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市场闲逛找有趣垃圾时,被推送到了个皓龙板 U 套,看到农企这上古洋垃圾真是一下子勾起了当年的回忆。
不像 intel 那边至强能当常青树,AMD 的皓龙很早很早就沦为了大船洋垃圾,早在 2015 年我就买过,只不过那会还是学生时代,懂得不多时间也不多,这一套双路板 U 折腾了不到两个月就出手了。写文也才刚刚起步,吹水素材都没留下,着实可惜。
当年折腾的是皓龙里的高端 6000 系,而如今小黄鱼给我推的这套则是他的乞丐版 4000 系 C32 平台,看有个 JS 的商品图成色还不错,小刀一下,150 包邮顺丰拿下,正好最近也没啥文章素材,拿来水一篇正合适,捡垃圾阅历也能喜加一。
刚好是同省 JS,第二天就到货了,主板型号是超微的 H8SCM-F,单路 C32 平台里超微这个算是总体很均衡的。
单路皓龙 C32 总共就那么三四张板子,还有像是泰安 S8010,技嘉给宏碁代工的 GA-2DASL,还有个微星的 MS-96D7,好像也就没了。时至今日,小黄鱼还能买到的基本只有泰安和超微了,其他的非常罕见。
买到的这块板子成色可谓是相当不错了,十来年前的老东西接口还没啥明显氧化,整体有点轻微浮灰,可见以前工作环境不错。
接口部分提供了 PS/2 键鼠,一个百兆 IPMI 管理口,俩 USB2.0,串口,VGA 和俩千兆网口:
这板子还自带一颗皓龙 4170,隶属第一代皓龙 4000 系列:
不同于消费级,AMD 在服务区领域也是很早就开始使用 LGA 封装,扣具的安装形式这类都和 intel 基本一样。皓龙 4000 系列的插槽叫做 Socket C32,共计 1207 个触点。之前 DDR2 时代其实还有个类似的 Socket F,也是 1207 触点,散热器和 C32 通用。
CPU 插座针脚,分成了两个区域,乍一看和现在最新的 AM5 非常像:
LGA 的皓龙 CPU 有两种外观,高级版的 6000 系皓龙可能反而更出名一些,长方形的外观偶尔会被戏称为霄龙青春版,被打上 EPYC 标识活跃在各种钥匙扣领域:
而 4000 系的皓龙都是正方形,加上基板也是绿色,正面和 intel 的 115X 系列 CPU 外观很像,背面触点则大不相同,皓龙都是圆形,而且没有任何电容暴露在外。
这颗 4170 从顶盖参数可以看出是 2011 年 46 周出厂,马来西亚槟城工厂封装,晶圆则是以前 AMD 的好基友格罗方德代工,来自德国工厂:
回到主板这边,作为上古时代产物,C32 平台还是传统南北桥架构,北桥型号 SR5650,南桥 SP5100,另外 4000 系这个南北桥和 6000 系皓龙也是通用的。
同样的这北桥也是个超级大火炉,开机后几十秒就能让散热片到烫手地步:
对于捡垃圾来讲,这个平台散热器也是个问题,设计很特殊,就俩螺丝孔,但好在小黄鱼上有一家还有的卖拆机散热,15 元一个,三热管配合 8cm 风扇侧吹设计:
还有一种办法是去买一对下图这种卡扣柱子,就能上普通那种卡扣式散热了,缺点是风扇只能往上吹了,问题也不大。注意这种办法仅适用于 C32 的皓龙,6000 系皓龙是 G34 接口,孔距更大,就算转成卡扣,散热器也基本都扣不上。
实际上机时发现这主板居然有个 2B 设计,CPU 的 8pin 插座边上放了个电容,正好把一半 4pin 的卡扣挡住了,根本没法插到底。就这么用的话摆明了虚接过热风险,但我又不想把电源的卡扣掰了,十分尴尬。
超微这种大厂居然能有这种搞笑设计,也就好在皓龙功耗也不是特别高,单 4pin 供电也绰绰有余。
内存方面,又是 AMD 又是服务器平台,这就非常自由了,普条/纯 ECC/RECC 全都可以,服务器颗粒做的 AMD 专用条也行。我这儿也是随便拿两根专用条对付一下:
开机点亮没啥问题:
那个年代的主板,北桥都是名副其实大火炉,BIOS 界面下一两分钟就直奔 70 度往上:
装系统啥的就没啥好说了,4170 就只简单跑几个常见性能测试了,主要是架构实在太老,还是 K10.5,指令集都缺一大堆,除了收藏真没啥上机使用价值了。
这颗 U 完整型号是 4170HE,属于皓龙 4100 系列里的节能型号,TDP 只有 69W,结尾 HE 意为 High-Efficiency 高效能:
CPU-Z 跑分,单核祖传的惨不忍睹,被 775 的酷睿 2 吊打,多核才勉强凭着核心多小幅超过,不过 CPU-Z 对早期 AMD 跑分也挺黑的,仅供参考。
这个 CPU 在超微板子上还有温度检测刷新 bug,高负载时会跳几秒-1 度再跳回来:
国际象棋,这个软件本身早过时了,不过测老古董还是正合适:
R23 得分 1783,没打得过 N5095,不过还比 xbox one 那个 RX8120 稍微强点,cinebench 这类算是对多核心利用很充分了,农企在这些测试里都还算比较体面了:
7zip 基准测试,7z 既看重单核性能,对多核提升也明显:
C32 平台最强 U 也顺带买了一颗,正好看到有个人 40 元包邮出,直接拿下:
1150 与一三代 C32 皓龙对比一下。
皓龙 4386 属于 C32 平台第三代,从二代开始外观又有了变化,顶盖变成了全金属覆盖,保护性拉满了。从图上也能看出,皓龙这个顶盖质感也要比 intel 好不少,激光刻字清晰度很高:
PCB 基板则换成了黄色,触点面积也增大,视觉上看起来更密集:
4386 进化到了打桩机架构,工艺也提升到了 32nm,经典的缩线程,win10 下显示 4C8T。
CPU-Z 跑分也算是比起之前的自己巨大提升了:
国际象棋单核有个 50% 提升:
作为对比,手头还有个 A10-7800B 的四代 APU 机子,压路机架构四核,可见后续几年除了工艺提升提高点能耗比,这拉胯单核真的是原地踏步:
R23 小幅超过了 N100:
7zip 测试,总分也算是个提升了 50%:
功耗方面老古董平台都不是省油的灯,插了张 R7 360 做亮机卡情况下,R23 期间插座功耗 180W 左右:
AIDA64 这边换了个 CPU,居然温度检测刷新又没问题了,传感器也都变了,功耗也能显示了,那之前的 bug 也可能是老旧架构问题:
搭配 R7 360 独显情况下,测了下要求比较低的原神,设定 1080p 窗口化,预设中画质,再把阴影质量降低,渲染精度 0.8 时,帧数倒也还行,须弥城里闲逛也有个三四十帧。但毕竟单核太辣鸡,视角快速转场和地图加载时就会卡顿,low 帧也难看,凑合能玩水平:
原神游戏时,整机功耗都能跑到 240W 左右,突发还能冲到近 270W,测试用的 300W 电源表示瑟瑟发抖,老平台还是上上网就得了,打游戏电费真划不来。
这个平台嘛也就这样了,AMD 当年的期望是靠价格和能耗比来抢占市场份额,皓龙的批发价也确实比至强便宜一大截,低端型号甚至有的才 99 美元。但就实际表现来看,显然光是便宜也没啥用,想要市场买账还得是硬实力。
从洋垃圾数量也能很好看出,intel 那边真的是大船一波又一波,早年间 771 硬改 775,往后还有 1366,1356/2011 系列各种 X79 寨板都满天飞,X99 更是到现在还奋战在垃圾佬装机一线,这拆机 CPU 的存量都吓人。
还有国外各种卖 VPS 的野鸡小商家的机型也能略知一二,低价年付的配置里,E5 V1 的配置都还很多,再老点碰到个 1366 平台都不稀奇,但皓龙开的 VPS,还真一次没见着。
关于主板方面再说点其他的吧,超微这个老主板用的还是新唐的 BMC:
这类老 BMC 优先级还挺高,断电后首次上电如果立马开机,还非要等他先启动完毕,硬控你 30 秒:
因为是很老的型号,重置 IPMI 密码时也需要用老版本的 ipmicfg 工具,用现在新版是没反应的。
老版本需要去官方的存档库里下载,网址是:www.supermicro.com -
/wdl/utility/IPMICFG/Previous Releases/
官方目前最早提供的是 20130704 的版本,这个实测在 H8SCM-F 上是可以用的。
命令的话倒是和现在一样,管理员身份运行 CMD,切到程序所在目录直接敲命令就行。
#测试是否正确读取 BMC 数据,能看到 IP 和 MAC 地址就是正常ipmicfg-win -m#将 BMC 设置重置到出厂状态ipmicfg-win -fd#列出当前用户ipmicfg-win -user list#把 ID 为 3 号的用户密码更改为 ADMINipmicfg-win -user setpwd 3 ADMIN
重置了管理员密码就可以登录 web 端了,买这个主板之前看网上一些资料,还以为 web 会是什么上古界面,没想到 2011 年的时候超微这界面就和现在一样了,这套 UI 可以说是经典又好用:
系统信息里可以看到这板子来自 ZTSYSTEM,这是一家国外的服务器制造商,巧的是这家公司前阵子刚好也被 AMD 收购了:
新唐的 BMC 自带的显卡是迈创 G200eW,这可是个重量级,原版发布于 1998 年,真的比现在很多人年纪还大,具备高达 8MB 的显存。
只不过这个显卡搁现在是真的毫无卵用了,年代过于久远,可能 XP 系统下还算能用,win10 下完全是物理减速,桌面操作都卡顿频繁,最大分辨率也只有 1280×1024:
后续更新 BIOS 时还发现这个迈创显卡有 bug,很多系统启动菜单无法显示,比如 PE 工具箱的菜单这类。
甚至连 DOS 系统都无法显示,选择启动项后就直接黑屏了,误导了我大半天,U 盘换了好几个,还以为做的启动盘有问题,最后折腾半天,差点以为着主板引导逻辑有啥与众不同。总之这板子要用的话,还是老老实实插个亮机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