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门峡大坝争议背后的真相

发表时间: 2024-09-12 13:25

三门峡大坝的建设历程,真是一个充满了希望与争议的故事。从初衷保护黄河,防洪抗灾,到如今泥沙淤积带来的新问题,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利益博弈和人们的命运交错?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历史,探讨这座大坝是福是祸。

三门峡大坝的建设

1957年9月,国家决定在河南、陕西交界处修建一座大坝,初衷是为了解决黄河泥沙大量淤积的问题,保护周边乡村和农田不受洪水侵袭。三门峡大坝的建设并非泛泛而谈,而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程,1958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大坝的修建申请。

这项工程的意义非常重大,因为大坝不仅仅是用来防洪的,它还可以为周边地区发电,同时也是黄河上游航运的重要保障。可是往往事与人愿相反,大坝修建的初衷固然是为了守护波澜壮阔的黄河,但是它确实给泥沙携带带来了一个“天堑”的阻碍,泥沙无法顺利通过,自然而然会加速淤积的速度

根据资料显示,三门峡大坝在1960年4月完成主体工程,这之后大坝开始正式发挥作用,它不仅为周边乡村和城市带来了稳定的电力供应,同时也开启了黄河航运的新纪元。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仅仅一年半的时间,这里的泥沙就已经累积了15.3亿吨,这个数字让人咋舌。

泥沙淤积本身对于周边地区的高程和地势都会有影响,事实上潼关高程就因为泥沙的淤积被迫抬高了4.4米。而且根据一些资料显示,在三门峡大坝修建之前,这里发生洪灾的概率并不算很高;然而随着泥沙淤积的到来,上游地区的洪水风险却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每逢夏季季节,这里几乎都会发生洪灾。

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对三门峡大坝进行了多次改建,在1962年起就将泄洪排沙作为主要改建目标。但是这项改革却带来了新的问题,因为泄洪排沙会影响到上游地区的发电供应和灌溉用水,而且这种方式也没有彻底解决泥沙淤积带来的洪水风险。

从某种程度上说,三门峡大坝前赴后继修建的背后体现了东方大国水利工作者对于抗洪救灾、泥沙淤积等问题解决意愿的坚定;然而现实告诉我们,技术和手段并不是万能的,该大坝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泥沙淤积问题。

存废之争

因为这项工程带来了很多弊病,1958年兴建的三门峡水库蓄水后就带走了很多乡村的土地,近90万人也因此失去了家园。他们原来生活的地方已经成为了鱼虾水乡,可是国家对于这部分人的安置却没有太好的安排;很多人被迫选择了挑着担子走向他乡,但新的居住条件并不乐观,许多人面临着没有稳定收入来源、孩子上学困难等问题。

而针对三门峡大坝是否应该废除的争论也从未停止过。陕西日报曾在2015年发布消息称,陕西省水利厅认为撤坝更有利于防洪,并且可以恢复黄河原本的自然状态;但是河南省却认为这座大坝还是有利可图的,它为该省乃至中原地区带来了良好的防洪效果,并且可以稳定供应灌溉用水。

实际上撤除与否反映了两省人民利益诉求的不同,在陕西看来这座大坝危害大于收益,应当尽快废除以免发生更加严重的事故;但是河南认为这里有着良好的防洪效果,撤除大坝可能会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不可否认的是,在大坝之后三门峡地区确实获得了很好的防洪效果;而且大坝也为该地区乃至中原地区带来了稳定的电力供应、航运环境。尤其在每年夏季凌汛期到来时,这里可以明显感受到来自大坝的拦截努力;因为大坝将绝大部分洪水拦截在了上游地区,在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情况下实现了它最基本的防洪目标。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因公挪私造成的弊病,在建设过程中被迫搬迁的近90万人就是最好的例证。针对他们新居住地条件的改善以及心理压力释放应当得到重视;同时对于这类工程建设也应当向公众开放讨论。

因为技术专家毕竟无法预测工程建设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在参与度不高、专家意见盲目听从时往往会出现弊病;而如果公众参与进来,并且进行理性讨论,那么这类弊病发生的概率至少会得到降低。

结语

三门峡大坝的案例让我们深思,科技与自然的博弈总是充满挑战。虽然大坝在防洪和电力供应上做出了贡献,但我们也不能忽视那些因工程而失去家园的人们。如何在发展与保护之间找到平衡,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你觉得三门峡大坝应该继续存在,还是该撤除?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