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全球大宕机背后的安全风险启示

发表时间: 2024-07-21 17:00

全球无数的Windows系统用户刚刚经历了一个惊险刺激的周五。

北京时间2024年7月19日下午,许多人在社交媒体上晒出电脑蓝屏画面,出现了大量 Windows 10电脑崩溃、蓝屏死机、无法重新启动的情况。“微软蓝屏”迅速登顶微博热搜第一。

但这在后来的冲击面前不值一提:因为众多航空公司、机场使用的电脑中招,仅在美国就有超过2000架次航班被取消,超5300架次航班延误。世界各地的机场也有很多受到影响。除航空业之外,伦敦和新加坡的几家主要石油/天然气交易部门因网络故障而难以执行交易。澳大利亚的网站Downdetector显示,澳大利亚国民银行、电信公司Telstra、谷歌等都报告了问题,导致客户无法登录或交易,广播公司也遭到被迫停播。

虽然微软很快查明了导致这次事件发生的“罪魁祸首”,是一款第三方系统安全软件CrowdStrike发布的最新更新存在兼容性问题。但要全面恢复,还需要一段时间,因为一些电脑循环蓝屏死机,无法进行远程修复,只能由IT支持人员当场进行修复工作,而这让修复进度非常缓慢。

对很多打工人来说,这次大宕机也有好处,就是多休了半天假。因为众多商业机构的电脑瘫痪,除了IT支持部门要紧急进行修复工作之外,其他员工因为没有电脑可用,被公司放假了。

相比之下,中国的商业世界受到的影响要小得多。因为国内商业机构很少使用CrowdStrike这款安全软件,因此大部分躲过了这次宕机危机。

但这场全球范围内的大宕机事件所造成的影响,远不止当下看起来那么简单,同样值得我们引起警惕。

这起自2017年以来全球规模最大的宕机事件,再一次把一个底层命题重新放置于桌面:数字商业操作系统的存在已经超越了市场的范畴,成为公共领域安全的重要课题。我们究竟要如何应对数字基础设施“大而不能倒”的安全风险?

回归竞争

前些年一部知名的科幻剧集《太空部队》中曾经就有过这样一个经典镜头:当一个足以毁灭地球的巨大陨石还有11分钟就要撞击地球时,地面的反击导弹程序发射却无法打开,因为Windows系统开始自动进入系统更新中,且需要49分钟才能更新完成。

这个镜头在短视频时代被剪辑成切片广泛流传,获得了无数人的共鸣,可见全球用户苦微软久矣。相信不只是机构用户,哪怕是普通人很多时候都因为电脑要自动更新而被耽误了工作。而这一次的蓝屏故障,更是堪称电影级的灾难现场。

这也反过来再一次证明,在数字时代,操作系统正在成为商业世界运行的底层基础设施,而这些基础设施哪怕出现一丁点小问题,其冲击都会是世界级的。

站在这个角度,其实是能够理解1998年美国政府到底为什么要推动分拆微软。彼时美国政府的核心诉求就是,微软滥用在Intel芯片的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和网络浏览器上的垄断力量,并认为这会限制市场竞争,甚至阻碍创新。

虽然后来微软通过各种途径避免了分拆危机,而且随着人们开始逐渐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操作系统的竞争成为了更被关注的问题。但基于PC场景操作系统的争议其实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消失,而是成为了徘徊在互联网上空潜在的魅影。

在微软的蓝屏事件发生之后,埃隆·马斯克很快在社交平台上架起了大炮抨击微软对造车供应链的影响,而更多的人开始思考:这一类事件会不会还有下一次?是不是该考虑切换成Linux或者MacOS?有可能的话,未来鸿蒙生态是否同样是一个新的选择?

过往的商业史诸多案例已经证明,简单地通过外在力量要求反托拉斯、反垄断并不是最优的选择。唯一能解决“大而不能倒”风险的最直接也最有效的途径,还是需要回归到市场竞争本身的力量。

寻找替代

那么问题来了,当Windows暴露了风险,谁能快速占领这一潜在的巨大需求空间?

目前官方已经确认,这起蓝屏事件并未影响Linux 发行版和苹果MacOS 系统设备。在PC互联网和商业操作系统中,一个客观现实是,Windows系统其实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旗鼓相当的对手。“唯二”能打的,确实也只有苹果的MacOS和Linux。

这次Windows电脑蓝屏事件,目前能够看到的最大受益者应该还是苹果。行业研究机构IDC的最新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为6490万台,同比增长3%。苹果的出货量同比增长20.8%,大幅领涨行业。另一家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 此前的研究显示,2024 年第一季度苹果的Mac电脑(包括 MacBook 机型)增速明显高于整体PC市场,苹果的市场份额依然在增长。

众所周知,Mac电脑运行的是苹果自己的MacOS系统,而且,它能够与运行IOS系统的移动设备无缝连接,是Windows系统最大的挑战者。

但也必须承认,虽然个人电脑出货量大,Mac更多的优势还是在消费者端,在生产、办公和商业场景中,用户还是更习惯Windows的界面。而且很多商业办公软件的应用,MacOS目前仍不是主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

举个简单例子,很多商业的制表软件、Saas软件甚至都没有推出MacOS的适配版本。因此,Mac想要抢占Windows系统的市场,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此外,大家也在考虑是否要置换成运维更稳定的Linux,但所有人都知道,切换系统成本是极为高昂的,且Linux的界面体验远不如Windows,作为Windows系统的竞争对手,Linux的表现实在太过于“拉胯”,极大地影响了Linux系统的用户体验,更别提形成商业化的生态了。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对于Windows系统又爱又恨的原因。在这起蓝屏事件中,美国市场预测机构D.A.戴维森公司高级软件分析师吉尔·卢里亚就说,真正的困境在于大部分公司找不到微软的替代品。

但好在过去这些年,科技世界的发展在不断消解Windows的垄断。最典型的就是浏览器的替代。作为互联网世界的入口,曾经的IE浏览器可谓是称霸一时,但就在前几年,微软已经不得不停止IE浏览器的更新。

为什么?答案很简单,没人用了。在Chrome、firefox等一众高速浏览器面前,IE一直被群嘲慢得像头驴子。在这种情况下,哪怕当年的IE再具有垄断性优势,激烈的市场竞争最后还是成功扭转了局面。

在操作系统的竞争中,逻辑是一样的:Windows系统真正的问题从来不是其垄断,而是在于其缺乏竞争导致的自我懈怠。

相比之下,移动互联网的生态形成就是一个鲜活的正面案例。安卓、IOS乃至鸿蒙,多分天下使得类似Windows这样几乎没有竞争对手的大面积自然垄断并没有实现,也因为这样,其安全隐患的“爆炸半径”相比Windows可以说是大大衰减,这也避免了很多系统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新的蓝海

随着生成式AI浪潮的风靡,投资OpenAI的微软重新回到了科技世界带头大哥的位置。但这并不意味着微软以往存在的问题就得到了解决,对于微软来说,如何重启创新其实依然是这家公司至关重要的命题。

可跳出微软本身来看,这其实未尝不是一个新的商业机会——这对于包括中国科技企业在内的全球公司来说,意味着产业互联网的升级还大有可为空间。

过去十年来移动互联网的风口,说到底是属于消费互联网的,面向的是大众市场和普通消费者。在面向企业应用和商业操作系统应用上,能不能打造出产业层面的新商业操作系统,能不能建立起基于商业需求的应用生态,如今看来其实还有巨大的蓝海可供探索。

当然最有机会的,无疑还是苹果。作为拥有海量用户和硬件产品基础的公司,基于手机端IOS丰富开发经验的MacOS系统本身在过去多年来就是Windows另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在新的颠覆式创新出现之前,苹果大概率是微软这次蓝屏事件的最大受益者。

但中国企业同样拥有想象空间,这也是此前华为发布“纯血鸿蒙”引发如此高关注的原因。从手机生态倒推回PC生态并非难事,特别是在自主可控的风潮之下,未来鸿蒙们也会拥有更多的机会。

美国经济学家埃尔文·费雪(IrvingFisher)有一句广为流传的经典名言:“垄断就是竞争的缺失”。微软这次的全球大宕机事件再一次印证了这一点。

面对高度的市场占有率所形成的系统性风险,简单地通过行政力量反垄断并不能真正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唯有提供一个更公平开放的竞争环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自然会形成更符合用户需求的替代品,而在这一过程中,强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也会使得原有的公司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自我优化循环。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陈白

责编 辛省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