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建筑模式。建筑师和工程师们,能够像魔术师一样,通过层层精准的打印,快速构建出复杂多变的建筑结构。
俄罗斯Apis Cor团队在2017年的壮举吗?他们仅用了24小时,就像变魔术一样,打印出了一整栋房子。
如今,在我们中国河北的武家庄也有一幢这样的双层建筑了。
3D打印便宜又快捷,未来能利用在农村帮助老人建别墅吗?这些供人居住的3D打印房屋,安全性牢靠吗?
建筑界迎来革命:3D打印技术已能“砌”起大楼?
中建股份技术中心和中建二局华南公司联手,成功打造了全球首例,原位3D打印双层住宅。这座面积达230平方米的住宅,主体结构仅用时3天。
据测算,采用3D打印技术可以节约30%至60%的建筑材料,缩短50%至70%的施工周期,并减少50%至80%的人工成本。
这房子到底是怎样“打出来”的呢?
其实,“打印”这个说法只是一种形象的比喻,真正的3D打印建筑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控制的机器,通过将建筑材料(如混凝土或其他适合打印的材料)逐层堆积,逐层打印出建筑物的新兴建筑技术。
首先,设计师或工程师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创建建筑物的三维模型。这个模型包含了建筑物的所有细节,包括整体结构、内部布局和外观等。
接下来,建筑模型被切片成数以千计的水平层,每一层具有特定的打印路径,这些路径决定了打印机在每一层上如何堆积材料。3D建筑打印机与传统3D打印机类似,但规模更大,可以容纳更大量的建筑材料,如混凝土或特殊设计的建筑材料。这些材料通过喷射、挤压或方法,被精确地堆积和固化。
打印机按照预定的路径,逐层堆积建筑材料,直到整个建筑物的结构完成。每一层的打印材料与下一层相互粘结,形成坚固的整体结构。在打印过程中,可以集成必要的附加元素,如管道、电线和其他设施。这些元素通常在设计阶段就已经考虑到,并在适当的位置预留空间。
3D打印建筑技术的精髓,还在于材料科学与精准控制。为了构筑起坚固耐用、历久弥新的建筑,所选用的打印材料,必须经过层层筛选与精心调配。工程师们巧妙地将水泥、骨料(如石子)、添加剂以及水这些“基础食材”按黄金比例混合,提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提高整体的承载能力。
中国农村地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对住房的需求既多样又迫切。然而,传统的建筑方式往往面临人力、物力、时间等方面的诸多挑战,成本高昂且效率低下。
清华大学徐卫国教授团队在河北武家庄,为一对70后乡村夫妇建造了一栋3D打印住宅。这一项目使用了“机器人3D打印混凝土”技术,整个打印过程仅用了160小时,约两个星期就完成了建造。该住宅不仅坚固耐用,还通过了抗震测试,具备良好的保温性能,夏天保暖,冬天保冷。
这座占地106平方米的住宅坚固耐用,包括简易的室内装修在内,造价约为2000到2500元每平方米,总成本约为20万元,性价比之高出人意料。打印过程中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了人力成本的投入。总成本远低于传统建筑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农村居民的住房负担。
在湖北黄石临空经济区黄岗村国家级新农房试点项目中,建筑师引入了先进的3D打印技术,采用悬臂式建筑3D打印机器人。悬臂式结构使得机器人,能够在垂直墙面上进行操作,提高了施工的精确度和灵活性。相比传统的施工方式,节约30%到50%的建造成本,也减少了施工时间。
除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外,3D打印技术还提供了更大的设计自由度和定制化能力。由中建三局一公司承建的湖北省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应用混凝土3D打印建筑技术建设的新型农房正式交付。该项目包括多栋三层小楼,外观设计美观,主体结构采用装配式钢框架结构体系,结构预制率达到90%以上。
关于3D打印建筑技术,一个常见的疑问是:直接使用水泥打印而不加传统钢筋,这样的建筑强度是否可靠?其抗震性能又如何,特别是在中国地震频发的地区?
实际上,3D打印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远不止于速度和成本效益,它还通过精细设计与材料创新,确保了建筑的坚固与耐久性。
首先,3D打印技术赋予了建筑师和工程师前所未有的设计自由度与精确度。在设计阶段,他们就能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对建筑的抗震性能进行详尽分析。这意味着,通过预测建筑在地震中的表现,设计团队可以灵活调整方案。
比如3D建筑师可以增加墙体厚度、引入额外的支撑结构,或优化建筑形态,以确保建筑在地震中保持稳定,宛如磐石。在材料选择方面,3D打印技术同样展现出了其独到之处。
从混凝土、聚合物到复合材料,这些材料均经过精心挑选,以其高强度和高韧性著称。它们能够在地震发生时有效吸收和分散能量,减少建筑受到的损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纤维增强混凝土(FRC),这种材料通过添加纤维成分,显著提升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韧性。
因此,采用这些先进材料的3D打印建筑,在抗震能力上无疑达到了新的高度。3D打印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其能够实现建筑构件的一次性整体成型。这一特性,极大地简化了传统建筑中的复杂接缝与连接工艺。
与传统建筑方式相比,3D打印建筑的结构更为统一,减少了潜在的弱点,从而显著增强了其抗震性能。因为整体性强,能量在地震中的传递路径更为连续,减少了因接缝断裂,而导致的结构破坏风险。
此外,3D打印技术还展现出了强大的兼容性,它能够与其他先进的抗震技术无缝结合,共同提升建筑的抗震能力。例如,基础隔震技术如同为建筑安装了一个高效的“减震弹簧”,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有效吸收和分散地震波的能量,使建筑保持相对稳定。
而阻尼器则作为另一项重要的减震装置,通过其内部机制消耗地震能量,进一步减少建筑受到的震动影响。在这样的基础上,结合上述抗震技术的综合应用,3D打印建筑在地震多发地区的抗震表现尤为出色,成为了居民安全居住的坚实保障。
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传统砌砖建筑成为许多家庭的首选。一间简单的三间平房,在合理规划和设计的前提下,十来万元的成本就可以实现。相反地,3D打印建筑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虽然展现出诸多创新优势,但初期投资成本仍高居不下。
与传统砌砖建筑相比,3D打印建筑的造价往往更高,这首先归因于高昂的设备费用。一台先进的建筑3D打印机不仅价格昂贵,还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目前由于3D打印技术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材料供应链尚未形成规模化效应,导致定制化材料成本相对较高,进一步推高了建筑成本。
然而,3D打印建筑在材料利用上的高效性,是其不可忽视的优势。通过精确计算和控制,该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材料的浪费,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部分成本。而传统砌砖建筑在环保、施工效率等方面还是存在诸多不足。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难以避免,且施工周期长、对人工依赖度高。
当然,3D打印建筑还没有砌砖的便宜这一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成立的。但这并不意味着3D打印建筑没有发展前景或优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以及规模效应的逐渐形成,3D打印建筑的成本有望逐渐降低,并在未来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3D打印建筑技术,在设计和施工阶段,比传统砌砖建筑遵循更为严格的建筑法规和安全标准。打印材料的选择和工艺流程,也都经过严格的实验室测试和安全认证。我们有理由相信,3D打印建筑技术建造出的房屋和建筑物,能够安全可靠地使用。3D打印技术在中国建筑领域,正逐步展现出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参考资料:
打印建筑技术与案例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
3D打印一座城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