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大家一个问题,厂商发布系统更新后,你会第一时间下载安装吗?
作为数码博主,我自己肯定会尽早升级系统滴~不然怎么能第一时间给大家送上体验呢对吧?
但是看了这么多网友讨论,我发现这个问题的争议还挺大的。
有些朋友喜欢体验新功能,不仅会关注发布会,还会想方设法找到内测版、尝鲜版的安装渠道。
然鹅...担心升级后系统变卡、bug 频出的小伙伴也不在少数。
这些用户一般选择先做等等党,让「小白鼠」们验证了稳定性后,再升级。更极端的还有,死守某个老版本,绝对不更新。
如果以系统阵营来区分,iOS 新系统的普及速度一直都让安卓称羡。
Android 11 于去年 9 月发布,今年 11 月的普及率仅 24.2%(数据源:Google)。相比之下,今年 6 月发布的 iOS 15,12 月的普及率已经达到 61%(数据源:mixpanel)。
(安卓各版本份额)
真不敢相信这俩是存在于同一个次元的操作系统。
不过大家也别对 61% 这个数字感到太过于惊讶,去年同期,iOS 14 的普及率已经高达 79%。
所以论普及率,iOS 15 在上一代面前,不过虾兵蟹将罢了。
有一说一,18 个百分点的差距,不管从什么角度看,都挺大的。
到底是什么,让堂堂 iOS 15 落到如此境地呢?欢迎收看今天的走近科学接下来我们就来盘一盘背后的原因。
温和的更新策略
首先,我认为最大的原因就是 iOS 更新策略的变化,大伙先把「温和」两个字打在公屏上。
之前,系统更新的小红点会一直显示在设置里,只有更新才会消除。
但 iOS 14 到 iOS 15 的大版本更新中,苹果提供了两个选择。
一是停留在 iOS 14,只接受优化类更新;二是升级到 iOS 15。
而且,iOS 15 的选项是显示在「其他可用更新」中,不会用小红点打扰大家。
如此改动,可能导致某些用户根本就不知道有更新。在更新与不更新中摇摆不定的,可能也会多纠结一会儿。
新功能不够给力
除了提醒策略变得温和之外,iOS 15 本身的吸引力也不是很高。
给你 3 秒钟的时间,能不能想到一个 iOS 15 的新功能?我估计很多小伙伴都答不上来。
回顾 iOS 15 的官方页面,FaceTime 通话被放在 C 位,新功能包括人像虚化模式,屏幕/音频共享。
排在第二位的功能,是能将信息功能整合到各个 APP 内的「与你共享」。
这...估计很多人早就没印象了,更别说日常使用。
此外还有专注模式、通知摘要、Safari 浏览器扩展等等......都是些水花比较小的更新。
提取图片文字的「实况文本」功能虽然好评较高,但性能要求苛刻,没办法吸引到老用户。
反观 iOS 14,一个桌面小部件就可以镇住全场,还让安卓阵营的相关功能梅开二度。
Bug...
一直以来,iOS 都给人一种稳定、放心的感觉,但这一代貌似不太灵。
iOS 15 首个正式版推送后,立马就有网友表示,Apple Watch 解锁功能不能用了,一戴上口罩就回到手动输入密码的远古时代。
还有用户表示,明明手机还有很多存储空间,但系统一直提醒「Phone 存储空间将满」。
天气 APP 背景贴图显示混乱,而且可能出现不显示「我的位置」当前温度的问题。
此外,iOS 15 还出现了间歇性触控失灵问题,需要反复点击或者重新点亮屏幕才能恢复。
虽然这些 Bug 现在大都已经被修复,但毫无疑问给消费者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一定程度延缓了系统普及率的提升。
还有一个不算是 Bug,却很容易被误解的功能——自动微距。顾名思义,相机会根据拍摄距离,自动打开/关闭微距镜头。
听起来挺方便的,但实际使用过程中偶发反复横跳的情况,让不少用户误以为是 Bug。
不过在即将到来的 iOS 15.2,苹果在相机界面安排了一枚手动微距开关,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如今消费者对于硬件的敏感度正在下降,软件体验的重要性逐渐提升。
而且,今年大家讨论的核心,并不是什么新功能,而是稳定性。
不仅仅是苹果,其他厂商在这方面也受到了很多吐槽,最著名的莫过于让 MIUI 风评大转变的「小米奇迹」事件。
其实吼,在功能方面,各家都已经发展得比较充分,接下来就是稳定性的竞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