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的成功之路:五个关键要素的深度解析

发表时间: 2022-11-27 13:44

这是“汽车人参考”第374篇原创内容

“让一部分组织率先把握住未来”

汽车产业缺芯少魂,“魂”指的就是操作系统,在智能手机时代,安卓从诞生到击败微软、诺基亚、黑莓三大巨头,只用了非常短时间,如果采用类比思维,当年发生在智能手机的事,有可能会复制到智能汽车领域。

因此很有必须要对安卓的发展进行梳理,特别是安卓在从0到1的早期阶段,通过战略复盘,我认为,安卓早期成功,得益于初心的坚持、时代的机遇、竞争的空白、自身的选择及谷歌的防御五个关键成功要素。

1. 初心的坚持

安卓的创始人安迪·鲁宾,是一位连续创业者,在其职业生涯,无论早期在卡尔·蔡司担任机器人工程师,还是在苹果开发软件,以及之后创立公司被微软收购,鲁宾自己对机器人非常的着迷。

而Android一词也来源一本科幻小说,意味着外表像人类的机器人。

与之间创立的公司一样,安卓在03年成立之初,经营一直都不太好,四处寻找投资一直碰壁,直到2005年因缘际会遇上了谷歌。

2. 时代的机遇

从行业趋势来看,2004年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为1.78亿台,而同期手机出货量已经达到了6.75亿部,手机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电脑。

从手机客户需求来看,手机硬件成本在不断下降,但软件成本没有变化,使得软件占手机的成本越来越高,但是当时,大部分手机厂商既没有能力开发软件,也没有意愿让软件成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当时正处于移动替代PC大背景下,手机正处于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爆发的前夜。

3. 竞争的空白

从竞争格局来看,当时诺基亚已经主导了塞班,其他手机制造商需要获得授权才能使用,更重要的是,塞班只提供了部分核心基础设施,但UI层留给了手机制造商,导致针对塞班编写应用程序,不一定能用在其他手机上,也就是意味着塞班并没有创建一个应用程序的生态系统

黑莓虽然有自己的操作平台,但仅只在自己的设备上使用。

当时最接近安卓是德州仪器TI,TI提供了基于Linux的开放平台及参考硬件,但是,其驱动程序及其他组件许多细节还是留给了手机制造商。

4. 安卓的选择

基于以上竞争格局,安卓定义出了自己的目标客户,想要制造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又不想构建自己的操作系统、不愿花大力气定制现有操作系统、也不愿意支付高额授权费的手机制造商

对于以上客户,安卓的价值主张,是提供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的、开源的、且易用的手机平台解决方案,同时通过向运营商出售增值服务来盈利,这种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开源方法,在当时还是首创。

5. 谷歌的防御

智能手机大爆发的趋势早已被谷歌等巨头看到,谷歌在2005年就对安卓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通过三次会面,最终敲定了对安卓的收购。

谷歌为什么会收购安卓,谷歌的创始人是安迪·鲁宾的粉丝,也可能是谷歌进军移动世界的一次战略性的收购。

但更重要的是,2007年1月乔布斯带了iPhone,这个事件给谷歌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谷歌害怕苹果会最终统治整个移动世界,因此将安卓作为开源项目,作为对抗苹果的权宜之计,这个防御战略,让谷歌和安卓因祸得福。

汽车人参考小结

复盘安卓早期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在2003年至2007年,我有以下认知刷新:

第一,对于一家公司创始人,一般都会经历好几轮迭代,沿着初心,找到商业价值,最终成就自己,本质是需要相信;

第二,伟大公司更需要伟大的竞争对手,竞争对手才能让自己变得强大;

第三,对于趋势性判断,大部分人都能够看到,核心是要找准节奏,等待风口的到来。

对于时代来说,风口到来可能会相差好几年,但是对一家初创公司来说,或许就是生和死的问题。

有关操作系统更多战略分析,如有兴趣了解更多,欢迎随时联系和交流。

声明:文中图片均来源网络,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任何组织机构无关,供读者思考和讨论

本文为汽车人参考第373篇原创文章,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推荐和关注”是对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