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产业链深度剖析:上下游数据表现强劲,政策助推需求增长

发表时间: 2022-04-01 13:33

(报告出品方/作者:广发证券,刘雪峰,李傲远)

一、下游需求饱满,对服务器行业增长提速保持乐观

在全球数据流量迅速增长以及公有云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服务器作为云网体系 中最重要的算力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快速扩容。根据IDC统计数据,2017-2020年全 球服务器销售额复合增速超12%,中国服务器销售额复合增速超20%,呈现较强增 长态势。随着未来AI与边缘计算等新应用场景兴起,服务器的重要性与需求空间将 进一步显著提升。

服务器需求集中在互联网(包括云计算)、电信运营商、政府、金融等领域, 其中互联网行业是服务器最主要的采购方,在整体需求中的占比接近50%。结合大 客户的资本开支、招投标数据,以及对下游行业发展逻辑的定性分析,我们判断互 联网的服务器采购有望在22年明显回暖,运营商、金融等传统领域的需求则大概率 将维持快速增长态势。

(一)22 年云计算巨头的服务器采购有望回暖,中大型互联网公司崛起拉动 ICT 设备需求

云计算与互联网领域的服务器需求相对集中,整机厂跟腾讯、阿里等头部厂商 的合作呈现业务规模大、用户粘性高、毛利率低的特点。随着公有云及游戏、电商、 视频等互联网内容端的快速发展,头部互联网厂商逐渐成为算力需求的主要来源, 也是2017年以来服务器市场规模增长的核心动力。互联网领域业务优势在于合作稳 定、庞大订单带来低费用率,相应的代价则是服务器整机厂的话语权较弱,且业务 毛利率明显低于政府、金融等传统领域。

云计算市场具备相对更高的切入门槛。公有云领域的ICT产品需求规模大且迭代 周期快,其对服务器供应商的敏捷开发、大规模交付能力以及成本控制能力(服务 器厂商面对上游元器件公司的议价力)均有很高要求。一旦进入云巨头的供应体系, 服务器厂商则可以在快速的产品迭代中积累技术研发优势,同时依靠快速扩张的业 务规模取得对上游元器件厂商的更高议价权,从而不断强化对友商整体的竞争优势。

根据历史经验,云计算巨头的CAPEX规模与增速数据可以较好地反映上游服务 器需求。国内头部厂商阿里、腾讯21年在数据中心方向的投入呈现放缓趋势,我们 认为主要原因或在于三点:


(1) 20年基于互联网经济的短期爆发以及防御中美博弈下的供应链风险,巨头做 了较多备货性的服务器等基础设施采购,客观上后续存在去库存需求;

(2) 年初以来的反垄断监管政策以及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或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互 联网大厂的投入意愿;

(3) 芯片紧缺给上游厂商供货带来了明显压力。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起,全球 产业链均出现停工停产,尤其是芯片制造业集中的美国、东南亚、韩国、日本 等地产能遭到严重冲击。加上2021年2月美国暴风雪和3月日本工厂火灾,芯片 供给侧产能恢复受到较大阻碍。缺芯背景下服务器整机厂难以满足云计算大厂 的大规模交付需求,同时供应商具有将有限资源向高毛利客户倾斜的动力。

考虑到服务器去库存周期接近尾声,元器件紧张问题亦有望在22年得到一定的 缓解(参考德勤等第三方机构预测结论,芯片供应有望在22年中期实现较明显改善), 我们判断大概率可以在22年H1看到云计算巨头的ICT需求增速向上的拐点。

另一方面,字节、美团、百度、快手等互联网厂商发展迅猛,已成为ICT设备下 游需求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1)美团:2021年美团将“Food+Platform”战略升级为“零售+科技”,公 司餐饮外卖、到店及酒旅、社区电商等业务的高速成长离不开强大科技底座的支撑, 即行业领先的算法模型及算力资源。作为本地生活服务龙头平台,美团将继续推动 三大业务线快速扩张,同时对IT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将同步增长。20H1、20H2、21H1 美团的资本开支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03.97%、743.38%、85.73%。

(2)百度:2021年百度非在线营销的核心收入达212亿元,同比增长71%,主 要来自AI智能云与智能驾驶业务的贡献。在国内公有云需求承压的背景下,21年百 度的云业务收入实现了远超行业整体的增速,根据IDC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中国公 有云市场报告,百度再次蝉联AI云服务第一名。与之相应的,百度延续了其在云基 础设施端激进投入的策略:21Q4百度资本开支为42.4亿元,同比、环比增速分别为 95%、59%。


(3)快手:除主播与广告的收入分成以外,快手主要的经营成本来自网络带宽、 服务器托管以及设备折旧。21年前三季度公司带宽费用及服务器托管成本总额为 58.2亿元,同比增长48%;自2018年起公司显著提升了资本开支力度,2020年及 21H1资本开支同比增速为34%、9%。快手及其所在的短视频、直播电商板块仍处 于高速发展阶段,基于业务属性,公司将继续加大IT基础设施领域投入;行业龙头 字节跳动虽缺少公开的经营数据,但考虑到更庞大的体量以及和快手相似的业务逻 辑,字节对于ICT设备的需求拥有更广阔的增长潜力。

总的来说,资本市场往往更加关注头部云计算厂商经营状况变化对上游服务器 行业的影响,而忽略了近年来崛起的中大型互联网公司带来的增量ICT设备需求。字 节、百度、美团、快手等公司在高速成长的互联网业务支撑下,ICT设备采购规模与 腾讯、阿里的差距在快速缩小,并逐渐增强对于服务器市场整体需求的拉动效应。

(二)国内电信运营商的服务器采购意愿明显增强

电信运营商的服务器采购一般通过集采方式进行,项目规模大且标准程度高, 但由于运营商的云网建设需求呈现周期性,年度之间的采购量往往有较大波动。在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政策催化下,同时基于自身加大云计算基础设施投 入的战略选择,2022年中国移动与中国电信均披露了较激进的服务器采购计划。

1. 中国移动发布《2021-2022年PC服务器集中采购(第1批次)招标公告》, 计划集中采购PC服务器约16.37万台,总金额预计近百亿元

中国移动近年持续推进5G、云计算、数据中心、千兆宽带等重点项目,资本性 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用于全面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中国移动资本 性支出达1806亿元,同比增长8.86%。根据招股说明书,未来资本性支出及募投资 金将继续用于5G精品网络建设项目、云资源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推动网络智能化转型、云网融合一体化发展。

根据22年1月中国移动披露的“2021-22年度服务器集采中标候选人公示”,22 年第一批次预计将采购服务器16.4万台,共分为16个标包,目前已确定部分中标候 选人名单。已披露的10个标包总金额约70.63亿元,就份额来看,第一位是超聚变, 占比29.67%;其次是中兴、浪潮、新华三、烽火,占比分别为25.38%、16.03%、 15.06%、7.15%。


根据中国移动采购与招标网公开披露的招标公告,近年来总部的服务器采购规 模快速增长,近期公布的21-22年第一批次服务器采购数量较20年同批次增长 41.98%。

2. 中国电信:

中国电信在“云改数转”的战略背景下,已在全球率先实现了云、网络、IT的 统一运营,并致力于打造智能、安全、绿色的云网一体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近年 来保持着ICT领域较激进的投入策略。

根据中国电信披露的2021-2022年服务器集中采购招标结果,本次招标规模约 20万台,其中国产化服务器占比超过25%。项目共分为7个标包,分别为计算型服务 器(I系列)、存储型服务器(I系列)、冷存储型服务器(I系列)、NFV型服务器 (I系列)、GPU型服务器(I系列)、服务器(A系列)、服务器(G系列)。I系列 为Intel服务器芯片、A系列为AMD服务器芯片、G系列为鲲鹏或Hygon服务器芯片。

本次集采共有12家厂商入围。其中,中兴和紫光入围全部7个标包,其次是烽火。 浪潮位列第四,入围5个标包。从中标份额看,第一位是中兴,占比约26.2%,其次 是新华三、浪潮、超聚变、烽火,分别占比25.7%、14.5%、8.9%、6.3%。

根据中国电信公开披露的集采招标公告,近年来总部的服务器采购规模快速增 长,21年和22年公开渠道下集采服务器数量分别同比增长24%和186%。

(三)金融机构作为高毛利优质客户,服务器需求仍有较大增长潜力

金融行业是服务器产品的重要需求方,且平均毛利率水平高于具有集采属性的 互联网与运营商客户。金融行业数据流量大,注重保密和安全性,对服务器的承载 量和并发处理能力、高可靠性和高可扩展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整体来看,金融 机构需求中的方案复杂程度、设备集群性能低于互联网与运营商市场。金融行业盈 利能力强劲,机构多元且分散,对上游产品价格不敏感,因此ICT业务的回报率明显 高于其他领域,是服务器市场中的优质客户。


我们判断国内金融领域的服务器需求仍有较大增长潜力:

一方面,金融行业重要的信息系统关系到国计民生,是国家信息安全重点保护 对象,近年来国家网安职能部门不断加强对金融领域信息化系统安保水平的监督指 导力度,“两地三中心”的IT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可显著强化对数据安全和业务连 续性的保障)基本成为金融机构的共识性选择,行业对数据中心ICT设备的需求也将 持续扩容。

另一方面,目前国内银行相当比例的IT系统底层仍是大/小机架构,基于成本考 虑并响应信创趋势,银行或将逐步由大/小机切换为通用服务器体系:

(1) 商业银行核心系统底层IT的设计理念是追求绝对的稳定和安全,而大机 系统可靠性极高,年非计划停机时间仅3秒,远超x86体系,因此目前仍在大型银行的核心系统中广泛应用;

(2) 大/小机系统的核心知识产权(包括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均属于 IBM等海外厂商,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存在不可控的风险因素,因此 基于信创的需求,银行或将平稳较快地推动大/小机体系的替换;

(3) 大小机价格昂贵(大机价格过亿,小机几十到上百万元)、运维扩展完 全依赖IBM;随着互联网金融发展,银行的非核心业务快速扩容,多维 度用户数据显著增加。出于成本与敏捷性考虑,银行也有进一步强化x86 服务器体系的自发需求。

2014年以来去IOE行动在金融行业逐步推进,但由于自主IT产品落后较多而进 展缓慢。随着自主芯片、分布式数据库等核心产品的性能提升以及信息安全环境加 速恶化,20年、21年金融信创试点规模快速扩大,考虑到IT系统的替换往往采取由 易到难的路线,我们判断当前的金融信创或以金融机具、PC、OA系统等为主,而 核心基础设施(以服务器为主)和关键业务系统或将在未来数年释放出可观的需求 空间。

在强化数据中心建设、新业务快速推广(如银行理财子)、响应信创趋势等因 素叠加下,银行IT投入规模在2018年后出现较明显提速,19、20年增速分别为18.8%, 43.6%。硬件在银行IT投入结构中的占比虽有所下降,但在2020年依然超过软件和 服务,服务器、金融自助机具是硬件投入中的主体部分。(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二、上游数据向好,印证全球服务器市场景气向上

作为专用于承载生产系统的高性能计算设备,服务器的硬件架构与普通计算机 相似,但在安全性、处理能力、可靠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均有更高的要 求。服务器行业经过数十年发展,其产品结构稳定、上游供应链成熟,主要的元器 件供给细分市场均已形成较强马太效应,由少数厂商垄断。从英特尔、AMD、信骅 等上游寡头的近期经营数据来看,我们认为服务器厂商整体表现出了积极的采购意 愿与布局未来的态度。

(一)x86 架构仍主导 CPU 市场,英特尔、AMD 整体营收快速增长

CPU(中央处理器)作为服务器的最核心元器件,负责整体运算和控制。CPU 技术壁垒极高,技术路线可分为X86架构(复杂指令集)和非X86架构(精简指令集), X86指令集专利由英特尔、AMD共同拥有,在非X86路线中,ARM架构已成为最具 发展前景的挑战者。

根据IDC 2020年统计数据,全球服务器市场中X86架构产品占据90%以上份额 (销售额口径),若以销量口径计算,X86服务器份额约98%(X86体系外的CPU 多用于超算中心等非通用场景)。随着苹果、高通、微软、华为等巨头加码ARM路 线,其在服务器领域的商业化进程显著提速,但短期仍难动摇X86架构的统治地位。

X86 CPU的供应商则以Intel和AMD为主,其中Intel多年占据超80%的全球份额。 2018年以来,AMD凭借高性能的Zen架构及英特尔制造工艺升级出现瓶颈的时间窗 口,逐年扩大其在数据中心CPU领域的市场份额。根据Omdia所统计的21年Q4数据, 英特尔X86服务器出货量占全球出货量76%,AMD的X86服务器出货量占比18.3%, 较20年提升8.2pct。但整体来看,英特尔仍然在全球服务器CPU市场中拥有较大优势。

根据历史经验,我们可以通过Intel和AMD的数据中心业务(产品是服务器CPU) 收入增速来映射服务器市场的增长情况。可以看到,Intel和AMD的芯片业务虽然季 度间有所波动和短暂回落,但一直保持了较稳定的持续增长(19Q1及20Q3英特尔 的收入下滑较明显或是芯片推迟上市及AMD强势崛起的缘故)。Intel数据中心业务 2016-2021年的营收复合增速为8.4%,2021Q4营收同比增速为4.9%;AMD 2016-2021年的营收复合增速为28.9%,2021Q4营收同比增速为45%,环比10%。


AMD的中国区业务表现相较其全球市场更加优秀,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快速提升。 2016-2021年英特尔与AMD总体的中国区收入复合增速为12.62%,2021年增速为 14.95%;AMD 2016-2021年中国区收入复合增速为41.05%,2021年增速为75.97%。

(二)主板、BMC 等关键固件厂商月度营收数据向好

22年2月收入:BMC芯片厂商信骅同比增长32.53%,主板厂商技嘉同比增长 27.64%。

(1)BMC 全称为基板管理控制器,是用于监控和管理服务器的专用控制器,通常 每一台现代服务器中都有一个BMC。BMC芯片龙头信骅在2019年市占率超过70% (Gartner数据),戴尔、惠普、浪潮信息等主流服务器整机厂商均是信骅核心客户, 故信骅月度营收数据往往被作为观测全球服务器出货量变化的理想前瞻指标。21年 信骅营收同比增长18.74%,其中,21Q4同比增长47.9%,环比增长9.8%。

(2)服务器上游主板厂商技嘉营收同样表现强劲,继22年1月营收同比增速近36.77% 后,2月营收约88.96亿新台币,同比增长27.64%。

总的来说,上游元器件厂商营收数据可较好反映全球服务器市场的供需情况, 但以此来判断国内的需求变化则未必准确。CPU、内存、BMC芯片、主板等元器件 厂商面向全球服务器市场供货,国内头部服务器厂商(浪潮、华为、华三等)占全 球份额比例依然较低,且可能受到政策、大厂采购周期等短期因素影响,故以信骅 等元器件厂商的营收变化来预判国内短期服务器市场需求,有时会因国内外市场环 境的差异造成误判。

但其对国内服务器市场景气度的映射意义也在逐渐加强:

(1) 国内服务器厂商在全球的市场份额持续增长,14年Q1国内排名前二的服务 器厂商全球出货量市场份额仅为7%,到21年Q3市场份额已达到16.4%。浪 潮、联想、新华三等头部整机厂正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全球供需体系;

(2) 2020年以来海内外服务器需求均较大程度受到疫情因素影响,外部环境相似, 因此我们认为上游元器件厂商营收数据对国内服务器市场景气度的映射或 将更有意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三、数字经济政策加码新基建,拉动 IT 基础设施领域 需求

(一)“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聚焦建设新型云网算力基础设施

在22年1月发布的《“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文件中,政府提出将建设泛在 智联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作为数字化产业发展的前提,全方位推动基础设施能力提 升。规划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建设泛在智联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的方向,包括建设 泛在智能的网络连接设施、建设物联数通的新型感知基础设施、构建云网融合的新 型算力设施及探索建设前沿信息基础设施。其中强化“新算力”支撑、构建云网融 合的新型算力设施是政策重要的着力点,有望强化经济社会整体在数据中心与服务 器领域的投入意愿。

(二)“东数西算”战略拉动 IDC 产业和上游设备需求

数据中心是算力资源的主要载体,“十三五”以来国内IDC产业规模在迅速膨胀 的计算需求带动下快速增长。但另一方面,数据中心作为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的高能 耗及重资产投入行业,供给端的粗放扩张导致区域性供需失衡、整体能耗水平(PUE) 过高等问题逐步凸显。随着近两年一线城市严格落实双控政策、收紧IDC能耗指标发 放,同时需求端的公有云市场增速有所放缓,国内IDC行业进入了较困难的发展阶段。 但年初“东数西算”战略的出台,有望大幅改善数据中心产业的发展环境:政策一 方面明确了支持、引导行业持续快速成长;另一方面在政策的统筹规划下,IDC市 场份额将更快、更平稳地向头部合规优质的厂商集中,加速落后产能的关停并转, 真正实现IDC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增长。

2022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宣布“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国 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 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其中,内蒙、贵州、甘肃、 宁夏为面向全国的非实时性算力保障基地,承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需求;京津 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四个节点服务于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实施需要,将主要承 担互联网、云计算厂商等流量大户的低时延核心业务需求。


其中8个算力枢纽着力优化网络、能源等配套保障,引导数据中心集约化、规模 化、绿色化发展,带动数据中心相关产业由东向西有效转移;10大集群(未来还有 可能新增)为算力枢纽内的国家数据中心集群,每个集群作为一片物理连续的行政 区域,具有减少数据绕转时延、降低长途传输费用、保障数据中心能源供给、积极 协调安排能耗指标等作用。

从政策内容看,主要围绕数据中心集约化、绿色化和规模化发展展开,强调算 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对IDC产业的精细化管理。

从政策目的看:

(1) 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通过全国一体化的数据中心布局建设,实现扩大算 力设施规模、提高算力使用效率的目标。

(2) 促进绿色发展。加大在西部布局范围,消纳西部绿色能源,通过技术创新等 措施,持续优化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

(3) 带动投资。通过算力枢纽和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带动产业上下游投资。

(4)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通过由易到难逐步激活西部数据中心的存储、计算功能, 促进东西部数据流通,最终实现西部地区的高新产业集聚,推进西部大开发。

当前国内IDC供给高度集中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缘于数据中心对网络依赖性强,而骨干网络汇聚节点主要在一线城市部署。不同于海外IDC厂商可为企业用户提供高 质量的网络直连服务,国内运营商基于政策法规、商业利益等因素仍难以全面开展 高速网络直连业务。发改委等部委在“东数西算”政策中直面行业痛点,提出协调 建设“数据中心集群与集群之间的高速直连网络”等措施,解决调度网络、信息安 全、应用场景等配套问题,将逐步拓宽偏远地区数据中心可承载的业务种类。

同样需重视的是此次“东数西算”政策是发改委等政府部门在尊重市场规律的 前提下对数据中心行业做出的激励、调整与优化,后续建设者是电信运营商、第三 方IDC厂商等市场化主体。因此我们建议弱化短期对公共部门IT预算大量投入的期望, 而应把握信息相对透明公平的市场化需求的较大机会,IDC以及ICT设备领域的龙头 厂商将较明显受益于后续政策的推进。


四、重点公司分析

(一) 浪潮信息

根据产业发展规律,服务器行业龙头可享受贝塔之上的更高估值溢价。服务器 行业商业模式成熟、产品差异较小,供应商实现规模效应后才能在面对上下游时在 价格与账期方面拥有更强话语权,并获得更优秀的财务数据表现(高毛利率/净利率、 低存货/账款周转率等)。自2020年以来,浪潮信息的龙头地位稳固,服务器市占率 维持在30%以上。

在全新计算场景(如边缘计算、无人驾驶、VR等)成熟之前,互联网与云计算 厂商仍将是服务器需求增长最主要的驱动力。浪潮信息在公有云及国内互联网市场 中同样占据绝对优势,根据Synergy数据,浪潮服务器连续8个季度位居全球公有云 基础设施服务器市场(含电信运营商的公有云)份额第一(21Q1),领先地位稳固 且优势进一步扩大。

随着公司国内市占率快速提升,规模效应带来的经营管理效率改善在财务数据 层面有较清晰体现:

1. 毛利率方面:21年前三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为13.14%,较20年全年提升 1.44pct。主要原因在于传统行业市场拓展效果显著,政府、电信运营商、 金融等领域收入增长明显,同时互联网需求较为疲弱,公司面对传统客户 的议价能力显著强于面对互联网大厂。考虑到22年互联网需求或有较明显 反弹,预计公司整体毛利率将同比保持平稳或略有下降。

2. 净利率及费用率方面:公司18-20及21年前三季度的销售净利率分别为 1.39%、1.85%、2.39%、2.93%,三费率总和分别为8.47%、9.08%、8.65%、 8.77%,其中研发费用率增长较多,管理费用(不含研发)与销售费用呈 现平稳下降趋势。总体来看,公司持续兑现规模效应下利润率改善的预期。

浪潮信息龙头地位源于其利用先发优势构筑多维度护城河,其核心竞争力可概 括为:贯彻大客户联合开发模式、重点布局AI服务器、整体的成本优势。


(1) 贯彻联合开发模式,具备敏捷研发、大规模交付能力

互联网巨头需求精细化,服务器定制开发成为趋势。互联网经济发展创造了大 量新业务场景,传统标准服务器产品已不能满足企业愈加多样化的需求。同时,互 联网行业具有强马太效应,头部企业需要相应规模的服务器承载海量用户和业务数 据,由此带来了基础设施需求的大规模定制化特点。

JDM帮助浪潮信息高效对接大客户的定制需求,提升供应能力。浪潮采用联合 研发模式(JDM),与阿里、腾讯、字节等互联网巨头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在 设计、研发和交付等环节协同合作,更好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同时实现规模生产, 有效降低成本。JDM模式实际上是一种打造敏捷供应链的方式,互联网行业需求具 有多样化且快速迭代的特点,需要上游厂商具备较强的研发、产能调整与快速交付能力。基于JDM模式,浪潮信息的研发、交付能力大幅提升:①新品的研发周期从 1.5年缩短为9个月,客户提出需求后最快可3个月交付样机;②订单交付周期从15 天缩短至5-7天。

(2) AI服务器领域优势巨大,市场高速发展下成为重要收入增长点

立足先发优势,持续重点投入。公司2017年即积极布局AI高性能计算,2020年 率先打造智算中心业务,围绕AI计算力生产等关键环节,进一步强化产品体系和生 态构建。在产品矩阵中,现有的AI服务器AGX-5可支持4倍超大规模深度神经网络模 型且训练速度提高10倍,在计算性能、芯片互联、数据吞吐等方面实现极大提升。 在MLPerf的2021年4次性能测试中,浪潮AI服务器获得44项第一,远超其他厂商, 产品性能优势明显。此外,浪潮还推出了AIStation平台,可以同时对训练推理进行 一站式管理,最大化提速AI生产交付过程。

前期投入卓有成效,公司在AI服务器市场龙头地位稳固。根据IDC数据,中国 AI服务器市场呈现寡头垄断格局,其中浪潮市占率在2017-2020年均超过50%,多年 稳居第一,客户包括百度、阿里等互联网巨头。全球AI服务器市场格局较中国市场 分散,过半的市场份额由5-6家企业占据。2021年H1浪潮市占率达20.2%,位列全 球第一,较去年同期增长3.8pct,市占率逐年提升。


(3) 智能化生产等多措施带来成本优势

公司是Intel的战略合作伙伴,采购价为战略协议价。基础服务器成本结构中, CPU占比最大,为30%。浪潮与CPU主要供应商英特尔是长期战略合作伙伴,采用 战略协议采购价格,减轻供应端成本压力。

信息化智能工厂实现生产、供应链降本增效。浪潮信息具备国内首个信息化高 端装备智能制造工厂,通过5G、物联网等新技术,在业界首次实现服务器大规模定 制化生产。依托智能工厂,浪潮定制化服务器的订单完成及交付周期从18天缩短至 5-7天,人员减少75%,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在产品质检方面,浪潮利用5G、 边缘计算等技术实现自动质检,人力成本可降低80%,且有效提升质量稳定性和质 检准确度。

(二) 紫光股份

公司全面、深度布局“云—网—边—端—芯”产业链,具备从通用型产品到行 业专用产品,从核心芯片到系统整机、到数据中台、到云上应用的全产业链和纵向技术垂直整合能力。根据公司20年年报引用的IDC与Gartner统计数据,2020年公司 核心基础ICT产品的国内市场份额均处于前三。

业绩稳健成长,高研发投入为创新业务护航。新华三具备优秀成长性,2017-20 年营收复合增速为21%; 2021Q1-Q3营收与利润分别为476.24亿元和16.01亿元, 同比增长15.13%和29.39%。

市场对公司网安和云等创新业务的成长性与竞争优势认知不足:

① 网络安全:新华三是国内为数不多具备电信级/金融级网关安全技术能力的 厂商之一,随着国内网安市场份额逐步向具备核心技术、数通能力过硬的厂商集中, 新华三的网安业务规模有望快速接近甚至赶超国内第一梯队厂商。

② 云计算:混合云业务是新阶段的战略重心,公司在技术能力、渠道体系等方 面已筑起明显领先于中小厂商的竞争壁垒。从数据来看,紫光云20年营收增长135%, 达6.1亿;新华三在国内超融合市场份额稳居第二位,20年占比23.9%,次于华为 25.6%。


此前健坤集团质疑紫光集团重整合理性曾引发市场担忧,最新进展显示风险趋 于可控。根据紫光集团公告,《重整计划(草案)》已于2021年12月29日获债权人 组、出资人组表决通过,其中健坤集团隶属“出资人组”,亦投出赞成票,重整程 序按照原计划顺利推进。22年1月17日,重整计划获得法院裁定批准,确定性进一 步增强。

我们维持之前报告的判断,即公司潜在的市值空间主要来自于市场对ICT传统主 业及云计算创新业务的认知修复,而非“集团重整落地”所带来的博弈性机会。一 方面,新华三拥有涵盖“云—网—边—端—芯”从通用产品到解决方案能力的ICT 全产业链布局,且随着行业龙头公司供应链遭遇短期困境,新华三的网络设备及服 务器业务在十四五期间的成长性有望进一步提速;另一方面,新华三网络安全与云 计算创新业务的成长空间与竞争优势仍未被充分认知,以核心产品超融合为例,公 司在技术能力、大客户渠道体系等方面已明显领先于后续中小厂商,并逐步在市场 份额上拉开差距。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