利用AI编造多起网络谣言案

江西南昌高新网警工作中发现,辖区某MCN机构存在传谣行为。



经查,MCN机构运营负责人王某某为博取流量,利用ChatGPT对网络信息进行洗稿编辑,并在新闻资讯平台发布“西安爆炸”“转基因食品导致绝育”等谣言文章,引发网民关注、转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属地公安机关已依法对王某某处以行政处罚。




2

查处刘某利用AI编造“体育馆坍塌事故”网络谣言案

江西九江八里湖网警在工作中发现,网民刘某在某平台发布文章称“惊天雪灾!信阳市中心体育馆惊险崩塌,数百人奇迹生还!”,引发网民广泛关注。




九江网警立即行动,经查,网民刘某为获取平台内容收益,以网络热点事件的图文为素材,通过AI工具自动文案生成功能编造虚假信息并发布至互联网平台,给社会造成极大负面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属地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刘某处以行政处罚。



3

查处胡某利用AI编造“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网络谣言案

江西赣州寻乌网警在工作中发现,胡某在某网络平台发布一篇题为“江西‘3.24’重大交通事故报告”的文章。其宣称:“2023年3月24日13时50分许,江西赣州寻乌县境内发生一起重大道路交通事故。事故造成20人死亡、19人受伤。”


该信息引发大量网民关,给寻乌县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经查,胡某以网络账号经营为生,其为吸引流量,利用AI生成文章,造谣寻乌县发生一起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并将该信息发布在某网络平台。因胡某主动承认错误、积极消除负面影响,寻乌警方依法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有文不一定有真相,有图也不一定,而随着AI发展至今,有视频也不等于有真相。


为了流量和利益而制造网络谣言,这一互联网“毒瘤”在多地出现。




利用AI洗稿造谣,西安警方依法处罚多人



用AI编“假悬赏通告”蹭热度?行政拘留!



用AI编“假通报”蹭热度,广西警方处罚2个造谣账号



造谣“文采”不够,“科技硬活”来凑?



四川查处两起利用AI编造、传播网络谣言案件






网警提醒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我们应依法依规合理使用新兴技术,共同维护风清气正、和谐美好的网络环境。


无论使用何种技术手段,对于编造、故意传播网络谣言,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公安机关将坚决依法查处。






拥抱新兴科技,AI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AI的出现也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AI可以处理海量数据,通过算法和模型发现数据背后的模式、关联和趋势,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AI在视听领域也展现出了强大的效能,能够协助开展宣传工作。


近日,江西网警使用AI制作了一组打击整治网络乱象宣传海报。

















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但是选择权在我们手中!


积极拥抱AI这一强大的科学力量,理性应对其中风险和挑战。


来源:公安部网安局

责任编辑: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