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空间站:超越期望的性能表现

发表时间: 2024-11-06 17:08

你以为的太空生活是什么样的?星际漫游,探索未知?

别做梦了!现实的太空生活,远比你想象的更残酷,更接地气,也更有味道。

科幻片中的空间站

在距离地球几百公里的“铁皮罐头”里,国际空间站宇航员们过着一种与我们截然不同的生活,那里没有诗和远方,只有失重、异味和无尽的煎熬。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中美空间站的真实生活,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看看太空梦背后的现实痛。

国际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失重地狱?

自1998年首个模块发射升空以来,国际空间站已经在太空中漂浮了二十多年。这个国际太空站汇集了多个国家的努力,它不仅承载着人类探索宇宙的梦想,也让宇航员们在失重环境中体验到了生活的不易。

它像一个巨大的“金属积木”,由各种模块拼接而成,总重量超过400吨,长度接近110米,相当于一架波音747的机身大小。

国际空间站

你以为在里面生活会像科幻电影里那么酷吗?国际空间站的生活情况现实却是空间狭小,行动不便,每天都要面对各种意想不到的挑战。

在太空中,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上厕所,成了个大问题。在失重的环境里,所有的东西都会飘起来,包括排泄物。

国际空间站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国际空间站的厕所设计得像吸尘器用高速气流把排泄物吸进容器里。固体废物会装在铝制袋子里,用专门的容器储存。

这些容器虽然设计得不错,能防止异味散开,但要是长时间待在这些“产物”旁边,味道还是挺难闻的。更别提为了防止在排泄过程中“漂移”,宇航员们还需要用特殊的固定器将自己“绑”在马桶上,这画面,想想都觉得尴尬。若是拉肚子了,那么上厕所就更加艰难了。

国际空间站

除了排便之外,清洁问题也是一大挑战。在地球上,洗澡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在太空中,水资源极其宝贵。

国际空间站的水主要靠从地球运过去,再加上站内循环系统来重复利用。在太空中,宇航员的汗液、呼吸时产生的水汽甚至尿液,都能通过循环系统净化成饮用水。

在太空中资源紧张,尿液过滤成饮用水这东西虽然听起来不太舒服,但却是救命的关键。然而即便经过净化处理,这些水的口感也难以让人接受。

国际空间站

如果想要洗澡,宇航员们只能用湿巾或者无水清洁剂来清洁身体。这种方式清洁效果一般,也很难让人感觉身体的舒适。在高温和封闭的环境中,宇航员们的汗液无法蒸发,他们经常感觉黏糊糊的,非常不舒服。

国际空间站

更让人崩溃的是,国际空间站里的气味问题。

曾经在国际空间站待过一段时间的宇航员说,那里的味道像是垃圾、杀虫剂和体臭混在一起。

在地球上,由于重力的作用,气味会分层,轻的气味往上飘,重的气味往下沉,所以气味会很快散开,即便很臭也不会停留太久,随风而散。

国际空间站

但在太空中,由于失重,各种气味混合在一起,久久不散。再加上国际空间站又是密闭的,形成了一种难以描述的“太空奇香”。在太空中,宇航员不仅会感到身体上的不适,感官和心理也会受到影响。

由于失重导致鼻窦无法正常排空,宇航员们的嗅觉和味觉都会变得迟钝,吃什么都味同嚼蜡。为了改善这种情况,NASA会提供辣酱等调味品,但这只是杯水车薪,味觉上的感受并不会太多。

国际空间站

失重和噪音也会让宇航员的睡眠受到影响,很多人每晚只能睡六个小时左右,这比正常需要的睡眠时间少很多。可想而知,长期处于这种高压、封闭、单调的环境中,宇航员们的心理健康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可以看出,国际空间站的生活远非我们想象中那么浪漫,它更像是一场与自身和环境的持久战。宇航员们需要克服各种生理和心理上的挑战,才能完成太空任务,这种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敬佩。

国际空间站

中国空间站太空之家

中国空间站虽然起步比国际空间站晚,但发展速度很快。从2021年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到问天、梦天实验舱的陆续对接,中国空间站在短短几年内就完成了组装建设,并进入了应用与发展阶段。

这座完全自主开发的空间站,不仅展示了中国航天的实力,还给宇航员提供了一个更舒适、更人性化的太空生活环境。

中国空间站

中国空间站用上了更先进的再生生保技术,这项技术可以将宇航员的呼吸水汽、尿液等废物转化为可饮用水和氧气,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不仅节约了宝贵的物资,也提升了生活质量。

与国际空间站的再生水相比,中国空间站的再生水更为干净,再加上氧化锌抗菌技术和太空即热技术,中国宇航员随时随地都能喝到干净的、45°C的温热水。

中国空间站

此外,空间站内还配备了“太空厨房”,在新年之时 ,中国空间站还晒出了他们的年夜饭。根据媒体报道,我们的航天员在空间站的菜品足足有120多种,煎炸烹煮样样都有。

在空间站中,我们还种上了菜,使得中国宇航员们还能吃上新鲜的蔬菜。

天宫年夜饭

这在地球上看似平常的事情,在太空中却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最重要的是,中国空间站更加注重人性化设计。每个宇航员都配备了手持终端,可以随时调节舱内的光线、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还可以选择不同的睡眠模式、工作模式和运动模式,打造个性化的生活空间。

空间站内还覆盖了无线WiFi和高速通信网络,让宇航员们可以与地面保持实时联系,与家人朋友视频通话,缓解心理压力,保持与外界的联系,不再感到孤单。

中国空间站

更重要的是,中国空间站的所有核心部件都是自主研发制造的,实现了全国产化。这意味着中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空间站进行灵活的调整和升级,无需受制于人。

这种自主控制能力不仅让空间站运行更高效,也为未来的太空探索带来了更多机会。中国空间站的建设,不仅展示了咱们的科技实力,还特别关照了宇航员的生活质量。

从再生生保技术到人性化设计,中国空间站致力于为宇航员们创造一个更加舒适、便捷、温馨的太空家园,让他们在远离地球的太空中,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中国空间站

两相对比:太空生活进化论

将国际空间站和中国空间站放在一起比较,就像观察太空生活的一部进化史。

从早期功能至上的“生存模式”,到如今更加注重人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模式”,人类对太空的理解和探索也在不断深入。

国际空间站

两者之间的差异,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层面上,更反映了设计理念和对宇航员关怀的不同。中国空间站的技术亮点之一就是再生生保系统,通过将废物转化为资源,空间站实现了更高的自给自足能力,减少了对地球补给的依赖,也降低了太空任务的成本。

而国际空间站则更多依赖于从地球运输物资,这不仅增加了任务风险,也限制了长期太空探索的可能性。

国际空间站

中国空间站的核心部件全部实现了国产化,这让它在自主性和灵活性上有了很大提升,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和升级。而国际空间站则是一个多国合作的项目,涉及复杂的协调和沟通,升级和维护的效率相对较低。

在设计理念上,中国空间站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从“智能管家”到太空厨房,从个性化环境调节到高速通信网络,无不体现了对宇航员生活品质的关注。

国际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的设计更注重功能性,生活方面的细节考虑得不多。这种差异,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太空文化:一种是“任务导向”,强调完成任务,而另一种是“以人中心”,将宇航员的健康和福祉放在首位。

这种差异也体现在空间站的整体布局和设计上。

太空种植

国际空间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结构,内部空间狭小,功能分区较为混乱,宇航员能活动的空间非常的少,长期会对宇航员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而中国空间站则更加紧凑和高效,内部空间更加宽敞,功能分区更加清晰,为宇航员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宇航员做清洁

从古至今,人类对星空的向往从未停止。建造空间站,不仅仅是为了进行科学实验,更是为了满足人类探索未知、挑战极限的渴望。每一次的太空任务,都是一次对人类自身潜能的挑战,也是一次对人类文明的推动。

从国际空间站到中国空间站,我们看到了人类在太空探索领域的不断进步,也看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太空生活将会越来越好!

天宫空间站

参考资料

神舟十九号一上天,这家公司藏不住了 华商韬略2024-10-30

解密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里的衣食住行 中央广电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10-29

航天员在太空如何保持清洁卫生?你肯定想不到→ 齐鲁壹点2023-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