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领先的ICT行业巨擘,华为的商业帝国从来都不缺乏追随者。从通信网络设备到智能终端、云计算和数据中心、软件开发等,随着华为主营业务在各个赛道落地开花,一个枝繁叶茂的生态体系已经极具规模,并成为支撑其商业帝国运转的重要一极。
但正如王朝周期论的循环魔咒,华为近几年仿佛也迎来了盛极而衰的拐点,种种端倪不仅在于美西方制裁等外部威胁,更已逐渐显露在生态圈层内部。
“华为过处,寸草不生”、“绑架生态伙伴”、“侵占合作商权益”......近年来,关于华为强势压榨伙伴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自媒体引用某位与华为合作过的资深业内人士的话是:在任正非的世界,从没合作共赢的概念,他看准赛道后的唯一打法是“接近你,学习你,干掉你”。华为没有合作伙伴,都是短暂利用后的抹杀,最后在一个行业垄断话语权。
打破华为基本法,与客户竞争
商业组织成立之初,划分业务边界是最基础的工作。一家公司能力是有边界的,无限扩张业务边界的风险大于收益。
华为在发展早期,意识过业务边界的重要性。华为基本法第一条即“为了使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
按照华为最初的定位,自己是硬件设备供应商,为软件伙伴提供部署环境,给客户提供硬件土壤。观察华为早期发展,扩张路径很清晰,业务架构像是一棵树。ICT核心技术+管理+组织能力是华为的树根,而华为擅长的通信业务是树干,树干从2g发展到5g,链接的产品内容也越来越多,逐渐拓展到手机、存储、服务器等业务树枝。可以看出华为早期业务边界全是相邻扩张。
而华为打破业务边界开始无限扩张,是从2011年云部门成立开始。华为云的成立,违背了华为基本法“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的承诺。按照华为基本法,华为根本不应该跟腾讯、阿里、百度等互联网企业竞争,发挥的作用应该是作为下游设备供应商,为云服务商提供算力,而不是搭建起华为云平台与客户竞争。同理,华为在汽车行业研发自动驾驶、进军ERP市场,也是无限扩张的体现。在汽车行业,华为要做的应该是提供车载算力;在ERP市场,华为要做的应该是为客户搭建信息化管道、提供数字化终端。
华为业务扩张没有错误,商业组织都是逐利的。只不过现在华为发力方向,是在抢上游客户的市场,同时与ICT基本盘业务并无关系。
对伙伴强势业界公认
华为自身也发现了业务无限扩张,损失客户信任的问题。华为两次不造车禁令,重申华为进入汽车行业是帮助客户“造好车、卖好车”,即是想打消汽车客户的顾虑。
但华为一直以来的强势作风,还是让传统汽车行业感到不安。
此前广汽埃安曾想合作华为,以Huawei Inside模式共同研发新款汽车,但后来发觉“华为是比较大牌的供应商,虽然零部件质量不错,但价格也是不受控的,与华为合作基本没有议价能力。”
上汽董事长也曾评论过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动驾驶,上汽是不能接受的。如此一来,它就成了灵魂,而上汽就成了躯体。上汽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华为合作赛力斯推出问界汽车,对小康汽车也是一把双刃剑。
在华为渠道和技术的加持下,2022年小康产销量在13.91万辆、13.5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33.64%、225.90%。亮眼销量业绩背后,是赛力斯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净亏损26.75亿元,创下近5年亏损新高。
原因在于赛力斯每销售一辆车,需要给华为分成10%,其中8%是华为渠道的销售费用,包含场地、人员、售前售后等,2%是技术授权费用。在此基础上,赛力斯2022前三季度销售费用较前年翻了4倍,从7.574亿元激增至30.83亿元,卖的越多亏得越多。
总之,现在汽车行业对华为的态度很微妙:当华为的客户,担心被抢市场;当华为的伙伴,是赚是赔也很难说。
无限扩张下的封闭垄断
除了一再踏破业务边界,及凶猛的军团战法,华为在技术发展上也效仿苹果,采取了一种封闭的模式。其核心是将技术和利益集中到一个企业内部,实现端到端的控制。这种封闭体系固然能将技术和利益最大化。
华为以鲲鹏、昇腾芯片为根技术创建的生态体系,在整机层面孵化华鲲振宇、神州鲲泰、宝德、黄河、五舟等厂商,在操作系统层面布局openEuler系统,在数据库层面则有openGauss/GaussDB,在编译器方面有毕昇编译器,在云计算方面有华为云,提供全栈解决方案。
对企业而言,这无疑是一条极具吸引力的成长快车道,不仅在垂直产业体系内掌握绝对话语权,还能面向用户,通过芯片、整机、操作系统、数据库、云任意一个环节,实现整个全栈方案的引入。
不过,对用户来说,全栈封闭的技术生态更像是一个“圈套”,一旦选用华为任一环节的产品,就意味着后续的全面绑定,被限制了横向选择机会,丧失议价空间,否则将面临巨大的迁移和适配成本,难以回归主流生态。
当然,这种封闭性也极大程度限制了产业链伙伴的“成长空间”。由于技术和利益的集中,合作伙伴往往会对华为产生高度依赖,并且随着华为封闭体系的日渐“庞大”向上下游蔓延发展,大家的市场空间会受到显著挤压,成为“牺牲品”。
再者,就产业而言,将整个技术的突破和产业链的命运押注在一家企业上,风险无疑是巨大的。就像上世界末的日本,将科技集中在索尼一家身上,由于企业决策失误和固步自封,最终导致日本输掉整个半导体和芯片战争的下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