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2024数字科技生态大会如期而至。这不仅是一场数字科技领域的行业盛宴,更是中国电信展示最新成果、谋划未来蓝图的重要契机。
会上,中国电信以“AI赋能,共筑数字新生态”为主题,揭示了如何通过“战新”业务布局,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社会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从全球首个手机直连卫星服务,到万卡大模型训练,再到量子通信的突破性应用,中国电信在多个领域实现了技术飞跃。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其在数字科技领域的创新实力,更标志着中国在新型数字生产力发展上的重大进步。
以“新质生产力”拥抱科技革命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征在于创新,而中国电信正以此为引擎,引领行业变革。通过“网是基础,云为核心,智能为方向”的战略布局,中国电信持续优化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助力行业升级。
在网络建设方面,中国电信构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5G SA共建共享网络和千兆光纤网络,夯实天地一体的通信基础。手机直连卫星功能的推广更是填补了应急通信领域的重要空白,为抗灾抢险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在云计算领域,中国电信打造了全球最大的运营商云“天翼云”,通过自主研发全栈云技术,构建了覆盖全国的智能算力体系。特别是万卡全液冷智算集群和“息壤”智算平台,进一步强化了算力资源的高效调度,推动了量子计算的应用化探索。
创新驱动,AI释放生产力潜能
人工智能是驱动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中国电信以语义、语音、视觉和多模态为重点,开发了覆盖多领域的大模型体系,并推出50多个场景化模型,广泛应用于政务、工业、教育等领域,推动经济社会的数智化转型。
在工业质检中,AI大模型实现了精准度超99.4%的缺陷识别,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AI技术已落地应用于多家知名车企,为用户提供沉浸式智能座舱体验。在科研教育方面,“息壤-科研助手”则助力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智能化教学与实验。
不仅如此,中国电信还聚焦数据资源的智能化管理,构建了“星海”数据中台和“灵泽”数据要素平台,为超千家合作伙伴提供全栈式数据服务,推动数据价值的全面释放。
绿色与安全双轮驱动,助力可持续发展
绿色化和安全性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两大重要方向。在绿色科技方面,中国电信已建成28个国家级绿色数据中心,并通过共建共享及AI节能技术,每年减碳超1300万吨,成为行业低碳发展的标杆。
在安全领域,中国电信在量子通信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通过构建覆盖全国的天地一体量子通信网络和推广全场景量子安全服务,确保了数字时代下的信息传输安全性。这一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政企领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用科技创新赋能百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科技的价值在于应用。中国电信通过“5G+云+AI+应用”的融合创新,将前沿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政务服务中,“AI+12345政务热线”让市民诉求处理更加高效便捷;在防汛抗灾中,视觉大模型精准识别风险隐患,有效保障公共安全。
在消费市场,中国电信将AI技术与智能终端相结合,推动AI手机、AI云电脑等产品的普及,并探索AI眼镜、AI机器人等新型终端的应用,为用户提供丰富多样的智能场景体验。
深化开放合作,构建智慧生态体系
数字科技的繁荣离不开开放合作。中国电信通过昆仑云网能力开放平台,聚合了超过6000名开发者,推动了多个国际标准的落地。同时,与35家联盟成员共同搭建昆仑平台开发生态联盟,成为业内最活跃的云网融合开发组织。
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国电信依托创新联合体和高校合作,举办“天翼云息壤杯”高校AI大赛,为AI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这不仅为企业未来发展储备了核心力量,也为行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共创数字未来,共绘智慧蓝图
展望未来,中国电信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战新”业务为抓手,围绕网络、云、AI、量子等核心能力,加速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深度融合。通过持续深化开放合作,中国电信将携手全球合作伙伴,共建繁荣有序的数字科技生态。
数字化时代的大幕已经拉开,中国电信正以开放、创新和务实的姿态,引领科技变革的浪潮,迈向更加智慧和绿色的未来。