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几年的时间内,中国国内的一些外资企业选择了转移生产线,甚至就连一些来自中国台湾的企业,对自己祖国的市场都失去了信心。
比如在苹果决定把部分产能向南亚和东南亚进行转移以后,富士康就第一时间选择了配合,开始在印度等国家建厂。
在富士康的影响下,台湾的晶圆代工大厂力积电也宣布与印度合作。
但是就在这个时刻,外媒却评价道:郭台铭的心却都碎了,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力积电和大家平时所熟知的台积电,是两家完全不同的企业。
但它同样是台湾的芯片代工企业,也有较强的影响力,手中也掌握有一些相对先进的技术。
比如说力积电公司就能够帮忙代工生产12英寸左右的芯片。
11月1日,力积电公司就宣布,他们已经与印度的大财团塔塔集团达成了合作意向。
该公司准备在印度建立一座12英寸的晶圆厂,且力积电还已经得到了塔塔集团支付的第一批投资款项,这些钱将全部被用于芯片厂的设计和建造工程中。
这个晶圆厂正式建造完成以后,将起码为印度提供一过两万个高科技就业岗位。
而该芯片厂的月产能可以达到五万片,这对印度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消息。
因为这些年来印度一直在不留余力的推动印度制造计划,想要让印度迅速完成科技产业升级,甚至成为未来的半导体科技强国。
但是客观来讲,印度官方这些年来所推动的印度制造计划,并没有得到太多的成果。
甚至还在印度国内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和反对,比如印度最大在野党国大党,就没少批评印度官方的印度制造计划。
国大党负责媒体的秘书长就曾在公开场合声称,我们政府在2014年的时候提出了几个重要的发展目标。
比如要让印度的工业增加值每年都保持在12%以上,但是事实上是过去十年,印度的工业增加值只有预期增加值的不到一半。
并且印度官方曾承诺,要在2022年之前创造一亿个工业就业岗位,但实际上是现在印度的工人数量严重下降。
2017年工业就业岗位尚有5130万,但是截止到2023年,只剩下了3565万。
也就是说,印度的工业产业从业者的总数居然还下降了1/3以上。
并且印度官方预计在2022年的时候,要把制造业的产值达到占经济总量1/4的计划,也同样失败了。
现在印度的制造业占经济总量的占比,从2011年的超过18%下降到了2023年的刚刚超过14%,所以他们认为印度制造只是一个空谈。
而印度制造计划发展的这么慢,可能就是因为缺乏外部投资,无法吸引外国的先进技术。
那么现在如果印度能够吸纳台湾企业的技术和资金,就有一定的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产业升级,构建起芯片半导体产业线,让印度制造业迅速迈向高端。
所以这才有了塔塔集团和台湾力积电公司的合作。
从这项合作上来看,就能够直观的证明印度官方对未来的发展其实是有着比较明确的认知的。
他们知道如果走传统的工业发展路线可能耗时耗力,而且印度自己也没有那么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资金。
所以直接引入外部的先进技术,确实能够少走不少弯路。
但这条路其实也同样不好走,因为力积电公司和印度的塔塔集团公司合作共建的芯片生产厂项目,到底能否正式落地现在不好说。
值得注意的是,力积电在印度的价值110亿的芯片工厂相当于是白捡来的。
据了解,110亿美元的投资来自于印度官方及塔塔集团,相当于是花钱买了力积电的技术。
回想一下富士康早年在印度出钱出力结果还屡屡吃瘪,郭台铭确实很难不心碎。
富士康可不是在最近这两年才开始投资印度市场的,实际上早在本世纪初期的时候,当时的富士康就已经有了大规模投资印度市场的想法。
2006年,富士康曾在印度的某地方邦花费重金投资了两个专门生产手机的产业园区,那会儿的富士康已经是诺基亚的芯片代工者了。
最开始富士康对与印度的合作计划显得雄心勃勃,因为印度官方确实给了不少政策性的支持。
再加上印度的劳动力成本低,所以富士康认为自己的投资不会落空。
但最后的结果却是这两家生产厂都因为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不好,卖不出去就致销量下滑而被迫关停。
而在2014年,印度总理莫迪提出印度制造计划以后,富士康又是第一个响应的。
2015年,也就是印度制造计划推出的不到一年的时间,富士康就宣布要在印度建立生产厂代工生产iPhone手机的计划。
并且富士康还准备在印度建立子公司,为其他的手机品牌提供代工服务,但这个计划最后还是失败了。
这主要是因为在2016年,印度进行了一系列让现在的经济学家都有些看不懂的经济改革。
比如直接废除高面额的纸币,结果造成的现金短缺,然后富士康在印度的工厂营收一度锐减50%。
后来苹果公司宣布要在2025年之前将全球iPhone产能的1/4转移到印度工厂,而富士康又是第一个响应的。
但是等富士康的工厂真的落地印度以后,他们又发现了其他的一些问题。
因为印度当前的市场水平较差,工人素质较低,营商环境也差,这就导致富士康在印度的工厂生产效率低,生产出来的iPhone质量也低。
富士康曾专门派人前往印度,希望可以培养当地工人的工作水平。
但因为印度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不配合,导致富士康的各种生产计划就基本上没有能够成功的。
甚至富士康这个主要的代工者有的时候会因为完不成订单,只能向其他地区的小工厂分配订单才能够勉强承接苹果公司的代工合同。
再加上印度还存在比较严重的电力短缺的问题,就连富士康的工厂都经常缺电。
甚至印度官方还曾经要求,包括富士康在内的企业在夏季的用电高峰期必须减少三成的用电量,这就导致富士康在印度建立的工厂实际收益率确实不高。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现在台湾的力积电公司又把生产线迁移到了印度,就算这个生产工厂真的能够落地,但缺乏足够多的技术工人、缺乏电力,而且还要忍受当地恶劣的营商环境,力积电这家企业又能够撑多长时间呢?
从客观角度上来讲,印度的潜力是非常大的。
印度如今拥有着比中国还多的人口,所以有着非常丰富的劳动力成本,人口红利也异常庞大。
理论上来看,印度有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的可能。
再加上这些年来印度的经济也确实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今的印度也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就拥有着较强的市场消费能力。
所以很多国家的企业在印度都有布局,包括中企,中国的手机企业、新能源汽车企业都想进入印度市场。
但是印度市场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社会混乱,而且印度某些地方又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地方商业保护,甚至印度的一些官方还会配合本地企业针对外企。
中国的小米、OPPO、 vivo就曾经受到过针对,这就使得印度的国际市场信誉不算特别好。
而且印度的劳动力素质也确实堪忧,很多劳动力在并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同时也不想好好工作,各种游行示威罢工事件屡屡发生。
这确实有可能会对印度的制造业发展带来一些影响。
所以印度如果想在国际贸易和国际制造链条上承担起更大的责任,让国家发展的更好,可能确实需要做出一些改变。
比如说给国际投资者更多的投资信心,否则的话,仅仅只是和外资企业达成合作项目,无法解决所有问题。
富士康、苹果还有美国的一些公司在印度早有投资和布局,但这些投资最后真的给印度带来的经济发展效果其实都有限。
这也不能说是这些公司的问题,有的时候可能更多是印度市场自身的问题。
力积电受到印度青睐,得到印度官方和塔塔集团投资,要到当地建立芯片生产厂是符合常理的。
印度的劳动力成本确实是低,这符合力积电的降本需求,而印度也的确一直在寻求发展,双方算是各取所需。
但力积电“白捡”了一个110亿的芯片工厂,这种待遇确实和此前印度对富士康的待遇差别不小。
富士康在过去20年的时间内曾三次投入重金投资印度市场,但每一次富士康都没有得到太好的效果,这就是印度市场自身的问题了。
所以如果无法解决当前的这些问题,想要更好的发挥出印度的发展潜力,可能确实是有困难的。
参考资料:
芯智讯2024-11-01印度首座12吋晶圆厂启动,塔塔集团已向力积电支付首笔Fab IP费用
中国经济网2024-09-29产业园为何难在印度落脚
科技丰2023-12-08 “围猎”富士康?印度财团正式宣布,外媒:郭台铭心都碎了
小蘑菇壹号2024-07-10印度正式宣布,外媒:郭台铭不打算回头了?
科技强哥说2024-11-06郭台铭没有料到,印度正式宣布!外媒:富士康努力白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