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岁末,笔者近期单位里事情又多了起来,年终总结、来年规划一波接一波,让人应接不暇;关于未来规划,感觉自己公司与AI较上了劲,最近饿补了一些概念,囫囵吞枣似的速成式自学后,就接着参与公司未来AI应用方案的编写和规划,不知其他企业是否也是如此。
今天的话题就聊聊AI相关、GPU芯片相关,A股目前风头正盛的科创板芯片龙头股——寒武纪。截至2024年12月19日交易日收盘,寒武纪股价收入636.02元每股,这应该是仅次于酱香型白酒龙头贵州茅台的A股第二高股价。
如果我们打开寒武纪的月K线图,你会发现从2022年12月30日的54元每股,短短两年时间里,寒武纪股价已经涨到了10倍,让人乍舌;更让人惊叹的是这一切是发生在连续7年亏损的一只股票身上。
根据2024年9月30日三季报公布数据,寒武纪的市净率高达51倍,市盈率因为连你亏损已经是-346倍。三季报显示,该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虽然同比增长27%,但仅有1.8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7.24亿元,同比增长10.3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8.62亿元,同比增长9.07%;基本每股收益-1.74元。
如果基于笔者的A股第20讲:一眼定胖瘦估值法(下)给寒武纪估值,我认为其目前还是不具备盈利能力的负资产,几乎没有投资价值。但寒武纪硬是凭借2000亿的大市值规模和流动性,以及AI算力和GPU国产替代的潜在预期,被生生地抬进了上证50ETF。
上证50ETF指数基金最近的这次调仓换股,真的刷新了笔者的认知,让我对50ETF这种优质大蓝筹指数基金的资产质量平添了几分担忧,这也是我近期决定调低ETF指数在自己选股策略指标中所占权重的根本原因。寒武纪的股价暴涨和被调入上证ETF指数,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今天笔者就聊聊寒武纪股价疯涨背后的隐忧。
首先,任何一家公司的经营发展,都离不开“人”这一最关键的要素。我记得全亚洲运营效率最高的上市公司、港股海运概念股——海丰国际的总裁杨绍鹏曾经提及,在他眼里,海丰国际最宝贵的就是“人”,是他的员工。像寒武纪这种起源于中科院计算所、占据AI算力和GPU国产替代大赛道的科创板新秀,毫无疑问属于上升期,应该广纳贤才。
然后,看上图,真相是寒武纪早从2022年就开始了大裁员,员工人数由2022年底1516人,裁减到2023年底的999人,裁减比例高达35%;更让人不解的是,寒武纪不仅裁员普通员工,连研发人员数量也急剧下降,研发人员数量从2022年开始的1205人裁减到2023年底的752人,详见下图。
有道是,前一阵陷入大裁员传闻闹得沸沸扬扬的家电龙头股——海信家电没有让人发现裁员迹象,反倒是股价节节攀高的寒武纪在悄悄地裁员。除了裁员这一点,通过阅读寒武纪三季度财务报告,另一个数据也值得股民朋友们关注,那就是近期暴涨的存货数据。
根据2024年度三季报公布数据,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寒武纪的存货高达10.15亿元,较上半年末暴增331.18%。与此同时,公司预付款项达8.54亿元,较上半年末增长54%,也创历史新高。在净利润连年亏损的情况下,存货在短短三四个月时间里,由2.35亿暴增到10.15亿,叠加8个亿的预付款,总额刚好等于三季报寒武纪的经营现金流-18亿。
截至三季报,寒武纪股东户数仅有2.65万户,户均持股市值高达10031011.52元,这个户均持股市值已经高于了A股股王贵州茅台的户均966.5万元。户均持股1003万元,由此可见,寒武纪原始股持有者是收益最大的一拨人,2600亿市值、636元每股的高股价,谁又有实力能接的下这个烫手山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